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科學

「空間科學發展要團結所有力量」

2024-08-17科學

實驗室成員進行天體樣品的前處理工作。(圖源:澳門科技大學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本報記者 趙 霜
日前,中國科學家首次在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中發現分子水,這一成果令學界振奮。在過去3年多時間內,國內外多家機構就嫦娥五號月壤樣本進行研究,發表100多篇高品質論文。澳門科技大學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也是其中之一,該實驗室主任宗秋剛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實驗室對月壤的研究獲得了微隕石撞擊產生新礦物的證據。作為中國第一個以月球與行星科學為專門研究方向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從2018年成立開始,實驗室參與了包括嫦娥系列、天問系列等計畫,在協助國家推進深空探測領域發展的同時,帶動大灣區空間科學發展。
發現月球新礦物
2021年,澳門科技大學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成功申請嫦娥五號2020年從月球帶回的月壤樣品。據宗秋剛介紹,今年3月,實驗室研究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和廣東工業大學,透過對嫦娥五號月壤顆粒表面的微隕石撞擊坑開展研究,發現3種Ti奈米礦物,其中三方Ti2O和三斜Ti2O是首次在天然地質樣品中被發現。研究完善了對月球表面太空風化過程的認識,也為理解太陽系其他無大氣天體(水星、小行星等)表面的空間風化過程提供線索。
「我們前期主要將重點放在科學方面,在月球探測領域,實驗室的研究團隊不斷有一些新的發現,並在國際高水平雜誌上發表文章。」宗秋剛介紹說,2022年,實驗室研究團隊基於嫦娥四號月表中子與放射線劑量探測儀數據,在國際上首次獲得月球表面的宇宙射線能譜及通量。在月球塵埃研究上,實驗室幫助確定月塵的構成,以及其與材料間的交互作用力,對在月球探測中的月塵防護技術提出建議。
預測火星大氣條件
據宗秋剛介紹,當下,實驗室已從早期的專註科學,過渡到了科學和技術均參與的階段。在2021年祝融號著陸火星的過程中,實驗室的科研人員進行了火星大氣條件的數值模擬,為安全著陸提供了保障。
「在整個探測任務中,巡視器從進入火星大氣層、下降到軟著陸火星表面的過程是難題,火星大氣條件將影響著陸效率、穩定性和著陸點的準確性。」宗秋剛解釋說,「實驗室透過以往觀測資料,提出相對安全的著陸時段,並使用火星大氣模式對火星全球及預選著陸區附近進行高分辨率數值模擬,獲得了著陸區附近及整個降落廓線上的完整氣象要素分布。最終為天問一號降落方案提供最優時間等關鍵資訊。」
宗秋剛介紹說,在參與嫦娥系列、天問系列等國家深空探測計畫的同時,實驗室與內地機構合作研制了「澳門科學一號」衛星,並於2023年5月成功發射。「這是兩顆大小不同的衛星,能夠對近地空間環境和近地磁場進行綜合測量。」宗秋剛說,「現在我們正在這一方向上發力,希望能夠得到更多產出。」未來,實驗室也將積極推動一些成本不高但能夠解決重要科學問題的小型衛星計劃。
「標誌性裝置能推動大灣區突破」
宗秋剛表示,澳門科技大學是國內較早一批開始進行新興科學、空間科學研究的機構,在與內地交流的過程中輸送了不少人才,「這在科技交流層面促進了內地與澳門的合作」。他同時表示,現在深空探測、行星科學在國內已經開始變「熱」,內地很多機構都做出了成果。「在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背景下,我們希望在行星科學領域團結所有力量,讓更多人和機構參與到研究工作中來,畢竟月球和行星科學需要大量人力和財力的投入。」
在談到大灣區在發展空間科學上的潛力,宗秋剛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大灣區經濟發達,但在科學方面依然落後於北京、上海等地區。「在大科學計劃、大科學工程、大科學設施或大科學組織方面,大灣區還有所欠缺。」他認為,當下,一個具有引領作用的標誌性裝置可能是大灣區空間科學研究產生突破的關鍵。
此外,宗秋剛提到,如何在政策上讓大灣區對空間科學研究者更有吸重力,也是學科與人才建設的關鍵。「內地的人才政策時常更新,從各個方面給予人才優惠。相比之下,澳門的人才待遇比較固化,優勢不明顯。不過,現在澳門和大灣區其他城市已經積極改善這一現狀。未來,澳門還需要對重量級人才給予更多支持、投入更多資源以形成一流的科研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