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岁中年人,年肿瘤发病率百分之一,就是一年列表里确诊癌症甚至逝世两位数以上的熟人。哪怕50岁姑且算「壮年」,也是一年几个患癌、几个心脑血管疾病致残、几个追悼会的速度开始往那边送熟人了。70岁就开始各种花色的死人,死到青壮年时期的社交网崩溃,拉不起像样的圈子了。
ta们面对这个现实,当然是恐惧的,但如果求助于「科学」,「科学」会用冰冷的数据糊脸,告诉中老年人:
「你们肿瘤发病率高,就是因为活太长了。」
「你们肿瘤发病率比年轻人高几十上百倍,但没办法,因为你们中老年人就是活的太长。」
「你们中老年人,基因早突变攒bug差不多了,除了体检争取早发现,没什么可以逆转的办法,再过几年发病率还会再翻番哦。」
所以跟中老年人谈科学,几乎没有意义。
中学以上学历,足够看懂科普,50-60岁人群本科学历都普及了。不是中老年人看不懂科普,而是历史舞台中心的青壮年,看不懂身边熟人持续大量患病死亡,身处社会边缘与生命的中后期,连生命都失去安全感、掌控感的中老年人。
毕竟科学对「老了怕死/怕病」这事,并不能给出乐观的答复。
就像肿瘤患者往往戒酒/戒咖啡,虽然没什么收益,但能给给自己一点掌控感。
中老年们要么会高度紧张的避免一切有风险的因素。要么会主动给自己构建一套生活守则,比如反转基因,比如保健品,比如素食,比如反食品添加剂,然后呆在圈内提供一点虚假的安全感。
我的建议就是,明确标识系统,公权就管好成文法分内的事,剩下的随他们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