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旅行

各位知友幫忙推薦一下那些地方適合帶孩子出去玩?

2023-01-07旅行

不管你信不信,孩子的成長背後離不開父母的辛勤付出,孩子成才的背後,是父母的奮力托舉。

很多人說孩子將來能不能成才,在出生時就註定了,一個人命好不好,後天無法改變。 但其實,父母就是孩子未來的風水,父母對子女教育的重視程度直接決定了子女將來的幸福與否。

若父母對子女教育十分上心,註重孩子 品德、學習、情商 等的培養,孩子定會青出於藍勝於藍,這裏的投入和培養 不只是金錢投入,還有時間投入,也有父母的遠見和情商培養的投入 。換言之,不要覺得自己家庭條件一般,孩子將來就不能出人頭地。

我們承認,父母本身擁有財富,子女將來成為大富大貴的道路會比較平坦,但可媽這裏跟大家討論的是,一般家庭如何做才能子女優秀,如何翻身,把孩子培養成為人上人?

首先父母要從意識上改變自己,不要覺得自己文化程度低,家庭不富裕,就沒辦法培養出優秀的孩子,要知道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輔助,歸根結底,兒女的發展在於其性格的發展 ,在他的擅長領域謀求發展。

而不是人雲亦雲,看到別人怎麽做就照著怎麽做, 為人父母最難的是要有看透子女的能力,我們要因材施教,而不是強迫孩子去做他們不喜歡的事。

其次,「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一個孩子將來是否優秀,其實從他小時候的種種行為和表現中就能看出一二,孩子是什麽性格,頭腦是否靈活,做事是否認真等等。

如果你想要孩子從小優秀,父母可常帶孩子 去這3個地方 ,孩子長大一般都很有出息。

經常出門,愛社交

卡耐基成功公式告訴我們:成功 = 15%的專業技術 + 85%的人際關系。

而且我們也註意到了, 一個人未來成功的一個重要能力就在於社交,是否具有良好的組織協調能力、應變能力、認知能力和溝通能力。

如果一個孩子經常呆在家裏,不喜歡出門,不喜歡跟小朋友玩耍,孩子能做的事非常有限,可能會 出現黏人、愛發脾氣、愛哭鬧、膽小的情況,還會出現 各方面能力落後於他人的情況,甚至每次與人交流就出現問題。

所以平時沒事的時候多帶孩子出去走走,不只是隨便看看,也不只是吃喝玩樂,可以多和其他孩子玩耍。小朋友經常在一起玩,會出現你爭我搶,你做我模仿的情況,這樣的社交活動 能鍛煉孩子處理危機事情的能力,提升表達能力和共情能力,也能提升孩子的管理和適應能力。

我們發現經常出門的孩子往往更開朗,愛說話,表達能力更強。

因為很多孩子一起玩,會涉及社交技巧,比如 需要分工合作,需要懂禮貌,想要融入集體就需要有禮貌,模仿別人,如何請求別人幫助,如何拒絕別人,如何跟別人合作都需要技巧。

孩子們經常一起玩,他會透過人的肢體動作、表情去觀察表情和肢體語言以及語言傳達著不同含義,了解不同感情不同體態的表達方式,比如哪句話,哪個動作表示友善歡迎、感興趣、厭煩等。

另外經常出門的孩子,比普通孩子 更懂社交規則,守規則的孩子更受歡迎,也懂得照顧大家的情緒, 當觀點不一致時,可以相互協商,劃定的遊戲界限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等等。

因此, 如果沒事父母可多帶孩子出門,可以和同齡孩子玩,也可以跟比他大一些的孩子玩,鍛煉孩子的社交能力。要知道愛社交,愛溝通也是一項重要的競爭力。

常去書店、圖書館

如今社會,知識水平胡學識也是競爭的一大能力,一個博覽群書、談吐不凡、見多識廣的人,比一個出口臟話,什麽都不了解的人顯然更有競爭力。

父母都發現,有些孩子面對自己喜歡的書籍能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對孩子來說,他們精力旺盛,接納新知識的速度非常快,父母可引導孩子從小多看一些自己感興趣的,開拓視野的書籍,讓孩子閱讀量提升。

如果父母愛看書,孩子多半愛看書,如果父母愛去圖書館、書店等,孩子多半會效仿,這是潛移默化被周圍環境所影響。

經常帶孩子去圖書館有4大優勢。

1、孩子見多識廣,閱讀量大。 圖書館有成千上萬種書和雜誌,閱讀不同書籍能讓孩子學習基本的語言和文學技巧,每種知識都有所涉獵。

2、圖書館可以借閱書籍,可以給孩子辦理一項借書卡, 這樣孩子就有源源不斷的書籍可以看,節省購買書籍的成本。

3、圖書館藏書多,天然的具有 「偶然發現」 的特質。我們本來也不知道孩子喜歡哪一類圖書,去圖書館孩子可以用最小的代價,發現自己喜歡哪一類,不同的嘗試能拓展孩子的品味。

4、圖書館看書需要安靜,這對培養孩子遵守秩序有好處, 在很多人爭相閱讀的氛圍裏,孩子很容易被閱讀氛圍感染,閱讀行為更主動。在圖書館裏,隨手捧起一本好書,沈浸在文字的世界裏,與最聰明的人進行精神交流。

常去畫展、音樂會

很多父母覺得如果孩子從小沒有學畫畫和音樂,帶他們去看畫展和聽音樂會沒有意義,但其實我們帶他們去這些地方,其實是為了一種自由: 希望孩子在這個世界上沒什麽禁區,希望他們長大後,窮困的山區可以住,街邊的小攤可以坐,萬人的演說可以講,高雅的場合也能應對自如。

藝術是來源於生活的,無論是畫展還是音樂會等藝術形式, 是一種情感的表達,過程中孩子透過耳朵、眼睛、嘴、手全方位的感受。 孩子的學習能力是出乎家長意料的,他們可以透過聽覺、視覺敏銳的感知到除彈奏之外的音樂要素。

也能透過眼睛跟幾千年前的畫家交流,孩子小時候也許不懂,一時不懂,不代表時時都不懂。留一點空白,給孩子時間,讓他們自己去理解和感受,才是真正有價值的學習方式。

比如看畫展,能 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提升色彩搭配能力,提升對藝術的理解和鑒賞能力, 我們可以在畫作所渲染的情緒中,帶動孩子進入畫家的臆想世界,從而健全孩子的性格管理,最終塑造完美的人格。

也許我們的孩子無法成為畫家,但他能體會到用畫筆表達的感受和成就感,用畫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世界產生更多的交流。

比如經常帶孩子聽音樂會,孩子會對生活充滿希望和追求,會耳濡目染地受藝術的熏陶,沾染藝術的氣息。長此以往,他們會展現出對美的獨特追求和鑒賞能力,在將來多幾分核心競爭力。

當然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就需要孩子和父母一起努力,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