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你好,李焕英】里的襄樊厂房为啥工人都讲东北话?

2021-02-20影视

贾玲的父母所在的厂是湖北-襄樊市-宜城县-雷河镇的山沟沟里的一家军工厂:国营东方化工厂(525),厂子的产品在网上应该能搜到。我也曾经是那个厂子的子弟,不过比贾玲大一些,且上中学前全家调走了,所以不认识她。应该说:东北话是那时厂子里的众多口音中最主流的。

电影的取景地其实是另一家类似的国营老厂,并非真正的东方化工厂。

东方化工厂是60年代中期开始建设的,很多领导和技术骨干都是东北375厂调来的,他们的家属也大多随同迁来湖北这个山沟里。要知道,那时的东北属实是中国工业最发达、物资供给相对较丰富、生活条件相对优越的地区。那些东北的干部职工能够举家搬来鄂西北山区开垦建设,真的是做出了很大牺牲的。

厂里东北人多,但也有很多武汉、襄樊(宜城本地、老河口)、十堰地区的人,以及陆续从各地学校分配来厂里工作的五湖四海的毕业生。那时,在这样的三线厂里工作的父辈们都流传着一句话: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八十年代时(更早及更晚一些的情况我就不了解了),厂里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的老师有不少是东北人,所以虽然我的父母不是东北人,但是我从小在那个环境里长大,口音也是妥妥的东北味。其实吧,生活在那儿的时候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居然有口音,在随父母调去外省后,在新的学校入学时,周围同学很是疑惑,经常问我:难道湖北口音是这样的?这是东北口音吧?直到那时,我才意识到自己的普通话其实并不标准。后来,我的东北味渐渐弱化了,但相处时间久的人还是会觉得我有较明显的北方口音。

我在厂里的医院出生,也在那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光,对山沟里的这个厂子有一种故乡的感觉,反而对我户口里的籍贯地完全没有这种感觉。夏天和年龄相仿的小孩玩「踢破盒子」,上山去采「八月炸」,傍晚时和家人搬着板凳竹椅去俱乐部前的广场看露天电影,或坐在灯光球场里看车间叔叔们下班后在球场竞技。冬天那里经常下大雪,小孩们都屁颠地倒支一个竹匾来捉鸟。。。

从八十年中期开始,陆续有职工通过各种渠道调离厂子,到武汉、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地,这个三四千人的厂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后来有更多的职工搬到了襄阳,厂子的生产依然延续,只是人气减弱了很多。

2017年10月,我在离开东方二十多年后第一次故地重游,恰逢雨后,从宜城到东方的路非常不好,不知现在是不是会好一点。贴几张17年在东方化工厂生活区的照片,怀念一下自己的童年。

图一:生活区一角

图二:从这个角度看过去,有点小镇的感觉。不过这些屋顶装太阳能热水管的民房,七八十年代并没有,应该是这现年陆续建的。

图三:东方宾馆,大家一般称为招待所。

图四:在小时候的印象中,这几栋是单身宿舍吧。

图五:沿着坡路走上来,这里是张家湾的居民区一角。我也曾在这一片住过几年。每层一个公共水池、公共厕所。

图六:那个篮球场以前叫「灯光球场」,那时有顶灯在晚间照明,貌似现在没有了。红屋顶是俱乐部,里面有电影院。右手边的草坪以前是个不大不小的广场,夏天看露天电影就在那。

图七:远处的居民区应该叫「施家湾」。东方厂在八十年代有两个主要的生活区:张家湾(上面的三层砖房就是张家湾生活区的一部分),以及施家湾。

图八:左边是张家湾生活区的一部分,是后来扒了一排平房后盖的。中间是学校的操场,以前就是土场子。右边是子弟学校。

图九:俱乐部,可以看电影。小时候觉得很高大上的地方。印象中在八十年代时,这栋建筑是砖红色的。

图十:子弟学校的校门。那时,小学、中学都在这里面,不知现在如何,估计大部分职工和家属都去襄阳生活了吧。

图十一:厂里的医院,和印象中(八十年代时)的模样不太一样。

图十二:这栋楼好像是那时的技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