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娱乐

TVB 的艺人演技精湛专业为什么只有少数人来内地发展?

2021-10-26娱乐

TVB艺人来大陆生存更难

  • 演技不抗打
  • 训练班出来的难逃 程式化 / 模式化 的味道,TVB 大多数人 演技真就一般,明显比面瘫好(奈何人家有流量或颜,颜值正义面前,TVB艺人……), 但和国内真正的实力派比 ,要么差距很大要么没什么优势( 可替代性) :

    就算是顶尖的一拨,例如,胡杏儿79年的,演技远不如78年的郝蕾和秦海璐(【白鹿原】实际表演导师、金马奖评委);佘诗曼76年,蔡少芬73年,比74年的刘琳,76年余男差不少;邓萃雯66年的不如同年的蒋雯丽、67年徐帆;黎耀祥64年的,比65年的王志飞、66年的王志文、78年张译?

    TVB所谓「演技精湛」是普通观众 不会质疑演技 ——「 的真好」,而大陆的好演员, 会让人质疑其身份(甚至是评委们) ——「他 就是 xxx」,「她真的是演员吗,她生活中就是xx吧」……

    能演到被质疑身份的大陆好演员太多了,观众甚至都不一定能叫出名字——

    大陆演员港式演法,

    参考郝蕾【少年黄飞鸿】的十三姨,用的就是一看就演技很好的方法(她自己亲口提过,这部剧是合拍剧?因而故意调整了演法)

    或宋春丽老师在【侬本多情】中的 炸裂式演技让刘嘉玲黯然失色

    视后邓萃雯出演过2011版还珠格格的皇后,和原版一对比,真不见得出彩,不说先入为主,不说配音嘴型对不上,单说一个严重的形体问题—— 邓习惯性晃头摇肩扭脖子扭腰, 幅度偏大, 表情太过 (各种抬眉瞪眼, 演的太用力了——主子根本不会也不需要这么一本正经、眉飞色舞和多年忠仆一个劲讲解 ),耳环头饰晃个不停(不合规的信号),很难相信这是贵为皇后母仪天下的日常姿态,典型的肢体表演无说服力(专业?),更是达不到真听真看 真感觉 (联想一下花样年华中 穿旗袍 的张曼玉的仪态)

    这一系列肢体小动作配合眼珠溜来晃去已经颇具TVB程式的味儿了,对角色理解也看得出其阅历学识有限

    戴春荣 老师真的做的很好, 身体一直是端着的 (耳环原始作用就是约束女性行为的),每每转头晃头, 动作都较微、慢 ,一方面体现从小被规训的 贵族背景 ,另一方面 皇后的威严 也无声地表达出来,这就是 的区别。

    好的演技如微风细雨,润物无声

    扇巴掌导致头饰耳环乱晃,但是即使是发怒,皇后上身基本定住,头更不会乱晃乱摇

    需要理解这巨大沉重头饰的深层意义

    就这轻轻的一晃头,一来一回再一下 回正( 力道渐次变弱),将深宫女性的无奈、悲哀,既是加害者也是受害者的不幸命运感表现的无比高级又淋漓尽致

    服饰既是装饰,也是束缚

    日本演员田中裕子 在陆剧【苍穹之昴】中饰演 慈禧太后 ,仪态、眼神、神情、台词(即使说日语,节奏重点都很到位)无可挑剔,将慈禧塑造得有血有肉,入木三分,这才是真正的 功力深厚,演技精湛

    据说是影视圈公认的最佳慈禧

    其实香港一梯队演员,萧芳芳,叶德娴,梁朝伟,张曼玉等最好的演出,恰恰最接近大陆实力派演员风格——沉稳内敛,懂得收,极其细致、生活化。

    女人四十,拿了柏林影后

    TVB 吃干抹净工 作模式导致演员们普遍忙着赶戏, 没被好导演细致打磨过, 靠自己摸索积累些经验,路子走错了(往往图省事就会走错道儿 变得惯用模式套路 ,加之圈子小很容易传染)都不一定意识得到,大部分人被这影视工厂在繁重的流水线操作中榨干榨枯, 创作后劲不足

  • 大陆从来不缺好演员
  • 演员这行从来 僧多粥少 ,大陆更不例外!TVB人来了比演技输老戏骨,比流量更输偶像明星,「何德何能」?

    别被流量、娱编带偏三观,还真以为大陆稀缺演艺人才? 笑话! 像影帝王景春、影后咏梅这样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大师级演员太多了!

    TVB艺人们在他们面前,顶多算是 有电视剧经验的演员 ,「演技精湛」「 专业 」真的谈不上。

  • 戏路狭窄
  • 内地很多题材,香港演员都不一定拿的下来,比如演个大陆的市井百姓,没有 常年生活体验 打底很难驾驭,一演就出戏。

    如台湾省老戏骨李立群,出演大陆电视剧【娘要嫁人】也 力有未逮之感

    一个很小的例子,差点翻车

    梁家辉出演【黑金】周朝先, 台湾省背景 黑道大哥,显然他知道自己不能 照搬 香港生活经验, 照抄 港片黑道大哥,于是 提前赴台生活 搜集大量背景资料,写下十万字人物小传 才有底气演好 这个人物,所以他能跳脱「 演来演去味儿都差不多」的陷阱。

  • 语言关
  • 声台形表的台,大部分TVB演员是不过关的,拍戏说粤语,一来对戏的大陆演员听不懂,不得不记双份台词,二来中间的互动反应大打折扣,三来配音口型对不上,品质下降,四来剧组效率拉低是肯定的( 制片人尤其会慎重考虑用他们 )。即使说港普,依然不免让人分心出戏,类似胡杏儿这种一口标准普通话少之又少,况且标准了又如何,拿来营销可以,和内地演员比,这只是及格。

  • 重点还是 资源
  • 有资源没演技也可以上,没资源的大陆好演员(比如张颂文、富大龙、颜丙燕) 大有人在 ,TVB艺人在港没资源,来大陆人生地不熟又水土不服,可不更难了么

    PS:

  • 郝蕾在早期的YHY( 2003 年娄烨作品)中就很出挑,风格非常像 2017年 柏林影后 金敏喜, 松弛自然如呼吸一般看不到 痕迹
  • 金敏喜封后作品【独自在海边的夜晚】

    其实应该说金敏喜很像十多年前的郝蕾

    更不用说23岁演【少年天子】和潘虹对戏不落下风,敢直接杠导演兼编剧刘恒「坏人知道自己是坏的还会去做坏事吗」「恐惧式的表演是我在二十多种方法里选择出来的比较普通的一种」最后导演被她演出效果打动,心悦诚服

  • TVB的 模式化演绎 可以从黎耀祥【戏剧浮生】 多年才悟 的一些心得窥见一斑:
  • 很多 演出时常用的反应变为理所当然,慢慢地演员就离生活愈来愈远。

    這件事情,令我反思,原來哭出來未必一定好。一些傷感的戲,哭未必是對的做法。 演員要知道怎樣看待一個人物,知道怎樣利用自己的演技和看法, 好好地用演技描寫一個人物,那絕不是單純的喜怒哀樂演繹

    要做一个「生活化」的演出并不容易, 首先要演员明白什么是「生活化」,亦需要演员懂得什么是「生活」和如何去「生活」。 「生活」就在你我的旁边,但不是人人都能够看得见,看得见亦未必能够把「生活」揪出来,升华为令人明白的演出。

    黎叔是难得悟到了 演的多、经验丰富不一定是好事 ,有时候还会成为障碍——TVB对演员高强度的压榨往往会让他们变成只会演戏但不会生活的「木偶」,而这 正是演员大忌

    TVB艺人要 来内地闯荡 ,横亘在面前阻碍不少,包括 匮乏的内地生活经验 ,大陆历史、社会、政治、文化常识等等,所以他懂得要来内地发展,先 来内地生活。

    黎耀祥的视帝头衔其实也算流量了

    大陆拍的剧,四处溜的眼神、身体动作、对手交流节奏,能看到很明显 TVB式表演痕迹

  • 周星驰的喜剧真是独一份,一骑绝尘的存在,像星爷这样 完全风格化 (因而没有任何 可替代性 ),可能是香港艺人在大陆的 最佳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