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家長要降低期待值,做好一進去孩子就打退堂鼓的準備。沒有期待就會沒有失望,如果孩子對展覽有一丁點好的反饋,那就是賺到了!
進入正題,分享我家還算成功的做法。身處小縣城,參觀藝術展的機會不多,就拿博物館來說吧。
最近天熱,我陪娃連續幾個周都去博物院乘涼。在這裏我發現有這些元素可以很好地吸引孩子,註意,一定要按照「刺激強度」由小到大的方法入手,避免孩子一上來就玩了最好玩的,後面的失去新重力。每個孩子的興趣愛好因人而異,家長可以自行調整順序。
根據我娃對下面環節的喜愛程度,我們按照「 尋找動物 → 蓋章打卡 → 觀看視訊 → 玩手工 → 吃零食」 的順序參觀。
1、尋找動物——低刺激但有趣的觀展模式
像我家5歲不到的孩子觀展,肯定對歷史淵源、藝術家生平、深刻寓意不感興趣,但她總能看的懂器皿上的動物,在展廳裏玩找找找的遊戲,算是盡最大可能提供給孩子多觀察展品的機會。
我們在河北博物院裏,透過尋找動物的遊戲,順利參觀了3個展廳,不僅孩子很開心,老母親也感覺不虛此行。
老虎枕頭、怪獸下水管道、龍鳳門鼻、鴨子水壺、仙鶴燭台、小羊燭台……不得不說,古人在制造生產生活工具時,保持童心這方面遠超現代人,可能是更童真樸素的思想和更年輕的「就業環境」造成的吧。
2、蓋章尋寶——拿捏大人孩子的闖關遊戲
河北博物院一樓,散布著大大小小5個打卡點,每一處都有獨一無二的印章,可以內建本子蓋章。孩子對於「蓋滿本子」這件事有執念,隊伍再長都願意等待。
手持印章本,在博物館各處尋找同款文物,又是一個新玩法。
參觀藝術展前,不妨提前搜尋有沒有類似蓋章等打卡互動體驗,甚至家長也可以提前在家自制打印一張尋寶紙,把該展覽的核心展品打印出來隨身帶著,讓孩子在現場玩尋寶遊戲,完成所有的寶藏搜尋以後,給孩子零食或玩具獎勵。
3、觀看視訊——邊休息邊看展的好機會
博物館、藝術館經常會有有關展品的視訊講解,不妨玩累了再坐下看。
我們在河北博物院被猛獁象化石的誕生視訊、劉勝金縷玉衣的構造視訊吸引住了,坐在地上看了好幾遍。老母親也不得不陪著N刷,但我覺得很值得。
許多旅遊者走馬觀花地不做停留,看完展品就走,著實錯過了這又輕松又有趣的科普機會。
4、玩手工——讓孩子親自參與
玩手工是觀展最後的大殺器。只要能玩能體驗,孩子指定滿意!我們就在青島博物館的年畫互動展廳流連忘返,親手體驗用傳統的五色套印法,印制了一只生肖狗。
現在跟孩子說去逛博物館,她其他的地方都不考慮,一進門就直奔體驗區,立誓要玩遍這裏所有的年畫。
5、吃零食——和館藏文創最「親密」的互動
吃零食是應對小娃的最終手段。許多展覽都有紀念品商店設定在出口處,要我說,應該挪出一部份體積小的文創周邊,一進門就能拿到手把玩和品嘗,特別是針對小娃娃們,有了這種字面意義上的「親密」互動,其他一切都好說。
比如在河北博物院,我娃就品嘗了長信宮燈冰激淩和發光棒棒糖。在此對棒棒糖提出特別表揚,多虧了它的牽制,寶寶邊舔邊走,堅持跟我逛完對它來說最無聊、但對老母親來說,特別有意思的展廳。
在這裏,有關燕趙文化的成語高頻出現,一言九鼎、完璧歸趙等,上學時的記憶撲面而來,如果當年能來這裏研學,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肯定大增!
羨慕如果夏令營來博物館研學的孩子們,成語故事不再是幹巴的文字,而是真實展現在眼前,看得見摸得著的。
以上就是我家利用「從低到高不同刺激程度」吸引孩子觀展的秘訣,根據你家孩子的興趣點試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