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娱乐

为什么有人说【无间道】里梁朝伟的表演压住了刘德华的表演?

2021-03-10娱乐

说一点看法。

在【无间道】这部电影的大众评价里,一部分人认为梁朝伟的表演远超刘德华,另一部分人认为刘德华的表演跟梁朝伟平分秋色,而造成这种差异认知的根源在哪儿呢?

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大家没有意识到【无间道】其实不是一部「双雄」电影。

1

我当然是不够资格去对麦庄说三道四的,只就戏论戏而言,【无间道】两个主要人物角色逻辑的复杂性,在实际上导致了其是一部「披着双雄」皮的群像电影。

先聊一部典型的「双雄」电影——【变脸】。

这部电影的戏剧冲突来自于,正用邪的身份做正事,邪用正的身份做邪事,双方的目的针锋相对,双方为达成目的动能旗鼓相当。

这是一种双雄。

再看一部港产「双雄」电影——【喋血双雄】。

这部电影的剧情冲突来自于一开始的身份对立,到后来惺惺相惜互为助力前赴后继,不同于【变脸】中对抗性的一以贯之,这里面有一次转折。

这是另一种双雄。

那么,我们看【无间道】呢。

刘建明和陈永仁一开始各自卧底传递信息,然后马上被群像戏冲淡。

到互相找卧底好像马上要针锋相对了,然后因为刘建明感受到危机,造成了实际上刘陈两者的目的短暂一致,这期间依然是大量群像戏。

一直到陈永仁发现刘建明身份后,双方才开始了一场真正的针锋相对。

这种表面双雄,实则群像的原因来自于刘建明角色的复杂性。

直白点说就是,刘是个卧底在好人堆里不想继续当坏人的坏人,这种复杂的人物设定,就造成了刘建明角色做「坏事」的动力不足,做「好事」又缺乏人物支撑。

相较于目标明确的陈永仁,刘建明不是个撑得起「双雄」另一极的角色人物,根源在于角色动能的不足。

2

有一部分观点会说是梁朝伟的表演让刘德华的角色变弱了,持这部分观点的朋友不妨听我说几句。

相信我,不仅麦兆辉庄文强知道【无间道】的非「双雄」本质,刘伟强也知道,梁朝伟刘德华也知道,可以说几乎主创都知道。

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来看戏份分布就知道了。

刘建明和陈永仁,首先来说陈永仁的戏份本身就大于刘建明一些,这个想来大家都看得很清楚。

其次,陈永仁的戏份有大量的给与其角色赋能的部分,即让他可以用角色底色的身份去发挥的戏份。

比如陈永仁跟黄志诚的碰面戏,陈永仁的敬礼送行,陈永仁跟心理医生的戏以及陈永仁遇到前女友的戏,这些都是陈永仁脱离其黑帮份子表面身份,或直接或间接可以以自己底色身份去面对的戏份。

这部分戏份极大地拓宽了陈永仁角色的多样性和人物张力。

而与之相对应的,刘建明得以直面自己角色底色的戏份,在天台之前,实际只有跟韩琛在电影院那一场,这场戏还看不清脸,实际是以陈永仁视角去推进的。

而其他时候,刘建明只能有在瞬间反应时有面对角色底色的机会。

如果真的要达成「双雄」局面,在刘建明角色本身就复杂而动能不足的前提下,要让双方角色的动能相当,需要一方面削减陈永仁角色的赋能表现部分,另一方面需要增加刘建明角色的赋能表现部分。

怎么削减陈永仁部分我们不讨论,就聊聊怎么增加刘建明部分。

我们来看刘建明这个角色,是以黑帮份子底色卧底在警察那边,他要面对的不仅是远比黑帮强大的警察系统的甄别,更是要在庞大到生活方方面面的正常社会体系隐藏自己。

因此他需要在工作生活恋爱等方面完全绷紧自己,他的疲惫和压力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说大于陈永仁。

而且不同于黄志诚每次跟陈永仁接头时的心理疏导(黄的安抚,陈的情绪发泄),甚至给陈安排心理医生等,韩琛不仅不会做心理疏导,反而会随着刘建明上升不停加大心理压力以达到控制效果。

所以,要给刘建明的角色赋能,就要给他一个他自己觉得安全,又能直面其底色发泄情绪的机会,或者说戏份。

这样的戏份在我看来,最合适就是安排刘建明会不定时地悄悄找一个妓女。

这个妓女设置成刘建明年轻时期就一直悄悄去找的,双方没有太多交集也没太多沟通,但刘建明在她那里会表现出凶狠粗暴的一面,妓女跟他很熟了也一直默默承受。

这种能让刘建明直面角色底色的戏,才是能给角色赋能的。

而这些,我都能想到,麦sir们能想不到吗?刘伟强不知道吗?表演者拿到剧本会看不出来吗?

那为什么刘建明没有真正的赋能戏份,又要通过大量的功能和情节推进,让其和陈永仁的戏份看起来近似于旗鼓相当呢?

一方面刘德华项目发起人、票房保障、资金吸引三重身份前提下,已经让出了其最想演的角色了,恐怕谁都不好再把他的角色削成配角。

另一方面,麦庄两位,可能实在舍不得无间这个内核,因为这个无间地狱分内核实际是在刘建明这个角色上的。

综上,也就造成了【无间道】这样「双雄」为表,以陈永仁为主,刘建明为大配加题眼的群像戏的实际局面。

而另一个侧面,看马丁斯科赛斯的【无间行者】就会很明显地看出,因为文化不同,对无间地狱题眼的重视不同,对剧本的演绎更加跑向了群像戏。

3

所以要说【无间道】里刘德华和梁朝伟的表演问题,就要搞明白两个角色其实并不是「双雄」,甚至也不是角色表现难度的问题,而是两者功能性的差异。

陈永仁是真正的线索加大主,他的戏份在人物角色张力等方面进行大量演绎,这种表演本身就是给他专门去呈现人物复杂性的。

而刘建明是题眼加群像戏第一大配,他的戏份大部分是功能性加剧情推进性的,甚至在冲突性上连黄和韩的戏都比不上。而这种表演本身就需要平一点,不然很容易冲击叙事的节奏和流畅性。

这两者的如果硬拿来比较表演方式和角色魅力呈现,本身就有失偏颇。

但是,我们又确实可以看到梁朝伟在表演中略胜刘德华一筹的地方。

从哪里看呢?

他两有三场真正的对手戏,音像店、警察局、天台。

而这三场戏双方的表演是刘德华负、平、平。

首先说,天台戏双方是平。

这段戏表演上最有意思的看点是,陈永仁用黑帮造型黑帮腔调黑帮行为说警察的话干警察的事儿,反过来,刘建明用警察的体态造型语气说黑帮的话。

那句「谁知道呢」一出,刘建明那种黑帮混不吝又无下线的底色奔涌而出,对看似掌控事态的陈永仁暴击。

大家如果抛开陈见地去看这段,是真的能感受到双方旗鼓相当的表演魅力的。

而警察局这一段,与陈永仁如释重负又陌生感十足的表演对比,刘建明那种我知道你是谁你却不知道我是谁的得意,同样打了个棋逢对手。

而真正在双方表演中刘德华败下阵来的,是音像店这场戏。

这是一场双方都应该抛开自己角色表面身份,表现出角色底色的戏份。

梁朝伟在表演中把陈永仁角色对于生活的热爱的生命力演出来了,而刘德华,却没能把刘建明角色的疲惫(难得的抛开好与坏两重身份的时光)表现好。

这是两个人在【无间道】里表演上真正拉开差距的地方。

但实际上,差距并不大,并没有大到有的人说的「秒」的程度,当然也没有到平分秋色的程度,真是差距就是差不多两平一负这种程度。

而两个人没有直接碰面的那个对手戏,即戏院跟踪戏,我也看到有些解读成刘德华演得不如梁朝伟,这咋说呢,这就有点对两角色底色没有清晰的认知了。

刘建明角色在那一段,在两重身份上都是对陈永仁角色的压制。

想想为什么?

刘建明是警察,他有枪,同时,刘建明的底色是黑帮份子,他没有底线,面对威胁出现,他可以选择直接杀死,甚至在这条爬上去的路上,他和韩一定杀过不止一个威胁,所以刘建明才会有那种冷漠感。

而陈永仁的底色是警察,他要的是证据,也同时预料到对方可能是警察有枪也可能会想杀掉自己,所以他的表演呈现会更综合复杂,且最后选择主动脱离。

4

题外话一下,【无间道2】作为前传不提,【无间道3】如果不是作为陆港合作的重要探索项目,不被伸那么多手也不必那么着急的话,其实才是创作者要在「无间地狱」这个主题上大展拳脚的时候,也是刘建明这个角色真正作为大主的表现时刻。

假设啊,只是假设,我们假设无间道3的剧情是这样的:

刘建明每天早上都会提前一个小时被惊醒,很无奈地起床洗漱,发现自己丢三拉四的,每次梳洗完毕出门前都要找很久配枪,经常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

而长期疑神疑鬼的他,一开始对杨锦荣卧底身份怀疑这段不变,但后面他很快就发现了杨锦荣对自己的调查,于是装疯卖傻地布局。

杨锦荣在刘建明的布局下,以为自己掌握了详实的证据链,却在最后关头功亏一篑。他还没意识到这是刘建明的布局,于是想用心理战诈出刘建明,谁知道更是落入刘建明的圈套中,最后被刘建明正当防卫击毙。

自以为谈过调查的刘建明终于能安然睡到天亮,醒来后却发现配枪这次出现在家门外,慌神的他幻想是陈永仁和杨锦荣的鬼魂报仇,最后决定晚上录下自己睡后发生了什么。

最后,他看到了自己在梦里拿着枪找地方自杀的情景,恍然想起了之前每天醒来配枪都出现在不同地方的场景,一切都是过不去的,无间地狱自在心中。

好了,不多哔哔了,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