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演员,评述很多,不再赘述。从言传身教的角度简单谈谈,张颂文老师对表演的理解是何等深邃而细腻。
在【演技派】里,张颂文老师和吴镇宇老师、张静初老师各指导一组学生,拍摄同样剧情的小段,【挚爱】。剧情非常「于正」:苦闷的豪门阔太和天真的小裁缝勾搭成奸。
三组作品一一呈现出来,高下立判。张颂文版在情理上,在情绪上,在表达上对其他两组呈现碾压的态势。究其原因,就是张颂文老师对三个角色的心理进行了精准的分析和精细的刻画。并通过对一处处细节的雕琢,将人物塑造的真实而饱满。
我们举几个例子:
三组开场都有对豪宅器具的特写,其中吴镇宇老师、张静初老师是侧重特写「奢华」,比如光彩夺目的琉璃吊灯。
而张颂文老师把特写留给了一个插着娇艳玫瑰的花瓶。以此暗示:这是一段香艳的感情故事。可谓「表达含蓄,表意犀利」。
后面对于女仆的刻画,更见功底。吴镇宇老师、张静初老师镜头下的女仆,只是凭演员自身的表现来刷存在感。其实对剧情的影响非常有限。
但在张颂文老师的版本里,和另外两版不同, 女仆敲门后,不等女主人应答,就推门直入 。
而此后主仆二人的对话经过张颂文老师的润色,更是充满交锋的张力:「太太,裁缝来了」,「让他滚」,「 老爷说下周拜会公使,你需要一件旗袍 」。
仅用寥寥数语,就清楚交待了太太的家庭地位:她的抗拒,不但在老爷的「圣旨」前不值一提,就是在「传旨」的仆人面前也不堪一击。
在之后当她逼退仆人时,其他两版的仆人都是应诺告退,而张颂文版仆人则回了句:「 我去看看梨汤 」。
意思是,我「退」是因为我恰好有别的活计,而不是服从你的指令。
进行到这,太太还没怎么发挥呢,就已经借仆人的傲慢无礼,把她地位的脆弱、情感的孤独、精神的落寞刻画得淋漓尽致。这是非常老辣的处理手法。
更重要的,这个铺陈让她后面对裁缝的「调戏」有了合理的行为动机: 仆人欺负我,我就欺负你 。即,在强者面前遭受的侮辱,去弱者身上寻求宣泄。而这就是人性。
至于后面对于情欲的处理,相比其他两版,太太和裁缝几乎就是干柴烈火,张颂文老师版本则更为高级。太太把对欲望的挑逗,变成了对生趣的共鸣。如果说其他两版太太和裁缝是「炮友」,那么张颂文版的太太和裁缝更像「知己」。
他们并没有热烈的身体接触,但把「热烈」暗藏在两句对话里:
「你还没给我量尺呢」,言语里是对即将分别的不舍
「 我已经量过了 」,意思是,我一直不敢看你,但我的眼睛偷偷量过你。
这句词儿绝了。简直把「闷骚」发挥到了极致。须知, 见面就宽衣解带的那是耍流氓,而欲拒还迎才是偷情的真谛啊 。
能把人物心理拿捏到这个程度,并通过言传身教,让弟子们表达出来。张颂文老师「端的是厉害」。
要知道,戏演到这,还没到高潮部分呐。就已经把人物的境遇、心理交待的一清二楚,把情节、情绪推进的有理有据。这种层次感的营造,是「功夫」。
至于最后高潮部分,虽然稍有些过火,但考虑到篇幅所限,亦可堪「艺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