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的目的是什麽吧,如果是單純對風景,探險感的追求,那麽裝備上的不同能給你帶來的喜悅感可能沒那麽高,買什麽樣的都行。曾經學的經濟課開頭就講了一個概念——商品給你的愉悅值(英文學的,不確定中文是不是這個詞,不過大意如此)。這個愉悅值講的是什麽呢?簡而言之就是如果增加一單位的錢,給你帶來的愉悅的體驗,超過了你定義的一單位錢所對應的愉悅感的話,那就增加投入的錢,反之則停止。
對我來講,我追究的是一種快樂的戶外體驗。好的風景能給我快樂,冒險的刺激,身體的鍛煉能給我快樂,部份好的裝備也能增加我的愉悅感(比如背負系統舒服,鞋子穿著舒服),好看,名牌的裝備亦能給我的心裏以愉悅(「裝」的快感)。所以最重要的是看什麽對你重要,這決定了你應該做怎麽樣的選擇。
先來講講經歷吧,從小家裏就喜歡到處自駕遊,但相對是放松為主的活動,也算是開始接觸戶外。(很小的時候去新疆玩,住在蒙古包好幾天,和表哥表姐還有一個本地人一人一匹馬,天天到處騎著玩。那個記憶好棒。)之後領獎學金來新加坡讀大學(本來沒有出國計劃的),安穩之後,放假就會和同學去旁邊的國家徒步,登山什麽的。大學這時才算真正的開始去了解戶外活動。像印尼幾天不怎麽睡連續夜爬火山,火山湖,馬來登頂東南亞最高峰(京那巴魯神山其實不是很難,有毅力就行,但是體驗很新鮮!)都幹過,國內像武功山什麽的也一個人從頭到尾走好幾天全程走過(那些天是淡季,客棧都關著,路上也見不到人,特別的體驗)。
放幾張圖,後面還有內容。有的照片被Nikon(尼康)官方ins轉發了,我自己的攝影ins: j.travelphotography,大家有興趣可以來關註一下哈哈,粉絲不多。
剛開始的時候,我穿著牛仔褲,腳踩高幫籃球鞋去爬火山,背著個國家地理單肩包裝著一大堆攝影器材,手套登山杖都沒有(結果同行的小夥伴自己悄悄準備好了一堆物品),那天晚上夜爬Ijen火山給我冷的呀,累的呀,到火山口下行的時候還腳滑,差點涼涼,那之後回來我就想好了,裝備很重要,因為專門為了戶外活動設計的裝備可以增加你進行戶外活動時的安全性和舒適性。
回來後就去瘋狂的學習相關知識,少部份是書,主要是youtube,國外論壇,還有國內的8264論壇什麽的。然後就去買買買!新加坡這邊的戶外店不多,不過東西還算可以吧,價格那是真的貴。許多東西買國產的挺好的,有些貴的牌子到登山大國的專業店面買會便宜些。
我在後面會講講我的主要裝備及大致價格(淘汰掉的就不寫了),好多具體型號忘記了。以後哪天拆開包整理東西我就順便給下面每個裝備配圖。
登山包:TNF(北面)Griffin 65L,500-600刀(1SGD = 5RMB)之間吧,雖然知道這款的效能可能就那樣,還貴,但是這包也太好看了吧,來回糾結了幾周後還是買下來了。說實話這個包對於短程來說太大也太重了,但是重裝走長線的話還挺舒服。朋友是Ospery (小鷹) Kestrel 38L,也體驗過,唯一羨慕的地方就是這個包登山杖能直接插在身前,在偶爾要用雙手爬的地方會很方便。但感覺只要是專門為戶外設計的登山包差距也不會太誇張,根據目的選合適的容量就好。
登山杖:Black Diamond(黑鉆)3截外鎖,加許多底部配件,壞了免費換新,200多刀,調查後還是外鎖安全點,登山杖這東西千萬不要買碳纖維,同性的碳纖維三腳架,登山杖都壞過了,國外玩的多的博主也是說碳纖維的側向力容易裂,不安全。登山杖這東西吧。。其實我覺得貴的便宜的不會太大差別,靠譜點的牌子金屬外鎖就好,幾十人民幣夠了。
衣褲:之前買了個沖鋒衣,當時還不懂GoreTex防水什麽的,暫時也不想再花錢搞了。褲子和沖鋒衣一起買的,都不夠防水。。。不說了。
毛衣毛褲就是家裏的,也不是每次都用得到,買了個鵝絨的黑冰衣服,平常可以壓縮很小,晚上還可以當枕頭。鵝絨/羽絨服都是停下來保暖用的!徒步的時候不要穿!濕了效果直線下降,難幹。
內層是TNF速幹衣,500RMB左右,很舒服,各個牌子應該差別不大。每次還會帶一兩個20RMB左右的速幹衣備用(就是20塊!體驗沒啥區別)。內褲襪子這個就差不多就好,能速幹也挑速幹的。
之後買了個可以把65L包也罩進去的大雨衣,好像也是naturalhike的,淘寶一百多,很松的一個雨衣,罩人和包上面和旁邊,下面是完全敞開的,不會粘手不會很熱(一次性雨衣太熱了)。
鞋子:之前穿武警高幫作戰靴,去哪兒都可以,當時爬Kinabalu暴雨,爬的路真的像瀑布一樣,穿跑步鞋的朋友最先濕,我和穿GoreTex的過了一段時間差不多一起濕了。再好的防水都比不上襪子外面套一個塑膠袋,第二天就這麽走的。現在穿的是lowa的高幫鞋,goretex面料+vibram底,1200RMB左右,還行,雨大了都濕,但防滑不錯,穿著也舒服。(穿過一段時間武警的低幫鞋,剛開始徒步就雙腳起泡,第一天下午就泡都爛了,之後沒感覺了就不管了,那天腳還崴了一只hh,還是撐住了後面3天多的徒步行程。)
超建議帶個拖鞋!!!鞋底軟最好(踩屎感),徒步一天後晚上休息太爽了有沒有。
腳套(鞋子和褲子下面的套):防刮傷,進水,泥巴用的,新加坡80刀左右,我淘寶買的naturalhike(挪克)的,40RMB?差不多這個價,挺好用的。
手套:BlackDiamond,超冷環境用的,其實熱了戴也還好,有分指,不帶觸屏(可惜),防水(最喜歡的點),這個剛買的時候不是蠻喜歡,因為感覺不好看,但越用越覺得靠譜,越靠譜越喜歡(和談戀愛一樣),全身裝備濕了後就剩它還一點水都沒進,手也暖和。
防潮墊:Naturalhike的蛋巢,淘寶幾十塊就能買,我買的正反面都是銀色的,挺好看,這個價格高低區別不大。充氣的感覺麻煩,而且聽說偶爾漏氣還要修補。
帳篷:TFS(自由之魂),國產之光,算是挺高端的牌子了,買的是Sololist(獨奏者)單人金字塔帳篷(帶地墊),1400RMB?買了後得自己上矽,在裏面很舒服,而且超輕,因為帳桿直接用的登山杖。不過後來嘛,在一個風沙大的地方住了一晚,早上吹進來好多沙子hh(來回的風,選好搭的方向也沒用555),不過感覺其他帳篷也防不住,除非帶雪裙,但那樣又有其他缺點。
帳篷還是買雙人帳篷吧,重量差不了多少,空間大一點,我當時也知道,但是想著我估計找不到女朋友就買了單人帳,現在後悔了,雖然還是沒女朋友哈哈。
睡袋:BlackIce(黑冰)的,舒適溫度零下15度還是20度的那款木乃伊睡袋,一千多人民幣,哎,年少輕狂,想著買這種低溫都扛得住的會很厲害,結果在零下的山上睡都把我熱醒了,受不了受不了。睡袋還是買合適的就好。應該也不會太貴,幾百人民幣。
水袋:登山包一般有設定裝水袋的位置,看登山包固定的水袋大小再去買,我的是1.5L,一天也夠喝了,控制喝水量。
廚具:批發氣罐很便宜,平均五塊錢一個,不是高原用的話足夠了。配的是火楓輕型爐頭(可以直接安在氣罐上的那種)和一個火楓的小鍋,氣罐剛好塞鍋裏,這種爐頭的缺點是不是很穩,上面不能放太大的鍋,但我一般也就用它燒開水,倒進那種加開水就能吃的壓縮牛肉咖哩飯裏,飯燙一會兒就能吃了,這種飯十幾塊一包。
帽子&墨鏡:Patagonia的棉帽子,保暖效果很好,100刀。還有個國家地理的攝影速幹帽,100RMB,不好用。墨鏡Cocoons的,130刀?專業的戶外墨鏡確實很舒服,兩邊余光的角度也設定了鏡片,而且可以根據目的地挑一下塗層顏色,合適的顏色會讓你看到的景色超棒!
手電筒,頭燈:手電筒收起來了,懶得拿出來看牌子,40刀,帶救生用的紅燈,側面燈,也可以當營地帳篷燈。頭燈之前用的是sunrise的,撿的別人不要的貨,不知道多少錢,最近耗電越來越快,還是買個好點的吧,晚上光很重要。我知道的BlackDiamond的一般是200刀左右,自己記得多帶電池。
面罩:有一個從小用的,不知道多貴,應該十幾塊,這個是熱的時候用,還有一個是買的Patagonia的,用回收塑膠瓶做的,這個在脖子那塊是棉的,上面是透氣的,冷的地方可以保溫+透氣,30刀左右吧。
毛巾:隨便哪兒買的都行,擦汗一個,擦帳篷一個,當然你也可以用同一個哈哈。
其他的像充電寶、手機、消耗品,防拉肚子藥等一些東西加起來也不會太貴吧。
相機還有相機用品這些東西就不放在裏面講了,一個鏡頭就比上述所有東西加起來都貴orz。千萬不要買什麽攝影包去徒步,雖然有的也有一定的背負系統,但不夠用的,我體驗過之前買的一款國家地理的攝影戶外雙肩包,不行。買個相機內膽放專業登山包裏最好。只帶一個鏡頭的話用peak design(巔峰設計)的背包外掛也行。
不確定有沒有漏什麽東西忘講了,像GPS手機,衛星手機這些嘛,去有挑戰的地方還是準備個好,冰爪什麽的,相信你到需要用到的地方會系統學習,我自己買的是南韓產的小冰爪,這個也就泥巴地和市內下雪偶爾用用,好看,但戶外不行。離線地圖,小工具什麽的也要帶好,要學會怎麽靠太陽辨別東南西北,加上一些其他的戶外知識。
還有其他問題的話歡迎問~我平常也不怎麽回答問題,看那一欄也少,可能會回復很慢。要是有想一起徒步的朋友歡迎加好友呀!戶外除了景色,最棒的還是一路遇到的好人,一起產生的故事。(我不確定能不能放微信,就先不放了,免得寫這麽多因為放微信被刪了)。
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