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旅行

電車就不能自駕遊了嗎?油車和電車比哪個更合適?

2024-05-02旅行

電車、油車在不同場景之下的選擇,會不一樣,樵兄之前探討過在長途自駕遊的場景下,哪種選擇更好。

長途自駕遊這種場景下,核心問題三個, 駕駛時長、補能、成本 ;長途自駕遊, 最怕的是疲勞,最怕的是堵在路上,最怕的是充不上電加不了油 ,「人困馬乏」倒是其次, 擔心到不了目的地才是最要命的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這種比較是在同等價位的車型之間,拿經濟型車去對比豪華型,往往在續航裏程還有智慧配置上,有不小的差距,對比起來不切實際,也勝之不武。

駕駛時長

長途駕駛,最怕的是疲勞,「馬」不怕乏人困是肯定的,所以智慧配置中有以下兩類配置是非常有用的,領航輔助或者自適應巡航,還有駕駛員監控系統。

輔助駕駛:領航輔助或自適應巡航

在這裏列舉了絕大部份的汽車輔助駕駛(ADAS)所包含的功能,這些英文縮寫經常把消費者弄得雲裏霧裏,其實相對應得中文含義更為清晰,也明確表達了其適用的場景。

駕駛輔助系統-ADAS術語 vs. 場景

而Blue Cusier,X-Pilot,NIO Pilot,Autopilot都是什麽,這些都是一個系統的整體叫法,這些系統是眾多智慧駕駛功能子系統的合集,從根本上都是 「感知-融合-決策-執行」 這一整套 「擬人化」 的人工智慧產品。

在輔助駕駛的功能之下,可以大大減輕駕駛員的操作疲勞,可以使得汽車自己可以代替人類駕駛員去接管駕駛操作,並且還在一些緊急情況下,幫助駕駛員規避安全風險,比如緊急避讓,緊急剎車,緊急剎車提醒等。

駕駛員監控系統

在智慧座艙的概念之下,座艙監控系統(IMS,In-Cabin Monitoring System)是其重要的組成部份,包含駕駛員監控系統(DMC,Driver Monitor Controller;DMS,Driver Monitor System)和乘客監控系統(OMS,Occupant Monitoring System)。

Powered by NVISO

它可以抑制駕駛員分心從而避免事故;它持續監控駕駛員的狀態,並在任何危險時提醒駕駛員;它幫助監控後排兒童的狀態,以便提供適時的照顧;在L4及以下的自動駕駛下,它即時掌控駕駛員是否有能力接管車輛;它還可以根據駕駛員的駕駛習慣和狀態,從而給出建議或主動幫助。

From:億歐智庫

純電動車與油車智慧化差異

目前,油車和電車基本到了油電平價的情況,但是在智慧化配置上,鑒於油車的制造商傳統車企在智慧化方面的投入和電車企業相比,存在一定差異,往往做到有但是沒有新能源車更好和更卷。

補能

油車的加油,自然不必贅述,高速上50公裏之內必有加油站,城市、縣城、鄉鎮都有加油站的覆蓋。

相比而言電車,即使續航裏程達到800公裏, 裏程焦慮仍然存在,發生的頻次因為總續航的增長而減少,所以從長期看,確實緩解焦慮,而就單次裏程焦慮的產生,則跟總續航裏程無關;此外,媲美加油的800V以上超高壓快充,也還沒有普及,基礎充電設施的地域、分布和完好率尚未達到預期,也會增加焦慮。

在長途自駕場景中,肯定仍然有當你的續航低於50-100km時,或者屢屢沒找到可用的充電站等情況,焦慮就是焦慮,令人著急。

正常駕駛中->電量告急( 產生焦慮 )->裏程預估準確與否( 增加焦慮 )->搜尋合適的充電站( 充電站覆蓋程度、距離 )->開到充電站( 排隊 、不排隊( 設施完備度、車位被占用 ))->繳費->充完電走你。

你看,焦慮產生於電量告急,產生真實續航的懷疑,找到充電站的難度,以及找到充電站後的排隊情況、設施完備度及占用情況都在不斷增加焦慮。

充電速度

這其中, 充電速度 是補能便利性的核心一環。

A:充電速度;B:基礎充電設施;C:補能體系

非常清晰,單次充電的速度媲美加油,解決的是開到充電站的排隊問題,而影響電動車補能的便利性,最大的一環還是在充電速度與充電站覆蓋程度的供需關系完善中。

充電速度的改善是可以大大改善補能效率,從而緩解充電等待時間,進一步提升充電站的營運效率,推升充電站從虧損逐漸盈利,無利不起早,只有能夠盈利,才能進一步改善充電設施的維護情況,包括損壞、占用等。

有一天,不需要死磕裏程焦慮了

當充電站的規模和覆蓋面不斷擴大,充電裝置的完好率和經營狀況良好,800V乃至準900V超級快充的發展,都將不斷降低每一次裏程焦慮的程度,直到長周期使用的便利性和效率極大的提高,油電補能等同體驗,那時候才能真正的消滅裏程焦慮。

長途自駕疊加黃金周

如果長途自駕疊加黃金周,就會放大電車補能的單次及多次焦慮程度,當然這也會跟大家選擇旅遊的目的地有很大的相關性。

在大西北和長三角,可能這種體驗是不太一樣的,大西北地貌廣闊地形復雜,長三角充電設施更廣更好,不能一概而論。

成本

成本可能是長途自駕也需要考慮的問題,就單次旅行而言,可能問題不那麽尖銳。在這裏,也可以算一算賬,了解一下。

在長途自駕中,就不考慮家用最便宜的充電價格,如同上面這張表,作為參考,按照最便宜時候的95號汽油來算的,按照兩萬公裏算,相對於公共充電的費用,仍然兩倍還多。

如果按照樵兄一次自駕2000公裏算,這個差價也在500塊左右。

小結-決策方案

考慮到各個方面的差異,給出一種決策方式,考慮到不同的感受,將整個旅程中各項體驗占比分配如下:

  • 駕駛時長-50%
  • 補能-40%
  • 成本-15%
  • 每項總分10分,在算一下總分作為對比。

    新能源汽車 油車
    駕駛時長(50%) 8分 6分
    補能(40%) 6分 10分
    成本(15%) 8分 6分
    合計 7.6分 7.9分

    上面的比較只是作為參考,當前在補能這一環,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好,800V超高壓充電和充電樁的普及率大大提升,只是主要出門在外,對於有私樁的新能源汽車車主而言,抹去了其獨有的優勢;也許你所在區域新能源發展程度更好,而且地處相對南方,更暖和一些;成本上,電車補能價格也許還在上漲,但是成本的權重也會因人而異,新能源還在發展,未來而言,新能源汽車逐漸超越油車,成為長途旅行的擔當的預期,也在不斷加大。

    這裏是建議各位,不妨用這樣一個邏輯列表,決策出適合你的那款長途旅行的好夥伴,當然也適合其他場景的判斷。

    聊汽車界的八卦和正兒八經,請關註@四方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