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健康

现实生活中警察怎么处理那些已经长虫的尸体?

2020-06-17健康

答案自然是:「让虫子帮忙破个案」。

第一批到达犯罪现场的一般不是警察,而是各种各样的昆虫,它们往往是尸体的发现者,也是破坏者。

在谈到现场昆虫的利用前,我们需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即:

——「警察可能会在犯罪现场发现哪些昆虫?」

理论上来说,一具血淋淋的尸体出现在现场,蝇类应该是最先出现于现场的,它们具有极为敏感的传感系统,哪怕是极微弱的腥气亦可透过感受器的小腔传导,因而总能快速到达现场,代表有 丽蝇、麻蝇 等。

苍蝇光顾之后,第二批到达现场的是鞘翅目昆虫,这是昆虫中最大的一个目,代表有各种各样的甲虫、隐翅虫、埋葬虫等。

最后到达现场的是膜翅目昆虫,代表为蜂、蚁类昆虫。

一个对法医昆虫学(Forensic Entomology)非常熟悉的侦察员,看到下面这几种昆虫应该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亲切感:

左上、右上分别为丽蝇、麻蝇,左下、右下分别为隐翅虫、埋葬虫

对于法医昆虫学这门新兴学科来说,其 主要应用在于推断死亡时间。 它正越来越受到各国犯罪侦查领域技术专家重视,我们国家这个学科才 刚刚起步,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还很不成熟。

以蝇类为例,之所以可以用它来推测死亡时间,原理在于蝇类发育、繁殖的 昆虫学原理

大多数苍蝇在产第一批卵之前需要补充蛋白质,尸体完全可以成为它们的营养来源,对于最常见的丽蝇,一只母蝇一次产卵大约300粒,一天下来大约2000~3000粒卵。

这些卵需要一段时间来孵化, 孵化时间由两个变量决定,一个是温度,另一个是湿度。

比如:

常规湿度下 ,22℃时→孵化时间大约为20h

常规湿度下 ,25℃时→孵化时间大约为16~18h

常规湿度下 ,28℃时→14h

常规湿度下 ,35℃时→仅需8~10h

常规温度下, 相对湿度为75%~80%时,孵化率最高

常规温度下, 低于65%或高于85%时,孵化率明显降低

蝇类成长也分三龄:

第一龄幼虫室温下虫龄为一天,接着蜕变为第二龄幼虫,最后蜕变为第三龄幼虫。

第三龄阶段幼虫是案件里最常见到的,因为持续时间长(蝇蛆),一般可以持续4~5天。

蝇蛆通常在土中化蛹,蛆化蛹时表皮变硬、变黑、收缩为桶状蛹壳 ,剩下的就是最后苍蝇破蛹而出了。

实际案件中,这种东西经常在 地毯下、床单被褥下 等地方出现:

蝇蛹

因此,法医昆虫学家通过 对尸体上昆虫种属鉴别及幼虫生长发育阶段的确定,结合其生物学特性及局部环境温度等情况综合推测死亡时间 ,这是最常见的思路。

不妨来看看国外的法医昆虫学家是如何做的(图片引自School of Criminology -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某地挖出一具尸体,尸体附近有昆虫,由专业人员进行提取。

这些是用来提取存放的镊子、样品瓶:

在现场找到的幼虫虫体,一部分会被泡在酒精里:

解剖镜下观察这部分幼虫的情况:

另外一部分被好吃好喝的供起来,里面有舒服的木屑、必须的营养物质等,这个玻璃缸即将被放在一个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完全可控的培养箱中,目的在于 模拟现场环境 ,得到其在现场环境中生长发育需要的时间。

培养箱中的幼虫逐渐变成了蛹:

等到变成了成虫,记录时间,并将观察它是什么物种:

发现这是一只丽蝇:

工作人员需要将所有培育出的昆虫类型进行确认、标签化归类:

如此一来,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1·确定了现场昆虫的 种类问题。

我们前面说了,不同昆虫出现在现场在时间上有先后之分, 这些昆虫的食物链及生活规律极为固定而且准确,就像一个天然的时间表 ,他们能让侦查者据此做出准确的推断。

比如:

——1985年,美国田纳西州发现一块 人的颅骨,里面有一个黄蜂窝 ,你能据此推断出什么呢?

首先, 黄蜂只在干爽处垒巢,所以这个时候所有脑组织包括颅脑,肯定都烂完了 ,完全白骨化需要大约两年,所以死亡时间最迟是1983年。

——1994年8月8日下午,人们在位于高速公路旁的一个公寓里,发现一具 已经腐烂的男性尸体 ,侦查人员对此案进行深入调查,有人证实8月4日午夜见到死者与其妻子离开一家夜总会, 当时两人发生激烈争吵 ,侦查人员对其妻子进行审问时 她说最后一次看到丈夫是8月6日晚上 ,然而 尸体上昆虫检验发现有两种丽蝇及其他幼虫,最大幼虫已经达到三龄,当时气温高达30度,技术人员推测蝇类产卵时间不应该迟于8月5日上午 ,昆虫学证据显示 死者妻子在说谎, 当收到这项指控并听取昆虫证据的证明依据后,她认罪并接受了28年有期徒刑。

另外,这种方法也可以用于受害人已经死亡数月甚至数年的案件, 随着尸体的腐败,尸体周围的生物种类会发生变化 ,所以对于昆虫种类的分析大致可以确定死亡时间

2·通过 模拟对应环境下不同昆虫的发育过程 ,得到所需要的发育时间,该时间 与死亡时间呈对应逻辑。

比如:

——一具尸体躺在地上,周围有一些蛹壳,你能推测出什么?

你能知道如果最近气温高,那么这具尸体已经至少暴露2周,如果气温较低,则至少已暴露4周(一般情况)。

还有一种最常见的情况,也是我亲眼所见,看到的情况是尸体上 两代蛆虫并存,即大的蛆虫还未变成蛹,而小的蛆又产生出现了不少,这种情形,死亡时间至少已有十天。

另外,苍蝇是一种嗅觉很灵敏的生物,以至于 人死后大约只要十分钟左右,就可以在尸体上发现苍蝇 ,准确的说, 他们可以在离尸体500~1000米的范围内嗅到尸体散发出的气味。

不但嗅觉逆天,而且其 破坏力 也是惊人:

在夏天,婴儿的尸体在6~8天内,软组织就会被吃净,成人的尸体在3~4周内,软组织就会被吃净

就算是棺内尸体,也会在数周内被破坏。

--------

光说无益,来看两个真实案例:

案例一

1997年5月13日下午19:00左右,有人在杭州市某学校一栋废弃旧楼的六楼办公室里发现三具女尸(A、B、C),三具尸体均为高度腐败状态。

A、B:分别被藏在了两个文件柜中。

C:被放置在一个隔板上。

警方发现现场地面上有无数蝇蛆、蛹及蛹壳,这说明 蝇类至少繁殖了完整一代 ,根据现场温度、湿度 估测 ,死亡时间大约为25天,据此缩小了失踪者的调查范围。

破案后确认这是一起 系列杀人案 ,但死亡时间上与法医昆虫学推测时间有所出入:

——A已经遇害40天,B遇害35天,C遇害33天。

出现误差的原因主要在于 没有对六楼气候湿度环境下的昆虫发育繁殖过程进行完整的模拟 ,只是根据以往数据公式化的推断。

案例二

1998年4月26日,杭州古荡湾半山腰发现一具女尸,其面部、颈部、头部都有大量细小、分布密集的蝇蛆,被鉴定为第二龄期红头丽蝇。

蛆虫虫龄怎么测?

一般来说,有三种常见方法:

——称重推断法、体长推断法、活体培养推断法

这里重点说说体长推测,在温暖条件(28℃)下,蛆日生长0.24~0.30cm,待长到约1.2cm潜入土中变成蛹,约一周破壳而出, 但是在气温较低的条件下,蛆日生长只有约0.1cm左右,约经12天才能成为蛹,两周成蝇。

因为现场蛆长均在0.5cm左右 ,结合现场温度环境条件, 卵期约一天,幼虫发育时间约两天,故死亡时间应在三天前。

破案后确认,死者在4月22日早上出门,当天遇害,基本符合推断。

-------

那么除了推断死亡时间,现场发现的昆虫还有没有什么别的用处呢?

当然,看看【益智编】中中记载的这个案子:

有人被杀死在路边,全身有十多处被镰刀砍的伤痕。

起初有人觉得这人是被强盗所杀。但查点后,死者随身衣服、财物并未缺少。

检验官据此推断,不可能是强盗所为。强盗杀人目的是劫财,如今东西都在,人却被砍了十多刀,应该是仇杀,于是叫来死者的妻子询问是否与人结怨。

妻子回答说:「我丈夫素来与人无仇,只是前几天有人来借钱,我们没借给他,他还限定了日期要钱,并没有很深的冤仇。」

检验官记下此人的住址,然后差人告示附近居民,把家中镰刀上缴检验,如果发现有隐藏不交的,必定就是杀人凶手。

不久,官府收上来七八十把镰刀,并将其一齐排列在地上。此时正值酷暑,许多苍蝇聚集在其中一把镰刀上。

检验官指着这把镰刀问是谁的,马上有人承认。他正是之前向死者借钱的那人。

官府断定,这人就是杀人凶手。检验官指着那把镰刀说:「别人镰刀上没有苍蝇,而今你杀了人,镰刀上的血腥气还在,以致苍蝇聚集在你的镰刀上,还想隐瞒吗?」

最终案件得破。

这就是利用了苍蝇嗜血, 对血液具有高度敏感性 的原理,同样案例在宋慈的【洗冤集录】中也有类似记载。

另外,2013年上海金泽镇发生的一起抛尸案,昆虫同样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凶手将尸体埋在地下,却被挖土机挖了出来,负责本案的侦察员 在地下80cm处找到了头发、软组织残留 ,唯独没有找到蝇蛆的活动痕迹, 无论是埋尸点还是衣服上都没有

这是非常古怪的现象,主法医据此作出了一个很大胆的判断,即凶手是在别处杀人,此处埋尸,且他有车,不是三轮车,也不是货车,应该是 密封性极好、甚至有空调的小轿车 ,这才 阻碍了蝇类在尸体上的繁殖活动。

此推断在破案后得到了证实,也帮助缩小了调查范围。

--------

小结

命案犯罪现场的昆虫运用衍生出法医昆虫学这门学科,大多数时候都是在 推测死亡时间方面体现 有重要作用,其思路主要有二:

1·根据尸体上昆虫的演替规律进行推测

2·昆虫是变温动物,其发育具有积温法则,受环境影响大,因此环境应作为重要因素参与讨论。

除了推测死亡时间外,现场昆虫还有很多别的作用,除了上文提到的以外,还有 在犯罪现场的蚊子中分离鉴定出嫌疑人血样DNA的案例 ,这些都属于比较特殊的情况。

--------

——本文部分参考资料——

1.Turner B.Forensic entomology,Insect against Crime.SCI.Prog.Oxf.1987,73:133

2.徐长苗,闵建雄,王江峰,丁宏等:法医昆虫学在死亡时间推断中应用3例,中国法医学杂志1999年第14卷第3期

个人付费专栏: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万恶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