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世紀初,世界大都會長安,喪失了中國政治中心、經濟中心、文化中心的地位,開始淪為一個區域性城市。
在之後的歷史中,這一中心地位再也沒能得以重建。
國都作為朝廷的所在地,是整個王朝的核心所在。所以,國都的選址必須極具戰略高度。
自然環境因素,也是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
歷史上,黃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裏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關中文化、齊魯文化等。
關中地區,是黃河最大支流渭河的下遊沖積平原。
自古以來,關中地區土地肥沃,物產富饒,河流眾多,森林茂密,氣候較為怡人。
數十萬年前的藍田人和大荔人就生活於此。
關中地區是中國農耕文明的發祥地,形成了最早的農耕、房屋建築、織布、制陶等生產技術,甚至最早的文字也誕生於關中。
關中平原是當之無愧的中華文明搖籃,也是整個亞洲最重要的人類起源地和史前文化中心之一。
這一切,都要得益於關中地區優越的自然環境。
對於一個王朝來說,國都的所在地,必須擁有嚴密的防禦體系。
冷兵器時代,兵家都講究拒地理之險,不僅要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守土之能,更要有進可攻、退可守的攻城之利。
關中之所以叫「關中」,就是因其位於四關之內。
東有潼關、函谷關,西據散關,南擁武關,北坐蕭關,形成一個進可以攻,退可以守的特殊有利地位。
關中又有秦嶺、黃河等山河屏障。
所以,戰國時,關中地區就有「四塞之國」的說法。
關中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難攻,是一個極具政治、軍事、經濟意義的優良地區。
西漢初,劉邦在定都關中和洛陽之間猶豫不決。
婁敬勸告劉邦定都關中,並對關中的地理形勢,以及關中與當時漢王朝的政治、經濟的密切關系,作了深刻闡述。
張良也發表了精辟的論述:
「關中左淆函,右隴蜀,沃野千裏,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渭灣維天下,酉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此所謂金城千裏,天府之國也。」
最終,劉邦聽從婁敬的建議,定都關中。
正是關中地區這種優越的自然環境,以及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得從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以來,先後有13個王朝建都於此,歷經1500多年。
之所以選擇長安(今西安)作為都城,也是得益於長安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
首先,長安地處關中中部。
在微觀地貌上,長安位於涇渭之交的渭北塬區,以及與之相對的渭水南岸,更是一塊地勢開闊的小平原,東西長達百裏。
同時,長安有渭、涇、灃、澇、潏、滈、浐、灞等八水環繞,是建立都城的理想之地。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國都作為全國的政治中心,必定會成為全國的經濟中心。
在生產力落後的古代,影響經濟的主要因素有兩個:自然資源與交通條件。
秦漢時期,關中地區是中國最富庶的地區。
司馬遷曾評價:「關中之地,於天下三分之一,而人眾不過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
也就是說,當時關中地區的耕地占了全國的三分之一,人口占全國的30%,財富占全國的60%。
關中地區地形平坦,土地面積廣闊,風調雨順。
關中地區是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靠近渭河,灌溉便利。河流兩岸,土層深厚肥沃,農業發達。
長安作為國都,最初關中的糧食足以能滿足都城的需求。
西漢初期,長安城每年只需要幾十萬石糧食。
漢武帝時期,隨著長安城人口的增加,以及對匈奴的頻繁的戰爭,加上對西域的經營,都需要大批糧食。
此時長安城,每年所需的糧食劇增到600多萬石。
這一時期,關中地區修建了白渠、成國渠、靈軹渠、龍首渠等水利工程,以增加糧食產量。
然而,關中的糧食產量仍無法滿足長安城的需求,必須從關東地區征收糧食調運到長安。
關中地區雖然在地理上存在天然的山川屏障,在戰略上易守難攻。但是和經濟相關的漕運,卻是關中地區的短板。
當時,想把關東地區以及南方的糧食運到京師長安,唯有兩條路。
一是溯長江而上,轉以漢水,再陸運至京師。
然而,這條運輸路線過長,而且中途多次折轉,故只能作為輔助性運輸線。
另外一條運輸線,是借助於自然河道航運,采用木帆船逆黃河而上,進入渭河水道,再西運至長安城。
這條漕運路線的砥柱山三門峽段,運輸十分艱難,經常會發生舟覆糧溺的慘劇。
關中渭河的航運,始於春秋。
秦、漢兩代,鹹陽和長安先後成為渭河運輸關東漕糧的終點。
西漢時,關東運來的糧食,可直達長安城下。
但是,渭河的運力非常差,不但水淺、沙深,不能走大船,而且河道蜿蜒曲折。
從長安到黃河,直線距離不過150多公裏,而當時渭河航行路線卻長達450多公裏。
還存在一個問題,渭河的通航時間短。每到冬天,渭河冰封,漕運停航。
所以,渭河全年通航時間只可以維持六個月。
為了解決漕運的問題,漢武帝命水工徐伯等人,督率數萬人,用三年時間修成了以灞水為源,與渭河平行,東通黃河,長達三百裏的漕渠。
漕渠修成後,不僅使漕運時間縮短了一半,而且使沿渠萬余頃土地得灌溉。
之後,又引昆明池水與漕渠相接,使得關東地區和長安間的漕運更加便利。
經過千年的發展和開發,關中地區能夠養育的人口,早已達到飽和的狀態,但人口仍在不斷地繁衍增長。
隨著朝代更叠,新的王朝大興土木,砍伐樹木,以至關中的自然環境越來越差,水土流失,植被覆蓋率迅速下降。
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河流的水量大為減少,乃至幹涸,水土流失也十分嚴重。
這就造成了惡性迴圈,一方面人越來越多,需要的樹木土地越來越多;一方面環境的破壞,導致所能承載的人口上限越來越少。
這種情況下,關中地區的自然環境優勢逐漸喪失。
環境的破壞,也對漕運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渭河及其支流的水土流失日益嚴重,河水含沙量過大,河床淤積過深,已不利行船。
漢武帝時期開鑿的漕渠,在北魏時因淤塞幹涸,徹底被廢棄。
環境的破壞,也造成了自然災害頻發。
據史料記載,整個唐朝不到300年的歷史中,共有240個年頭發生過水、旱、蝗等自然災害。
自然環境的惡化,帶來的是關中地區糧食的緊缺,即使在豐收之年,長安城的糧食依然不夠吃。
為了保證都城長安的糧食安全,朝廷開始大興水運,重新開鑿了漕渠,從東南運糧到長安。
這次開鑿漕渠的目的,不是為縮短航程,而是為運輸通暢,這便是廣通渠。
唐朝中期,安史之亂後,中國的經濟重心開始南移。
其後一百余年,唐長安經歷了無數次戰禍,變得滿目瘡痍。
這一時期,漕渠一度阻塞,漕糧只得透過渭河運輸,有時不得不邊挖沙邊行船,其艱難程度非同一般。
隨著經濟中心的逐漸南移,關中漕渠的重要性也不斷上升。
直到漕運的運輸成本不足以使關中成為政治中心,關中漕渠的歷史也就隨之戛然而止。
長安城供給線的中斷,使得長安無法承載過多的人口。
換言之,這一狀況,使得定都長安的成本大幅提高。
首先,需要動用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疏浚渭河或重挖運河。
唐以後,沒有發現有關運輸船只行駛於渭河、漕渠的記載,僅有小舟擺渡,恐怕是渭河水流細小,難以行船了。
唐末,北方的戰亂使得大量人口南遷。南方的人口,在歷史上第一次超過了北方。
中國的政治格局,也隨著人口分布的改變而發生了巨大變化。
關中地區和南方地區被被山川河流重重阻隔,如果定都關中,朝廷對於人口眾多的南方將毫無掌控力。
因此,在南北向的政治格局下,關中掌控全域的戰略優勢,也隨之消失殆盡。
五代時期,戰亂頻仍,在短短57年的時間裏,中國北方經歷了五次王朝更叠。
在五個王朝中,地處關中的長安,僅僅作為後唐的陪都西京而短暫的成為國都。
這一時期,中原的各個主要軍事集團都處於關東地區。
他們互相征戰,根本無力、也無暇考慮遷都甚至重建長安。
北宋時期,西邊西夏國崛起,控制了今天甘肅和寧夏地區。
由於西夏和北宋常年戰爭,北宋對西夏進行長期的經濟封鎖,直接導致絲綢之路的中斷。
北宋動用全國之力,也沒能消滅西夏,未能打通絲綢之路。
於是,北宋不得不把經濟發展模式,從傳統的絲綢之路轉向海洋貿易,關中地區的重要性大為降低。
另一方面,北宋都城開封,經過五代時期四個王朝的經營,已經初具規模。
開封雖無有利的地理屏障,但其處於平原之地,交通漕運更加便利。因此,無需花費高昂的成本,在長安或洛陽重建一個都城。
金、元作為一個崛起於東北和漠北的少數民族政權,其都城自然偏北。
關中地區與北方的交通也算不上便利,所以金、元自然不會考慮建都關中。
明太祖朱元璋非常重視地處關中西安的地位,他不但把自己的次子朱樉封到西安為秦王,還曾一度考慮遷都西安。
因此,朱元璋曾派太子朱標考察關中。
隨著朱標的去世,朱元璋的遷都之議也最終擱置。
明太祖朱元璋在為太子朱標寫的祭文中透露:「本欲遷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初定,不欲勞民。」
關中長安,又一次失去成為國都的機會。
縱觀中國歷史,以長安為代表的關中地區,在一千五百多年的時間裏,都是國家的政治中心。
特別是強漢與盛唐,曾給予過這裏無上的榮耀。
唐以後,隨著關中自然環境不可逆轉,交通條件的先天不利,以及經濟中心的南移。
再加上中國人口布局以及政治格局的改變,使得以長安城為代表的關中地區,最終喪失了其全國政治中心的地位,僅僅作為一個地方政治中心存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