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家居

为何古代只有中国出产丝绸?

2014-03-31家居

先说是不是再说为什么。

1,是不是在古代的时候只有中国出产丝绸?

很明显不是的。在丝绸行业史中有五个重要的绕不过去的国家:中国、印度、拜占庭、意大利、法国。

中国自不必说,公认的丝绸起源国家 。甚至古代东西方历史交流中的商路也早就被命名为丝绸之路。

20世纪60年代,在河南舞阳县北舞渡镇西南1.5公里的贾湖村,专家们 发现一座上古遗址,后来命名为「贾湖遗址」,距今约9000—7500年。在这座遗址中,考古专家有很多重大发现,其中很多属于中国第一:中国最早的酒,中国最早的乐器——骨笛,中国最早的原始文字刻符——贾湖刻符。

这座遗址面积很大,所以迄今经过了八次挖掘考古,最近的一次是2013年。就在这一次挖掘中,考古专家又有了重大发现:找到了中国最早丝绸的存在证据。

专家对贾湖遗址中的墓葬挖掘时,收集了墓葬人的遗骸腹部土壤样品。经过科学化验,确认检测到了蚕丝蛋白的残留物。贾湖遗址中出土了编织工具和骨针,根据这一些制衣工具来看,贾湖先民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编织和缝纫技艺,并有意识地使用蚕丝纤维制作丝绸。

但即便这样,在历史上丝绸从来并不是「丝绸之路」上的唯一主角,特别在中后期,由中国输出的最大宗商品是瓷器和茶叶。因为其实在很早之前,西方已经学会了养蚕、缫丝和织丝绸的技术,不再需要从中国进口了。

印度呢? 印度和大多数文明古国一样,都是历史发明学家。

印度的很多学者向来认为印度是丝绸的发源地,虽然荒谬,但印度丝绸发展确实也不晚。据一些文献的记载,印度的丝绸业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世纪。学界的主流看法认为印度的蚕丝业是在公元前40年经丝绸之路由新疆传播到印度。其实印度的丝绸业是独立发展还是传播进入,目前难有定论。因为据我国的史料记载,公元四、五世纪,丝绸产品才开始由中国输入包括印度在内的其他国家。

印度是世界上唯一的生产了世界上所有已知的家蚕和野蚕品种的国家。除桑蚕外,还有蓖麻蚕、印度柞蚕及琥珀蚕。虽然桑蚕丝确实占蚕丝总产量的90%以上。

尽管中国一直垄断着这种轻薄透明织物的生产,然而许多国家也在不断尝试生产多彩花纹丝绸(原产地为中国)。虽然当时中国花纹丝绸在各国的需求量很大,但来自中亚各国(波斯萨珊王朝、拜占庭、印度)的产品也开始不断出现在国外市场。

根据拜占庭帝国历史学家的记载, 早在公元6世纪,就有两名僧侣向查士丁尼大帝进献丝绸的原理和蚕蛹样品。直到查士丁尼一世皇帝于553年至554年间命人从中亚偷运蚕种,结合已有的养蚕缫丝知识和埃及纺织工艺,拜占庭帝国成功复制出了一批丝绸。

景教僧侣偷运蚕种后没多久,六世纪的拜占庭史学家「卫兵米南德」就记载粟特人希望建立中国与拜占庭间的直接丝绸贸易。与萨珊君主库思劳一世联手击败嚈哒人后,突厥君主室点密收到了粟特商人的请求,他们希望能得到批准,前去觐见萨珊君主,以便取得穿越波斯领土、将丝绸直销拜占庭的特权。室点密驳回了第一次请求,但第二次他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将使臣送往萨珊帝国,然而这些使臣有不少却被毒杀。在这种形势下,马尼亚赫使臣被密派往君士坦丁堡。他在568年抵达君士坦丁堡时,不仅带来丝绸作为赠礼,还提出了联手突厥打击萨珊的同盟提议。查士丁二世皇帝欣然应允,并派出使臣前往突厥汗国以确保粟特人的丝绸直销特权。然而,即使拜占庭本土的丝织业于五世纪起步,但中国进口货仍然是高质量的代名词。

但不得不承认,拜占庭、波斯、粟特等西方丝绸在缂丝、织锦起花等技术上是比中国先进的,也是中国丝绸学习的对象,尤其是类似缂丝这种东西,中国发展的比较晚了。

拜占庭丝绸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与之相关的宫廷礼仪与教会实践被法兰克人继承,正如拜占庭宫廷的装潢风格和服饰款式在伊 斯兰世界广受欢迎一样。拜占庭发展出了华丽的宫廷服饰,并确定了民用、军用、宗教用的服装款式。在西欧,丝绸也曾被发现于某些的墓葬里,并用于书籍装订和装饰圣物匣。虽然很少有资料提及这些丝绸的详细产地,但仍有资料指出,若丝绸的细节足够完备,则可以辨认是否是「拜占庭制造」。

拜占庭的丝织业在中世纪早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直到意大利丝织业在十二世纪兴起,帝国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后被击败并逐步瓦解,此时中国正值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中国丝绸价廉物美,大量出口西方。

同时意大利、德国、瑞士的一些城市,也已成为丝绸「重镇」,逐渐具备了与中国丝绸抗衡的实力。

卢卡是意大利中部的一座小城,曾经是意大利著名的丝绸产地。 从13世纪开始,受制于晚期阿拉伯帝国的层层盘剥,从陆路进口的中国丝绸进入欧洲境内时已经贵成天价。高企的价格刺激了意大利人发明创造的智慧,试图自己仿造丝绸。

论产品质量,一开始略逊于中国同行,但中国丝绸价格的一路暴涨也给了卢卡「山寨货」以发展空间。很快,卢卡丝绸拉平了和中国丝绸之间的差距,绣着东方龙凤、狮子、大象、莲花等纹样的便宜丝绸甚至比中国货更受欢迎。

而科莫至今仍然是意大利高级丝绸的产地。这里的丝绸纺织兴起略晚于卢卡,大约在欧洲黑死病爆发之后。此地原本气候较冷,不适应养蚕,当织丝工人受到瘟疫威胁北上避难的时候,才带来了制丝技术。此处土地肥力不足,不适合种植小麦,但种桑树倒是恰到好处。

在卢卡织丝技术的基础上,科莫的工匠把图案印染做到了极致。工业革命之后,大机器生产开始流行,但科莫丝绸仍然对手工制作有相当严格的要求,这使得它的生命力一直保留至今。

克雷菲尔德这座德国小城不仅是中德海运贸易的见证者,也是丝绸纺织业大户。由于德国北方天气苦寒,种植桑树和养蚕多有不便,于是织丝工匠选择从中国进口生丝来加工。

恰好在18世纪到19世纪中叶,海上丝绸之路的生丝运输成本一再降低,使得在克雷菲尔德用中国生丝织出来的丝绸,比从意大利陆路运来的丝绸还要便宜。

由于和中国生丝出口商关系良好,此地的商户在清朝被迫打开国门之后,成为第一批入驻上海、广州等通商口岸的外商。

法国则比意大利略晚一点。

大概在14世纪初,法国还处于卡佩王朝向瓦卢瓦王朝过渡的历史阶段,养蚕技术也还没有传入法国,当时阿维尼翁地区就已经出现了丝织业。到了15世纪,法王在里昂创办了一年2次、每次为期6天的丝绸集市。1495年,法王查理八世从波斯将蚕种带回法国,开始生产丝织业的原料——生丝,里昂的丝织业得到了法国王室的支持,成为法国丝织业的中心。

16世纪末,法国进入了波旁王朝时期,由于王室的力推动,丝织业蓬勃发展,意大利技术工人开始涌入法国,法国丝织品的质量可以比肩当时的欧洲标杆——意大利。17世纪中后期,太阳王路易十四登基,伴随着一系列军事和外交的胜利,法国成为欧洲时尚潮流的风向标,法国丝绸成为欧洲时尚中的最亮色,形成了独立的丝绸艺术风格。

法国当时有很多地方生产丝绸,但是里昂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地方,第一个也是最大特点就是它有整体产业链。其他的城市基本上都是做某一方面的织物,比如像法国北部的小镇加莱,它以生产蕾丝为主;圣安地安基本上是生产缎面为主的。每个地方都各有特点,而里昂基本上所有的门类都可以找到,产业链相当强。

里昂在一百多年前已经有了纺织博物馆,当时在整个法国来说它是唯一的存在,属于工商商会,专门以丝绸企业联合建立起来,另外还有里昂历史博物馆,纺织工人之家、法国丝绸联盟、等等博物馆、工作坊和丝绸厂家,可见当时欣欣向荣的景象。

值得一提的是,里昂丝绸业已经脱离了单纯对技术的保护,取而代之的是对创新的保护、对设计师的保护、对技术专利的保护。设计师的作品全有版权,有版权的贸易使得有大量的人愿意来做设计。当时里昂最多的时候有80多个设计师或者设计作坊,会产生大量的创新作品,国家对他们的革新与创新有一系列知识产权政策来保护。

所以历史上留下不少设计师的名字,也出现了像贾卡一样的人物,他专门发明了机器,传播到全世界各地。

综合来说,中国的丝绸是世界丝绸技术的(除了印度史学界)公认最早的发源地,但在历史上绝不是唯一的主角。

2,据说丝绸曾经在西方贵比黄金。

是的没错有这个说法(传说),但你误会了,这里并不是指中国丝绸,而是拜占庭丝绸。

这里我又要提到拜占庭了。

由于拜占庭丝绸的新型织机作用,平纹织物已在罗马世界广为流传,此外三世纪中叶以后,花纹日益繁复起来的锦缎也亮相了。经纬复合斜纹织物的发展不晚于公元600年,而彩色复合织物更是在随后几个世纪里成为了拜占庭丝织业的标准产品。公元1000年左右,单色细锦缎织物流行于拜占庭与伊斯兰地区,这些织物更倾向于通过富有对比层次感的纹理而不是亮丽的颜色来渲染图案。

拜占庭纺织业所用的其他染料有茜草、胭脂虫、靛蓝、黄木犀草、巴西红木。金线则由镀了贵金属的细线缠绕在丝线芯上制成,关于价格不菲的骨螺紫染料的规章制度历年来有所更迭,不过仍主要限于特殊阶层使用,或作为外交国礼。

来到六世纪(也可能是五世纪),拜占庭压花织物展现了严密覆盖着织物表面的小纹饰,例如心、万字、棕叶饰和叶饰,这些纹饰由双层不同色彩的经纬线织成。随后,一些明显可辨识的植物纹饰(如莲叶和花)以及人物形象也出现在了丝绸上。现存的织物显示了自从七世纪阿拉伯征服后,拜占庭纺织中心与新兴的环地中海及中亚地区的穆 斯林纺织中心之间在纺织技术、图案主题方面进行了丰富的交流。八世纪和九世纪的纹样展现了成排的大小圆章型图案,以及成双的人物、动物形象围绕着垂直坐标轴翻转映衬。许多纹饰仿造了萨珊王朝的设计,例如生命之树、带翅的飞马、狮子、虚构的兽类。

之前提到拜占庭丝绸发展出了华丽的宫廷服饰,并确定了民用、军用、宗教用的服装款式。这些丝绸是一种便携的财产,而且可以很好地在有需之时兑现出手,这种价值不菲的织物, 在传说中被描述为等价于黄金 ,它们成为了四至十二世纪间拜占庭帝国强有力的政治武器。它们作为国礼,巩固了法兰克人与拜占庭的盟约。威尼斯、比萨、热那亚和阿马尔菲得到了拜占庭的特许丝绸经营权,以换取陆海。

3,古代中国为什么能千年垄断丝绸生产?

已经说的很明确了,不再赘述。

————————————————————————————

在评论区发现有个朋友想知道波斯的丝绸发展历程,我其实对这块不是很专业,就拿我知道的随便说一说吧。

一般认为公元5世纪中叶,波斯人开始掌握了制造丝绸的技术,波斯锦也开始向中国境内返销。在丝绸工业史上波斯一直是比较重要的生丝生产地而非丝绸生产地,但还是有一定成就的,比如刚才说的所谓波斯锦,和传统的汉锦几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

波斯锦主要有两个特点:

一是采用斜纹的重组织、纬线起花,夹经常用双线,不像汉锦的底地是平织物,经线起花,夹纬是单线的,所用的丝线都加拈得较紧,不像汉锦丝线多不加拈或加拈极松,东晋、北朝时代主要品种仍是汉代以来的平纹经锦。

二是花纹图案有典型的萨珊王朝风格,一般认为最有代表性的是联珠圆圈分隔成各个花纹单元的花纹。这两种技法实际上对当时的隋唐时代影响已经非常巨大了,这种斜纹纬锦在7世纪中叶到8世纪中叶盛唐时期,成为中国西部地区风行一时的新产品。甚至一些具有唐式的花鸟纹锦和彩条锦也都采用了这种新织法,这也是唐朝丝绸编织水平远超汉晋的原因所在。

但由于唐代手工业水平远超波斯,导致这种织法被破解成为唐朝丝绸织锦的代表作,流程也得到了迅速优化,同时也由于波斯本土的战争原因,唐朝本土产的波斯锦一百年内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代替了波斯原产的波斯锦的市场地位,萨珊波斯风格的联珠纹饰慢慢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波斯锦虽然一直存在,但早已退出了世界丝绸的主流文化圈,波斯也慢慢整体转向了生丝出口行业。

很典型的「你做的很好,但马上就是我的了」。

后来一直到了17世纪中期,伊朗蚕丝业才在慢慢发展中重新来到了鼎盛时期,但在1722 年伊朗王朝更替后,由于部落间战争的破坏,蚕丝业又进入了快速衰退期。19 世纪初随着伊朗社会恢复稳定,对英国等欧洲国家生丝出口需求的刺激下,伊朗蚕丝业又开始恢复发展。

好景不长,1865年由于蚕微粒子病的爆发,几乎摧毁了整个伊朗的蚕丝业,后来又经历了伊斯兰革命,导致在这段时间内伊朗基本退出了世界蚕丝业的中心地位。

19世纪70年代后,伊朗的蚕丝业以吉兰省和马赞德兰省为中心才重新得到恢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