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电视的出现对电影产生了什么影响?

2012-09-19影视
我爱你,电视

文_ @姜不停

说1950年代电影的衰落完全是电视造成的,不公平。

好莱坞的由盛转衰从1940年代末已经开始。战争、麦卡锡主义接踵而至,派拉蒙法案及税收加重又令电影业元气大伤。可以讲,电视是趁虚而入,在电影体弱之际,在人们生活中占了那个缺。可吊诡的是,也是电视,拉了电影一把。

输掉色彩

1954年1月1日,全美观众都可以在家接收到这样的图像:玫瑰花车游行,带颜色的。

这个日后在历史中记上一笔的全国性全彩电视放送,在当时的老百姓看来,也不过是图个新鲜劲儿,很快便被淹没在日常里。彩色电视技术太贵了,没有太多电视台承担得起,以致于之后的十来年,黑白电视仍然是主流。

而恰好也在这一年,美国院线的彩色电影,在所有上映电影中,超过了一半。

如果单从彩色影像的声势来看,1954年,电影,还占着上风似的。

但也是1954年,霍华德·休斯把雷电华的电影片库,卖给了电视台。

变化早就已经发生了。1954年这个年份,对于电影来说,已经完全是另一番光景了。元旦的那次彩色放映,对电视来说,像预示着它的时代刚刚有了色彩。但电影界,已经吭哧瘪肚好多年,使尽全力面对还没成形的电视的挑战、让影像有了颜色,只是其中之一。而电视的彩色放映,宣告它在颜色上追赶上电影,也只是时间问题。

1954年,美国已经有商业电视台233家,拥有电视的家庭,已经达到2600万家,而美国当年的人口,不过1.63亿,而院线呢?1930年到1945年,15年间好莱坞出品了超过7500部电影,有8000万美国人,每周至少去一次电影院。可这个黄金时代此后一路走低,到1950年代已经是苟延残喘。

1950年派拉蒙的调查显示,拥有电视的家庭,观看电影的频率下降了20%-30%。到1960年代初,观众数量锐减至黄金期的一半,倒闭影院达到数千家。

1955年家庭电视

来到郊区

1954年乃至1950年代发生的一切,要追溯到1920年代。1925年3月25日,「电视之父」约翰·罗杰·贝尔德做了第一次电视移动影像放送实验,宣告了电视诞生。1928年,WRGB在纽约放送,被认为是最早的实验电视,并不定期。1936年,公认的世界第一家电视台BBC,开始定期放送节目。直到二战拖延了电视的发展。

战后,人们纷纷在郊区置业。1947年到1953年,郊区人口上涨了43%。这么一来,远在市中心的电影院,自然比不得手边的电视机香。单单是电视的发展并不致命,但与人口迁移叠加,就是一个牢不可破的「客厅结界」。空间有限,电影进不去;路途迢迢,观众也不愿出来。

电影界想的法子是,不让我进客厅,咱们做邻居还不行吗?一时间,4000座露天电影院在郊区拔地而起,汽车电影院成了一时风景。1956年6月,露天电影院的观影人数甚至超过了传统影院。

汽车露天电影院

来自客厅的威胁,还直接促成了如今电影院坐落的格局。人们不愿千山万水出门观看,但如果是购物时顺便休闲,那就不一样了。在这样的逻辑中,购物中心电影院诞生了。

人无我有

但地理上的靠近观众,还是没有抵挡住观众的流失。电影人们清楚,要在心理上拉动观众,还是要靠内容和观影体验,告诉观众,我们能提供电视提供不了的,做差异化竞争。

这一时期,电影中的成人内容逐渐更多了。

在电影的繁荣时期,好莱坞为避免外部干涉,而接受海斯法典的种种限制,在它的衰落期,则是另一番天地了。尺度仍关于存亡,但为了生存的尺度,却随着时移世易截然不同。电视只能恪守联邦通讯委员会对于内容的种种规定,大尺度便成了电影的一项竞争力。1960年代初海斯法典便名存实亡,到1966年彻底废止,与电视的冲击不无关系。

电视更加提供不了的,是观影体验。于是电影技术飞速普及发展。

首先是彩色胶片。此前,特艺彩色胶片一家独大,彩色电影的拍摄,需要红、绿、蓝三条负片,操作繁琐,且因垄断价格不菲。1940年代末,好莱坞的彩色电影不到12%。1950年,反垄断法打破了这个局面,柯达只需一条负片的伊士曼彩色胶片进入市场。恰逢其时,好莱坞自然迅速拥抱了这一技术,便有了开头所说的,1954年彩色电影过半。1970年代,黑白电影几乎绝迹。

另一项为自救而发展的技术,是宽银幕。

1932年,「学院比例」出台,影像在4:3(1.33:1)的基础上为字幕留下空间,1.37:1的规格,此后一直通用。直到1952年,影院决定,为了从小屏幕夺回观众,他们要让银幕变得更大。第一部宽银幕实验的电影,名字相当直白:[这是宽银幕立体电影]。三名放映员守着三部放映机同步放映,投射到巨大曲面屏幕上,花费甚巨,不可持续。

宽银幕

1953年,福斯用他们的CinemaScope宽银幕,拍摄了[圣袍千秋],这种技术无需任何特殊的摄像机或放映机,而是用变形镜头,将广角影像压缩到传统35mm胶片上。

到1954年底,除了派拉蒙,几乎所有片厂都在拍摄这种宽银幕电影,但不久后,院线发现,成本仍然过高。但宽银幕的探索没有止步,史诗大片如[八十天环游地球]、[战争与和平]、[十诫]、[俄克拉荷马]始终在尝试。

1955年,陶德宽银幕问世;1960年研制出的潘那维申,则在1960年代末成为行业标准。

此外,1920年代出现的3D电影,也在此时风靡了一小阵。1952年的[非洲历险记],广告语「狮子就像躺在你的膝上」轰动一时。华纳随后的3D影片[恐怖蜡像馆]大获成功,引得各家片厂纷纷跟进。但由于放映设备、3D眼镜的成本,这一次3D风潮,很快在电影院偃旗息鼓。

非洲历险记3D观影现场

合则两利

但是,与同时期其他威胁电影的因素相比,电视虽然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是带着三分毒的解药。

早在电视初生年代,电影人就未曾缺席。1920年代,美国电影协会就开始关注电视发展,并筹备行业报告。好莱坞大小片厂的高层,也对电视技术相当感兴趣。传奇制片人大卫·O·塞尔兹尼克([乱世佳人]、[蝴蝶梦])就与电子电视的发明者费罗·法恩斯沃斯过从甚密。

1930年代,华纳兄弟想方设法要把弗拉基米尔·佐利金(电视技术先驱)从美国无线电公司挖过来。

1948年,美国最早的九家电视台中,属于派拉蒙的就有四家。米高梅、华纳、福斯等片厂也对电视业务有高度兴趣。

从一开始,电视就没有被当做电影全然的对立面,有远见的高管们,难免想要合纵连横,电影和电视的钱,都挣。只是碍于反垄断法,不能顺利拥有主导权。

一个不太成功的尝试,是「电影院电视」,即在电影银幕上,播放一些体育比赛、戏剧、新闻报道等「电视节目」。1952年有一百多家影院装备此类设备,可第二年就没人想看了,影院血本无归。

剧院电视

最终支持电影界活下来的,却也是电影与电视的互相渗透,尽管不像电视发明之初,高管们所设想的由他们主导。起初,大片厂拒绝为电视台提供电影,但随着霍华德·休斯以百万美元的价格将片库出售给电视台,各家片厂也纷纷跟进,将1949年之前的电影卖给电视台。电影为电视提供了内容,而电视为电影提供了资金。

相似的逻辑下,各片厂的摄影棚与外景地共享给电视制作者,失业的电影从业人员,也进入电视界。B级片等小众电影逐渐在大银幕上消失,银幕上播放大制作,中低成本制作转移到电视业,逐渐成了一种默契。

整个产业格局随之大换血。独立片厂崛起,而原先的大片厂,和电视、报刊、广播,渐渐整合为媒介集团,变成了巨型集团的子公司。

乍听之下是下行,实际却是生存之道。一个反面教材是,英国为了拯救电影业尤其是院线,电影和电视老死不相往来。电影制片人无法在电视领域投资,也就筹不到足够的钱拍摄电影。而电视台没有内容来源,BBC无奈只好亲自上阵拍片,反倒是又进一步吞食了电影的生存空间。

文章原载于【看电影】杂志2020年5月刊
转载请私信联系,未经授权的转载将被我们视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