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那句話: Zigbee 的Tx功率低、部份端裝置不支持自 mesh (為了省電很正常)和頻寬低不是最大問題, 相反 BT 的核心問題就是延遲和功率控制問題, 即便在速率和成本上有優勢(主要是無需授權), 功耗和延遲絕對是硬傷, 也是通往高端家居 IoT 產品的最大缺陷.
畢竟國內房子都那麽貴了, 誰還要用這種有瑕疵的技術過十多年...
Wi-Fi | ZigBee | 電力載波 | Bluetooth | |
---|---|---|---|---|
傳輸距離 | 100-300m | 50-300m | 500m | 1-10m |
傳輸速率 | 300Mbps | 250kbps | 500Mbps | 1Mbps |
功耗 | 10-50mA | 5mA | ZigBee和Wi-Fi之間 | |
特點 | 套用最廣 | 可自組網,網路節點數最大可達65000個。 | 可基於電力線傳輸,無需布線。 |
在我看來, 優秀的家庭 IoT 建立在良好的物理網路和 Wi-Fi 覆蓋上, 有了這些去談選擇 Zigbee 還是藍芽. 就比如說:
舉個例子, 我的浴室配置了一個綠米感應開關和一個 Zigbee 飛利浦燈, 幾乎在1s之內就能感應並開啟, 我不認為藍芽在透過所謂 mesh 之後能達到這種級別的響應速度, 或者是犧牲耗電為代價.
而且 Zigbee 並不只有 2.4Ghz 頻段, 實際還有 868/915MHz, 這就和 Wi-Fi 和 BT 拉開很大差距了.
而且建立在 Zigbee 之上還有一個 Thread 協定, 最大的亮點就是支持 IPv6 轉發, 即能從 Wi-Fi 和乙太網路交換封包, 而且有著更成熟的加密方案.
而現在開啟這個時代的產品就是 HomePod mini, 從相容 Thread, 到可以用 UWB 技術精確定位 iPhone/Watch 的 U1 超寬頻芯片, 再到 HomeKit 的家庭傳聲筒(InterCom)、 HomeKit 自動化和 Siri 支持, 可以說即便 Zigbee 難以適應國內大戶型的鋼混結構, 但是有了 HomePod mini 就能實作在每個房間都有一個閘道器連線智慧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