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为什么好莱坞的大制作电影有时会请一些看似完全配不上的导演?他们选导演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2013-08-03影视

看了一圈评论,大家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个人感觉这个问题可以稍微笼统的去概括一下。

------------------------------

写在前面:

感谢

@朱博文

的留言,重看以后确实觉得回答还不够详实,容易让人产生误解,故尽力补充一下。

这个问题得先谈一下好莱坞的背景:好莱坞的电影生产体系大约分了商业制作和独立制作这两类,商业制作分为大中小三级成本就是去圈钱的。独立制作就是遍布好莱坞的无数制作小公司以及依附在六大公司下属的制作公司投入制作的电影,如福克斯下面的福克斯探照灯公司。独立制作享有更大的自主权限,不会拿好莱坞那套叙事要求去做限制。商业电影是去赚钱的,独立制作是去拿奖的(这里我说的有点武断,大体是这样)。同时独立制作为好莱坞输送了大量的电影人才,尤其纽约学派的那些作者导演,就是通过这个体系被好莱坞吸纳的。

商业电影,我专门说大制作的,也就是A级电影,专门在美国本土上映,是很容易赔钱的,风险很大。所以A级电影一定是「全球电影」,在全世界多个国家上映,几亿美金的投入才会比较好收回,那么照顾到这么多这么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文化信仰的观众口味,这种商业电影的条条框框限制你就可想而知了。而在这种A级制作中大概又分了这么几类 (这是我个人下的定义,请谨慎阅读) :品牌电影与原创电影。

先说品牌电影,这个好理解,就是粉丝基数庞大的电影或是电影续集。比如【哈利波特】系列、【007】系列、【复仇者联盟】这些。基本是漫画改编、文学改编、或是票房成功电影的续集。这类电影特征就是版权基本都不掌握在制片公司手里,掌握版权的诸如神奇漫画、Marvel这些公司把电影改编权给六大制片公司的一个交给它去制作完成,然后大家分钱。这种铁板钉钉绝对不会赔钱而且会大赚的电影 (注意,这类品牌电影的票房收入往往只占到总收入的四分之一) 六大 公司去竞争改编权的时候的通行的做法就是:大导演+大明星+高投入 在回报吓人的时候,风险降低,大家也乐于去砸钱,同时这可以吸引版权方的的青睐。这就是给我们造成大制作电影一定会有牛逼导演演员印象的重要原因。

原创电影的定义很宽泛,就是自己弄出的剧本。这些六大制作公司会有自己的剧本研究部门,然后经过层层筛选。去制作出A级电影。这其中的逻辑是这样的:品牌电影就这么几部,版权不在自己手里,赚钱自己拿的是小头,自己开发出的剧本虽然没有粉丝基础风险很大,但万一能火了,又马上可以去制作续集,自己可以创造出品牌电影,赚更多的钱。

在这里,制片公司想的不言而喻,投这么多钱风险的很大的。特效的预算在好莱坞历来是大头也历来被挤压,但投入多少钱是一定的。所以制片公司在我之前说的和我下面会说的「此类电影创作受局限性」的情况下,由制片人去控制(并且会把握剧本修改)去减少在导演和演员方面的投入。比如说【2012】,罗兰艾默里奇虽然是牛逼导演,但上部作品【史前一万年】赔了个叮当响,这次的报酬能想象会被压低(导演报酬会参考导演近三年单块荧幕的票房收入)。然后搭配了美国人都眼熟的约翰库萨克,这就好比咱中国人都认识任泉、周杰这种电视剧演员,但他为主角拍了电影肯定不是你去电影院的主要动力,但另一方面,你电影里一个大家认识的人都没,大家也会对电影制作产生怀疑的。

楼主说的【创战纪】算是续集电影,前作虽然在特效方面算是划时代之作,但当年票房也不咋样,粉丝基础近乎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一部不太需要讲故事的电影,找个明白视觉效果的广告导演、一帮不太有名或者是实惠的演员,都是规避风险的最好手段。楼主说的另外一部【速度与激情】找詹姆斯温我就不太同意楼主的想法了。詹姆斯温在美国名气绝对不低,之前电锯惊魂系列的单块银幕首周票房都能超过一万美金,算是实力导演了,当然也比较实惠。

原创电影也有大明星+大导演+高投入组合的,最好例子就是【盗梦空间】。我猜当年华纳敢投是因为1.剧本优秀 2.诺兰在蝙蝠侠系列的成功证明了他的导演水平与票房号召力 3.用这部作品让诺兰继续留在华纳为华纳拍片。 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制作公司的风险控制也会很严格,比如导演诺兰可能会签票房过了多少亿才能分票房的协议,然后拉上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这样的大明星做保证。这类电影一般制片公司知道风险大,但是还是显示出了相当有信心的,否则不可能会请大牌演员来的。

以下是详解:

---------------------------------

1.其实在这种大制作的电影中,导演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演员是制片人选得、剧本是编剧早早写好的、你作为导演没有最终剪辑权(莱德利斯科特导演都没有最终剪辑权,难以想象吧?)对于制片公司来说,你导演就是过来打工的,不听话,制片人分分钟就换了你。这种高投入的制作在好莱坞其实在创作上是极为僵化的,就是怕因为去创新不小心碰到观众的禁忌而赔钱(如【逃出克隆岛】)。所以你感觉到现在大片拍出来起承转合都差不多。制片方其实也不敢找牛逼导演,因为牛逼导演有想法有最终剪辑全意气风发,可这是几亿美金的制作,可容不得你如此挥洒创意。这个逻辑的另一面是,牛逼导演愿意去受这个气吗?(当然有类似与詹神、诺神这样的,本文只讨论大概的东西)

2.成本考虑,其实不仅在大制作中导演你经常不认识,演员你也经常不认识,或者就是你认得出但是不是啥特别有名气能引尖叫的。因为其实这类电影把大部分的预算都砸到特效里了,导演和演员这块当然是越少越好,牛逼的导演和演员不仅拿工资还得分票房,制片公司就算赚钱了也赚不开心。(当然有类似【加勒比海盗】和【阿凡达】这种电影,但这种品牌电影是早早就被认为是闭着眼睛拍也能赚翻的,所以制片公司当然甩膀子开干了)

3.这些你没听说过的导演肯定是被制片公司严格考量过的,意思是虽然经验名声欠缺但一定能拍出个电影来。这其中有大量的广告、编剧、B级片出身,主要是在以往的经验里,很多导演也是从这里出来,所以制片公司也乐于从这些领域中选人,这些其实都是好莱坞导演中自下而上的选拔管道。这里插一句,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广告出身的导演扛起了A级制作,就是因为广告出身导演对于视觉效果都很有一套,虽然故事经常讲的稀烂,有很重的广告思维,但这就回到最开始的问题,观众去电影院里看的大多还是场面、效果。

4.所以你看现在越来越多大导演拍预算比较高的电影时都把制片人给兼了,或者制片人给老婆当,就是为了让自己有更多的自主权(还有分更多钱)。其实大导演+大明星+高投入这种模式的风险是最高的,好莱坞历史上因为这种模式票房滑铁卢而一个公司都不行了这种案例太多了,从风险考量上,制片公司也不会那么有信心去做一个这种模式的电影(除非是大品牌电影)。所以可以看当年华纳怒砸2亿美金的预算给【盗梦空间】,这魄力,啧啧。

5.咱们都说好莱坞电影是工业工业,什么是工业?就是标准化流程和风险控制贯彻到每一个方面。就这么说吧那种你所说的高成本电影+不熟知导演的组合这种制作,你交给六大公司去拍能给你拍个差不多的,你交给不同导演去拍,在制片人控制下,也不会相差到哪里去。意思是,你导演如果竟然有才,牛逼,那这片是锦上添花,但万一你是个傻逼,这片也毁不了。

-------------------------------------

总结一下:

1.这类电影一般都是原创电影,风险很大。

2.这类电影对导演创作的束缚很大,导演在片中的角色其实大不。所以可以不请大牌。

3.节约成本。


所有一切,其实说到底都是风险成本的控制。


大概的讨论一下这种大投入+不知名导演模式的电影,以偏概全,成文仓促,有偏颇之处,还望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