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追第五季的【奇葩說】,當看到這個題目,從風格上就感覺像【奇葩說】的辯題,那我們也借鑒這一季【奇葩說】中贏得更多「投票」的方式來回答這個問題——回答要接地氣、「生活化」。
我們先來看一下今天的「辯題」:工業物聯網是工業企業未來發展的必選項嗎?這個問題中有三個重要的點:
首先來看第一個問題,工業企業未來發展的需求是什麽?一般來講,工業企業的根本需求就是「賺錢」,只是有的喜歡賺快錢,有的追求長期收益,但最終都是要實作其經濟利益和社會利益的最大化。為了實作這個根本需求和目的,企業需要在產品設計、采購、生產制造、銷售、物流、服務等環節中有各自不同的需求,而且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這些子需求也會根據企業的戰略規劃、市場需求等因素來動態變化。
今天我們就把眼光放在當下,總結出當前工業企業幾個典型的發展需求:
1) 更高的產品品質
最近一二十年中國經濟發展很快,廣大人民群眾在解決了基本的生活需求後,越來越多的人在追求生活的「品質」。在消費領域,以70後、80後為主的「被中產階級」以及90後為主的「新貧困人口」雖也面臨很大的生活壓力,但對衣食住行的「檔次」要求還是不馬虎的,生活中用到的各種產品(汽車、面膜、微波爐、羽絨服、家具等)不再僅僅只是滿足功能需求,還要求牢固、安全、對人體無害、美觀,如果有點科技感那就更好了,這個趨勢從「爆買全球」的代購團中也可見一斑。因此,生產這些消費領域產品的工業企業就需要從產品品質上進行升級,同時這個發展趨勢也會傳導給行業的上下遊。比如,人們對汽車的安全性要求越來越高,整車廠會從自身各個環節來最佳化汽車安全參數,來提高整車的品質;同時也會對從上遊供應商采購的產品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汽車板廠要提供更高品質的汽車板。
2) 更快的產品上市時間
這是一個快節奏的社會,這是一個新概念、新點子爆炸的時代,這是一個資訊不對稱越來越低的時期。不管是你原創的產品概念,還是市場反饋的需求,如果你打算進入這個市場,那就要從研發、制造、交付等環節實作快節奏,要盡可能減少產品上市時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如果你不能趕在你的競爭對手以及「爆點」熱度下降之前將產品上市,只能一首涼涼送給你!想想這十年風聲水起的智慧型手機行業你就可以感受這個趨勢了。
3) 更靈活的生產制造
當前我們可以從行業中聽到越來越多的人提到「個人化客製」,個人化客製對80後和90後很有吸重力,可以讓他們各自貼上五花八門的「標簽」。但你要說每個人都能或者都期望「個人化客製」的時代到來了,我個人覺得還遠遠沒有,現在更多的是「個人化大規模生產」,而且這裏的個人化部份也不一定是使用者直接提出,而是產品生產企業從市場搜集資訊後總結決策出的。(雖然很多人在追求個人化,但很多時候個人化元素還是產品生產商引導我們的!)
「個人化大規模生產」所追求的目標就是在不大振幅增加甚至不增加產品生產成本的前提下可以加入更多個人化的元素,也就是行業內提到的提高生產線的靈活性、柔性生產能力。目前國內一個行業領先的飲料生產企業,可以在其工廠內同一條產線上生產多款飲料,在提高飲料產品豐富度時,無需增加新的生產線。
4) 更高的效率
對高效率的追求不是最近幾年工業企業獨有的需求,百年來,西方工業企業都在追求高效率,流水線生產、精益生產均可認為是追求高效率的手段。未來幾年,工業企業還是會保持在這方面的需求,同時也會加入更多的元素,比如永續發展、環境友好、能源節約。
而且以上的需求趨勢各自之間並不是獨立的,工業企業在制定未來發展計劃時需要綜合進行考慮。比如不能為了減少上市時間而忽略產品品質,不然也會涼涼的。
下一個問題我們來聊聊工業物聯網能為企業帶來什麽價值?
工業物聯網,也有人稱之為工業互聯網,並稱兩者各自覆蓋的業務範圍有些許差別;現在這兩個名詞均沒有統一的概念定義,我們在這也不進行區分,並在後文均稱為工業物聯網。
雖然工業物聯網現在沒有官方統一的定義,但我們可以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工業互聯網平台白皮書】中的平台架構圖中了解工業物聯網典型的架構。
依托於該架構以及與國內一些工業企業的交流,總結出工業物聯網對工業企業的主要價值點:
1) Internet內容
現在很多工業企業對於「互聯網+」這個話題已經談虎色變,這裏提到的Internet內容並不是要用互聯網+工業這個思維來部署工業物聯網, 而是指工業物聯網作為一種全新的解決工業場景問題的工具 ,這個工具具有Internet的內容。在當前大多數工業企業場景中,從現場裝置到控制系統、SCADA、MES、ERP等系統均處於區域網路中,數據的流通和資訊的共享也均在企業區域網路中,雖然當前也有少許的技術可以提供Internet連線的功能,比如VPN、遠端桌面、Web釋出等,但因為成本、穩定性、效能等原因沒有被大規模推廣。當前工業物聯網平台大多數均是基於公有雲來提供服務,其Internet內容從數據連線、套用存取等場景均能提供經濟、可靠的解決方案。比如在遠端裝置狀態監測場景中,透過「隨插即用」的邊緣閘道器並進行簡單的組態即可完成現場裝置中(比如註塑機、機床、AGV等)數據連線與采集,工業App分析出的結果(比如裝置的透明化、故障報警等)可以借助PC端頁面或手機端套用隨時隨地進行檢視,相比於之前在裝置點對點之間架設VPN的方式,從部署的周期、可延伸性等方面均給裝置廠家帶來很大的受益;再比如在食品飲料行業,食品安全是個很重要的話題,現在大多數企業可以實作食品在其生產過程中品質的可靠追溯,但這個品質追溯可能只覆蓋該企業所涉及的生產工藝段,對於食品在上下遊工藝段中並沒有實作品質追溯,這不僅需要產業鏈上不同企業之間的溝通協調,還需要技術上的支持。打通不同企業內部區域網路的的產品品質追溯系統從時間和成本上都需要很大的投入,某種程度上也很難讓企業做出決定。而工業物聯網就提供了完全不同的方式,基於同一工業物聯網平台的產業鏈不同企業在平台上完成各種的產品品質追溯後,如果各個企業能夠達成共識,實作數據共享,終端使用者透過Internet即可存取到全產業鏈的產品品質數據。
2) 協同共享
工業物聯網的協同共享價值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企業內部的協同共享、不同企業之間的協同共享。
首先先看企業內部的協同共享。
工業企業不管是在提升公司的營運效率或是提高生產的靈活性時,現在有個必要的工作就是把企業內不同的系統進行連通,這也是很多公司在往數位化工廠轉型時需要做的基本工作。由於企業內不同系統可能是由不同的供應商提供、每個系統支持的通訊介面也不一致,就形成了一個個煙囪式的「資訊孤島」,這導致系統之間的連通時間成本和人工成本都很高。而工業物聯網可以提供統一的平台,企業內的大部份系統(即時性要求不高的系統為主)均可以基於該平台來實作。第一,平台上的系統可以共享同一套數據采集系統,不僅能夠保證數據的一致性,也能減少數據采集的重復性工作;第二,平台上的工業App提供小而精的分析展示功能,可以將原來本地大而全的系統進行有效的解耦,實作相同功能的重復利用,也可以降低企業內重復性工作。
其次我們來看一下不同企業間的協同共享。
剛才提到工業物聯網平台上的工業App相比於原來的本地系統,更多的是提供小而精的功能,而且各個App之間的耦合度不高,這個特點就有利於實作不同企業之間的分工。比如,電機生產商可以基於工業物聯網平台開發一組針對其電機的故障診斷模組,並釋出到平台中供其他使用者「有償」呼叫;某個註塑機裝置生產商(OEM)在其裝置中選擇了該電機,並打算開發一套針對其整套裝置的遠端裝置故障監測App,那這家OEM廠商在開發其App過程中,在電機故障診斷部份就可以直接呼叫電機供應商提供的診斷模組,同時還可以呼叫平台中一家第三方的UI展示模組,整合開發出針對其裝置的工業App。這個過程通俗的來講就是: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從某種程度上可以類比博士寫論文,博士在實際開展工作之前,通常先進行國內外研究現狀的總結(了解其他企業已經實作的功能),繼而確定自己研究突破點(確定自己開發的App的核心競爭力),然後站在「巨人」肩膀上探索別人沒有探索的領域(基於平台上已經成熟的模組或工業App叠代自己的專屬工業App)。讓不同工業企業、高校、研究院、軟體開發商基於統一平台分工協作,資源共享。
3) 敏捷開發
工業物聯網平台繼承了互聯網領域的DevOps理念,並整合了容器、大數據平台、物聯網等先進的技術,工業App開發和叠代的速度可以向手機App的叠代速度看齊了,而且工業App通常執行於公有雲平台上,可以低成本的完成叠代升級工作。現在越來越多的數據分析挖掘工作置於雲端進行實作有一部份原因就是工業物聯網平台提供的敏捷開發能力,以電機的故障預測模型為例,當我們離線建立第一版的故障預測模型時,從技術上講,基於本地環境和基於雲端環境均可以實作該模型,而且考慮到安全性問題,很多客戶更期望這個模型能夠基於本地系統來實作;但基於原生的預測模型在後期叠代升級的成本就會很高,尤其在預測性維護領域,模型需要快速叠代多次才能達到一個相對穩定的程度,工業物聯網的敏捷開發就可以低成本的完成模型的升級叠代。
4) 新的商業模式使能
當提到新的商業模式使能,經歷過行動網際網路創業潮的人們都會感覺這個價值點太「虛」了,典型的例子就是共享單車,野蠻生長後只剩下街頭巷尾的破爛單車;其實共享單車這種商業模式本身是走得通的,如果能夠「慢慢耕耘」,還是可以當做一個業務正常發展的。不過好在工業領域,工業企業在開發工業App更多是面向終端使用者的,而不是面向「投資者」的,能更理性的去規劃工業App的使用場景和商業模式。
上面提到工業物聯網的Internet內容、協同共享、敏捷開發等價值點,是完全有別於傳統本地系統的價值點,如果把這些價值點能夠很好地和工業業務場景相融合,是有可能在工業場景中衍生新的商業模式。比如基於工業物聯網的裝置服務增值業務,OEM不僅賣裝置本體給客戶,同時還可以提供裝置相關的數位化服務,而且基於工業物聯網的數位化服務響應速度更快、成本更低。
現在我們了解了工業企業未來發展的需求,也了解了工業物聯網能給客戶帶來的價值,那麽工業物聯網是工業企業未來發展的必選項嗎?
凡事沒有絕對,這裏所說的必選項並不是指每一家工業企業都必須部署,而是指能否像MES或者ERP系統一樣,成為大多數工業企業需要部署的系統。當然這個系統也不是將企業內其他的系統替代掉,而是成為企業眾多系統中的一個。
在這種前提下,我認為工業物聯網是工業企業未來發展的必選項,主要有以下原因:
1) 工業物聯網能夠很好幫助客戶解決「資訊孤島」的問題,不僅企業內部的資訊孤島可以打通,也可以打通產業鏈上不同企業之間的資訊孤島。這部份工作如果用本地系統來做,成本和時間上都會有很大的壓力。
2) 工業企業對工廠內的數據逐漸重視起來,並開始對數據進行挖掘,整合了雲端運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工業物聯網能夠最大程度的挖掘數據的價值。
3) 現在大多數工業企業的節奏都在加快,對企業營運中用到的各種系統的叠代升級節奏也在加快,工業物聯網的敏捷開發內容可以讓工業企業體驗行動網際網路中App的升級叠代體驗。
4) 國內的工業企業存在很嚴重的同質化競爭,工業企業也在尋求「亮點」,工業物聯網就可以為工業場景引進更多的技術和理念,叠代全新的商業模式。
雖說工業物聯網是工業企業未來發展的必選項,但不意味著工業企業當下就得部署工業物聯網,客戶需要結合企業當前狀態,選擇好使用場景並設計好商業模式,才是將工業物聯網引入到企業現場的合適時機。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