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为什么现在的古装剧一股现代味?

2021-06-26影视

20210719更新

首先,现代审美变了,但古装标准却无法改变,用符合现代标准的西式小脸、高鼻深目明星们去套古装,要么撑不起衣服,要么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

新老周瑜对比

黄维德无疑是符合现代审美标准的,瘦长脸型,英俊儒雅,他的现代装应该会比洪宇宙更好看。

但古装是不一样的。

厚重的头套会加高颅顶,再佩戴冠帽,一个瘦长脸就会被拉长成竖屏模式,比例很诡异,如果太瘦脸上没肉,更会凸显颧骨和太阳穴凹陷,整个人精气神就弱化了。

反观面如银盘的洪宇宙,古装后会延长轮廓,由1:1变成黄金比例0.618:1,看起来气势磅礴又不乏英俊潇洒,周瑜气率三军的感觉就出来了。

古装看重更圆润更饱满的面部,无论男女都是如此, 所以传统「睡扁头」也是来源于这种审美,老百姓不是傻子。但现代装跟古装要求相悖,所以流量爱豆们扮上古装,总是感觉哪里不对劲,大概率都是比例失调问题。

极端案例,瘦削长脸古装

看老一辈古装对比一下。

何晴也是珠圆玉润型美人

再说另一点,是服装设计和整体调度的不用心。为了单个演员好看,根本不顾剧情的需要,观众很容易错乱。

猜猜谁是正室,谁是妾室?
两个女人的背影,还有他们共同的男人

正常情况下,左边女人服饰典雅华丽,绣金坠珠,尊荣无比,而且和台上的男人成双成对,理应是正室。右边一身淘宝货,妾室无疑了。

但其实剧情里,完全相反!

原因是, 演妾室身份的演员,咖位比正室演员高很多, 服装完全是量身定做,造价不菲。。。

这是何等的卧槽!!!!令人吐血!!!!

让我们看看老一辈的古装服饰安排:

宝黛初会

黛玉虽然是女主,但服饰按照居丧礼仪,依然比三春淡雅很多,而宝玉作为这场戏主角,没有按照书里要求穿的太庄重肃穆,而是用红色点亮,从而凸显出这场戏主角的特色。所以呈现出的效果是,宝黛很抢眼,但服饰依然没有逾越身后的老祖宗,非常规矩妥帖。

蒋干盗书

蒋干是盗书主角,但更大的控场角色是周瑜,所以二人衣服均和其他人不同。两种蓝衣虽然同色系,但对比度上周瑜的蓝配白更加意气风发,在一众铠甲的军营中凸显出周瑜卓尔不群的地位,后来的舞剑戏更明确了这种对比的美感。

万千盔甲从中一抹儒雅蓝白

私以为群英会这场戏,服饰设计、舞美设计、音乐设计都是老三国里的翘楚。

说完了演员和服饰,现在说说剧情。

不知道编剧们是有心还是无意,现在古装剧的剧情越来越现代化了,即使再所谓「考据历史」等等, 细节上依然还是现代电视剧的思维逻辑

最典型的例子,是离别。

在高铁四小时辐射全国大部分地区,飞机24小时飞遍全球的今天,离别是最不足挂齿的。即使是暂时分开,人们也可以寄托网络和电话,实现真正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所以,我严重怀疑,现在的观众们无法适应和理解,什么是「离别之情」,什么是「抚今追昔」,什么是「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什么是「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宁恋本乡一捻土,莫恋他乡万两金
2010版西游记,直接删除了这句话,估计是怕观众理解不了。

在道路安保和医疗技术都很简陋的古代,人们实打实的无法确定,意外和明天谁会先来。今天的离别,是否会成为永久的记忆?声声珍重再见,到底能否真正实现重逢?

离别的情感,是纯粹而真挚的。这种感情既来源于送别的时刻,也来源于对自身未来的喟叹。

昔年杨柳,依依汉南,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这种情感,成年观众已然很陌生。但有时候还会在小朋友身上得见。

【新唐书·晋阳公主传】:王(晋王李治)每出合,主(晋阳公主李明达)送至虔化门;泣而别。

幼年的小妹妹送哥哥上学,天真的以为哥哥再也不会回来了,于是哭的泣不成声。这在今天,也是二胎家庭的有趣场面。人类最早期的原始感情,其实并没有变。

但粗糙的编剧并不想去体会这种细腻的情感,他们往往把古人和今人一体化。把古人的依依惜别当成机场送行,把古人的宜喜宜嗔当成约炮撩骚,把古人的忠孝节义当成职场厚黑,把古人的幽思盼归当成痴女无聊。

古装剧,其实是这些编剧的换装游戏而已。

今天七一,更新一点。

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 密切联系群众 ,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

古装剧也是如此,现在的古装剧,没有百姓,没有穷人,没有衣衫褴褛,没有面如菜色。

这种设计,真的是非蠢既坏!!!

只有王公贵族才能出主角?只有高门大户才有道德情操?即使平民百姓里冒个女主,她最终的幸福归宿也必须嫁入豪门???

这都是什么封建糟粕!!!

放一段平头百姓的经典笑容:

【老版水浒片段 阮氏三雄渔歌 爷爷生在天地间】

现在的偶像古装剧,可还有这种豪迈潇洒吗?这才是最朴素的浪漫主义啊,比什么撒花瓣、转圈圈都高级的多的浪漫!

20210719,我又回来了。

今天我们来说说所谓「戏曲风格」。

戏曲化,绝对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成败完全取决于导演的审美。毕竟有天才导演能从糟粕里捡屎吃,还美其名曰「文化复兴」。。。对,我说的就是披着黄梅戏外皮的雷剧【新洛神】。

(此处不想加图片。。。)

真正的戏曲化,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借鉴戏曲装扮和人物设定来凸显主题。

先说戏曲装扮。

猴哥有两套衣服都属于戏曲「文武袖」的范畴,此类装束来源于戏曲文武生,一边广袖方便体现儒雅风流,另一边束袖让打戏利落好看。

现而今的古装剧,一水的长袖曳地,或者披风飘飘,服装师恐怕想都没想过借鉴戏曲服饰,只是笼统的把戏曲风简单粗暴地划为「浮夸」,却不知自己才是真正的井底之蛙。

再说人物设定。

老三国里最经典的借鉴戏曲,是赤壁中的鲁肃。

我们只说说其中草船借箭部分。

原著里草船借箭,孔明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主角,挑事情的周公瑾排第二,鲁肃充其量是个打酱油的旁观者,「忠厚老实」四个字也就形容尽了。这样写的好处是凸显了孔明的神机妙算,但影视化如果还这么编,难免单调乏味。

好比德云社里郭德纲固然有本事,但单口相声怎比一唱一和?没有捧哏的于谦,效果肯定大打折扣。

这时候,鲁肃就充当了绝好的捧哏。

如今,老三国草船借箭的弹幕里,不断充斥着「鲁萌萌好可爱」「调戏老实人」等等评价,这一版本鲁肃「捧哏」的形象算是坐实了。

其实,更丰满的鲁肃形象,来源于京剧【群英会】,这也是央视三国借鉴的蓝本之一。

【群英会 京剧老电影 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萧长华叶盛兰-哔哩哔哩】

版本很老,但绝对经典。

这里的鲁肃,比央三里性格人物更明朗,他忠厚老实,却深情厚谊,在面对孔明戏谑说「子敬救我」时,半是焦虑半是气恼的吐槽孔明:「 谁叫你自己揽事?我只能给你准备上好的寿材和寿衣了呀!

话虽戏谑搞笑,情却深厚真实。这句气话,更展现出鲁肃的忠厚靠谱,那种火烧火燎的着急感,又不乏幽默,更能够衬托出孔明的神机妙算。个人觉得是比央三的鲁萌萌又更进一步的人物体验。

这就是传统戏曲的魅力。

说完了借鉴戏曲的,我们来说说改变戏曲套路的。

老三国里对女性描摹尤为妥帖,与戏曲相较,改动最大的当属宛城之战里的邹夫人。

京剧【战宛城】邹氏

在京剧的人设里,邹氏是个风骚寡妇,最保守的版本也是外表端庄内心放荡的那类,建国前【战宛城】里还有粉戏,后来慢慢删除,但总体人设变化不大。

央三根本没有按照戏曲套路来设定邹夫人,直接把她定义为「 乱世薄命女,身不由己 」,且为她和典韦共同谱写了【淯水吟】一曲,这种香草美人式比喻简直是神来之笔,把两个人的人物形象都拔高不少,连带着好色的曹老板格调都文明起来了!

【【淯水吟】电视剧版+完整版-哔哩哔哩】

歌词如下:

我本飘零人,薄命历苦辛,

离乱得遇君,感君萍水恩。

君爱一时欢,烽烟作良辰,

含泪为君寿,酒痕掩征尘。

灯昏昏,帐深深,

浅浅斟,低低吟。

一霎欢欣,一霎温馨。

谁解琴中意,谁怜歌中人。

妾为失意女,君是得意臣,

君志在四海,妾敢望永亲。

薄酒岂真醉,君心非我心,

今宵共愉悦,明朝隔远津。

天下正扰攘,四野多逃奔,

须臾刀兵起,君恩何处寻。

生死在一瞬,荣耀等浮云,

当君凯旋归,能忆樽前人。

灯昏昏,帐深深,

君忘情,妾伤神。

一霎欢欣,一霎温馨,

明日淯水头,遗韵埋香魂。

抛开戏曲的独有艺术,我们仅仅看人物设定。从噱头角度来说,风骚寡妇当然更吸引人眼球。但央三的邹夫人人设,形成了极有文化内涵的共鸣,这里的邹氏,不仅仅是一介女流,更是典韦的分身,更是当时乱世中芸芸众生的代表。

新三把宛城之战删除了,假如他拍的话,大概率会让邹氏和曹操谈个恋爱吧,这种设定,可以说非常符合新三的格调了。

看看有没有人看,想想再吐槽。

公众号:南糯小筑。

一个可以提升审美的公众号,一个冷静理性的吐槽平台,一个化知识为实用的文化交流站

每一个人都应该被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