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WiFi6、光纤这些东西的普及导致人对于信息获取的方式空前的边利,以前的科普是一篇博客,是一则图文并茂的冷知识分享,现在则是TED、一席和一堆B站UP主精心制作的视频。
如今的社交媒体从图文流向视频流转型也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李永乐老师刚好赶上这个风口。李永乐老师的人气自不必说,播放量说明了一切(多说两句,有两个李永乐老师,一个是题主所说的李永乐老师,另一个则是考研辅导的数学老师,同样也很厉害)。
李永乐老师的演讲风格就像是初中课文【口技】口技大家,京中擅口技者,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而李老师则是一人、一粉笔、一黑板而已。却能深入浅出将很多理论知识以一种相对明了、简洁的方式讲出。很显然,也正是这种「简约甚至有些简陋」的风格,让李老师大获成功。
为什么有些精心制作,辅以特效、动画、解说的科普视频还不如李老师一只小粉笔?我想这和李老师的经历是分不开的。他是数学和物理老师,是正儿八经的编制内教师。我国对于老师的讲课水平还是有很严格的要求,应聘前会要求试讲,平常会有其他老师听课、考编制时还会有考核。所以,对于李永乐老师来说,将一个他了解的事情深入浅出的讲出来是一件轻车熟路的事情。
而我们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都是李永乐老师这种教学风格,有几个特点:板书认真便于学生观看;逻辑清晰,注重推导,有递进关系;1234按点罗列,清晰自然。
这种方式也被中国教育证明,是最适合学生快速掌握知识点的教学方式。所以李老师的走红,既是实力的体现,也是触摸到了观众的痒点。
不过,自媒体视频up主越来越多,特效做的乱花渐欲迷人眼,但内容上却流于表面,很多东西听完就忘了。有些up选题选的都是自己不了解的领域,对于门外汉可能会唬住,但对于稍微了解一点的人就会贻笑大方。
所以,打铁还需自身硬,做视频过于注重于特效画面忽视内容只是金玉其外,而李老师走红则证明,只要内容好,酒香就不怕巷子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