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科學

崔愷 | 下行通道中的建築設計, 確定性的慢變量

2024-04-13科學

非常榮幸有機會現場聆聽崔愷院士的專題報告會「科技創新,推動原創設計」,感受頗深。

整個講座,崔院士闡釋了他對科技創新賦能建築設計的理解,以及近些年他們團隊在該領域的研究成果,並結合大量落地案例,解構了如何將科研成果轉化、運用在實際計畫的方法,這和我所在公司提倡的的「產學研」一體的宗旨是高度吻合的。

2個小時的報告時間,崔院士全程站著,娓娓道來,雖年近古稀,但體力之好,不得不服。

Part 1 工作:強度極大

建築設計是個勞動密集型行業,大家拼的不僅是智力,還是體力,且最終落腳於體力,我想對於這一點,廣大的從業者應該深有體會。

我也經常吐槽這個行業比搬磚還累,真不是人能幹的,尤其當下,行業處於下行通道,這種聲音一浪高過一浪,似乎成為一種共識。

但,聽完崔院士這幾年落地的幾十個作品,我腦中除了「旱的旱死,澇的澇死」,還有另外一個震驚的事實:他這個年紀,究竟是如何負荷如此之大的工作強度?

難道他的一天有25個小時?難道他有分身之術?或者他是時間管理大師?

有人可能會說了,他都做到院士級別了,已經是該領域頂級的存在,身邊肯定不乏眾多助手或團隊輔助。

這點不假,畢竟院士是大忙人,不可能事事親力親為,一只強有力的團隊,負責執行、落地他的想法是必不可少的。

可當你見過身邊有其他院士、大師的工作方式,你會發現,他們身上有一個共同點—— 保持極大的工作強度,對計畫高標準、高品質的極致追求

比如前些年,我參與設計的某地標計畫,恩師經常半夜發來他的設計手稿,或者討論某個具體細節的做法,或者有靈光乍現的想法馬上要嘗試下。

要知道,當時恩師的年紀比現在的崔院士還要大10歲!

雖說年紀大,晚上經常睡不著,但這絕不是唯一解釋!更靠譜的解釋,是他們對建築設計的熱愛,是幾十年形成的工作習慣驅使他們不斷前行!

回到崔院士一年能同時開工這麽多計畫的秘訣,他說就一個字「快」!

他平時有大量的會議要參加,不是專家評審會,就是各種行業論壇,很難找出大塊時間集中創作,怎麽辦?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那就在飛機或高鐵的出差路上完成方案設計

可以說很多的創作都是利用這種零散時間完成的。就像快圖設計一樣,一支筆,一張紙,快速梳理完整體布局、大致設計方向後,將草圖和設計想法交給團隊深化。從這個角度講,說他是一名時間管理大師也不為過。

實際上,他的工作方式和我們差不多,最大的差別在於,他的工作強度比我們還要大!而且大得多!

以前我總認為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這一次,我改變了想法。

事實上,別人比你、比我更優秀,是有原因的,是有方法的,只是我們還囿於自身狹隘的認識,不曾見過,不曾聽過

面對這種事實,我不得不再次感嘆甚至絕望,作為一名普通設計師,不僅設計能力比不上,恐怕就連體力也比不過!

所以,還在本行堅守的同仁們,給各位一個忠實的建議,如果想要熬出頭,首先要把身體鍛煉好!

Part 2 創作:極富熱情

都說隨著年紀的增長,工作熱情會逐步退卻,然而在恩師或昨晚崔院士的身上,我看到了相反的結論:他們對建築創作抱有極大的熱情!

這種熱情,借用一句歌詞「我真的還想再活500年」來表達,再合適不過;這種熱情會讓年輕的你、我感到羞愧,為何作為一個年輕人,總是一副死氣沈沈的模樣?

講座過程中,崔院士多次提及,一個計畫的投入,少則幾千萬,多則幾十上百億,如果僅僅是滿足規範或者業主的要求,是對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

好的設計需要承擔社會責任,不僅要符合低碳、低能耗、低成本的趨勢,也要肩負起建築師的社會價值,所以不管是大計畫還是小計畫,不管是新建的還是改造的,都要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創作當中。

建築是一種實物載體,它是歷史、文化、當地風俗等各種要素的外化表現,在滿足正常的使用需求外,當下的設計也要肩負起引導審美情趣、提高藝術水平的責任。

實際上這是行業在經過幾十年粗獷的發展階段後,提出的自我糾偏,精細化、技術化、高標準、高品質會成為行業今後發展的基本要求,這種要求也必然倒逼設計師要投入相當的精力!

然而,當下嚴峻的行業環境,又能如何要求設計師提高自身的設計標準呢?

一個明顯的寒氣,行業都快沒了,個體都要端著破碗上街討飯了,哪有心思提高設計標準?貌似是在開玩笑!

想起當年在做某計畫時,有些細部做法,作為設計的我們也吃不準效果如何,怎麽辦?查論文、找資料,根據文中的記載跑到當地參觀實物,回來繪圖、修改、確認,再請工人一比一打樣,再修改,直至滿意後確認效果。

這種創作熱情的根本原因是什麽?

為愛發電!

唯有熱愛,才能不計成本、不計時間的瘋狂投入,才能在建成落地時得到精神上的滿足

由彼及此,想到了我最近2年在做的事情: 系統地研究蘇州拙政園

這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工程,截至目前,所有的研究、考察都是個人的行為, 是我自個的純投入,投入的不僅是時間和精力,也要因此承擔這一抉擇的代價

為此,除了陪老婆孩子必要的遊玩之外, 我幾乎拒絕了其他的娛樂活動,包括暫時放棄考證、放棄私活收入,把所有的業余時間一心撲在研究上

也因此,我老婆經常叨叨「再搞不出成果來,趕緊死回家刷鍋、洗碗、拖地,老娘受夠了!」

「送上門的錢為啥不要?幾天就能賺到的學費,你為啥不幹?這錢燙手嗎?」

「你每天晚睡早起,過的像一個單身漢,這兩年,除了職務性收入,你還有其他收入嗎?不光沒有,你那個破事既花時間,又耽誤賺錢!我看你能整出啥來?」

也許吧,不幹這行的人,是無法理解從業者的執著!

有時在她和孩子睡後的深夜,或未起的早晨,我竟也佩服自己!

佩服自己長時間的專註於一件事,不厭其煩的沈浸於自己世界中,摒棄娛樂時間和潛在的收入,甚至貼錢也要搞事,只為自己設定的目標全力以赴!

你說,我是傻嗎?也許吧。

Part 3 冒險:跨界探索

不爭的事實,隨著全國基建接近尾聲,建築設計行業快速進入到了下行通道,計畫總量的急劇萎縮,加劇了眾多從業者對本行業的聲討!

如何在下行通道中繼續生存,如何在存量業務中競爭勝出,如何不負多年的學習、工作經歷,是每個設計個人都必須直面的問題。

包括我在內,從2022年,也就是工作將近10年之際,我一直在不斷思考未來的立足點, 即在已經確定的下行通道中,在沒有辦法跳船的前提下,如何找到屬於自身的定位,並能在其中過上相對體面的生活

我想這是廣大35+歲的建築設計師,甚至30+歲的設計師都要思考的問題。

2年前,我思考的結果是兩個字:外卷!

對,拒絕內卷,積極外卷,到廣闊世界尋找屬於自己的生態席位

因為我清楚地知道,處於下行通道中的行業,能保住以往的業務量都是非常困難的,甚至能保證業務量緩慢下行而非自由落體,都是相當困難的!

這也就是說,今後公司收入的蛋糕總量,不僅不會有大的飛躍,更可能是逐步縮小,那麽你多吃一口,同事就必然少吃一口,這就會落入零和賽局的陷阱,而這個陷阱實際上是非常確定的,幾乎不以個人的意誌轉移,那麽個人應該怎麽辦?

當卷王?

不!

除了卷不動、卷不贏之外,我對「工賊」甚至「勞模」的名聲相當排斥,況且這個解題思路本身就跑偏了,因為它並不能實質上解決現狀面臨的問題!

昨晚,崔院士對這個問題發表了他的看法,他的解題思路,除了繼續以高水準、高品質完成每一個計畫之外,另一個讓我深受啟發的做法,是「跨界探索」!

什麽意思?

就是到建築設計周邊的相關行業進行跨界設計,比如他當下正在做的跨界設計「道橋」,在建築設計之外,延伸到一些地標性或極具觀景性的橋梁設計中,現在已經有了若幹建成案例。

這讓我想到了2年前何鏡堂院士的專題講座,他當時特意大篇幅介紹了他在橋梁方面創作的若幹作品,其中不乏一些經典作品。

在增量市場不斷萎縮的當下,作為國內頂級的院士們,不約而同的選擇了「跨界設計」,或許這是擴大業務來源的一種探索。

那麽,作為個人而言, 外卷或跨界,是一條值得探索的道路 。至於如何選擇外卷賽道和跨界領域,就要因人而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結語

去年是本土設計研究中心20周年慶,他們特地策劃了相關展覽,並同時出版了兩本書,【本土設計III】和【本土設計四】,作為對過去20年作品的梳理。

我看過了線上版,作為同行或者後輩,這種品質和數量的作品著實令人羨慕。下個月我要去帝都了,如有機會,定專程繞道去參觀。

年前,崔院士亦發表了一篇感言【事兒還有的幹呢!】,表達了對未來存量市場憧憬和信心。然而我也看到了一些留言評論,言語中的冷嘲熱諷,並不是那麽友好,似乎把市場行情的衰落歸因到了他的頭上,好像在說「誰叫他坐上了那個位置呢,就得噴他」。

老實說,這種憤怒是沒有任何意義的,除了表達不滿和抱怨之外,並不會給你帶來收入或能力上的提高,也似乎並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咱們當然可以找個出氣口,表達對現實行情的不滿,但是噴完之後怎麽辦?有沒有解決辦法?這才是作為一個個體、作為一個具體的設計人應該思考的問題。

這個行業的同行者,最不缺的就是勤奮、忍耐、執行力,然而包括我在內的大部份人,又好像陷入到那種低水平、低層次、低階別的勤奮中,日復一日地用身體上的勤奮掩蓋思想上的懶惰,一邊抱怨對現實的不滿,一邊又不得不低頭認命。

承認別人的優秀,也不會掩蓋自身的光芒

況且人家已經是行業金字塔頂端人物的存在,即使不做建築設計,深耕其他行業也不會太差,所以, 如果可以從他成功的路徑中汲取到哪怕一丁點的力量,也是值得的

強者自有學習之處。

我以前也聽過很多行業大咖的分享會,卻很少認真的梳理聽後的心得體會,一是沒有這個認識思維,二是從心裏也沒覺得這個事情要認真對待,不過這一次聽完後,我還是很受啟發的, 這種啟發或許是突發的、短暫的,但也有可能會在今後的某一天成為催化劑

所以,最後一個建議,如果有這種優質資源可用,建議盡量到現場近距離的感受大師的風采,這是線上觀看視訊或文章沒法給到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