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为什么豆瓣对周星驰和成龙的评价差距如此大?

2018-10-27影视

因为豆瓣的主要构成是影迷,不是影评人,属于比观众高一等,但比影评人及专业评委还低一等的生态位,大概可以叫「专业观众」或者说「票友评委」。

实际上在一般的电影颁奖礼上,喜剧跟动作片的待遇相差不大,甚至金马奖当年市恩成龙的时候,能连续两届把影帝颁给这位台湾女婿。可见其中是有伸缩性的。而金像奖草创时期,也曾经把影帝多次颁给诸如许冠文、麦嘉这类卖座的喜剧演员。

但大多数时候,影展不靠喜剧来提高逼格。人人都爱喜剧,但大家更愿意接受卓别林七老八十了才被「施舍」一个终身成就奖的戏码,顺便感叹一下小丑难做,老艺术家赛高。

把「武夫」跟「小丑」都弃如敝履,拿他们当一个参与提名的热门流量,带动一下竞争气氛,是常规操作。直接给奖,总觉得跌份。沈腾演电影也快十年了,照样一个像样的奖也拿不到。这一点上两岸三地都比较相似,把喜剧片跟动作片当流量牲口那么用。

而豆瓣的用户属性,则介于低俗的观众跟傲慢的评委之间,他们也愿意看精彩的商业片,不过总希望有点取舍。相比之下,劳心者(设计喜剧桥段)就是要比劳力者(动作设计)更让人觉得丰富、有深度,所以吹周星驰而看不起成龙的特别多。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非常浅显但未必正确的隐性判断标准,就是电影里的人物形象到底重不重要。

成龙相比周星驰,虽然都是以喜剧为主(成更类似于巴斯特基顿式的危险动作及肢体喜剧),但周星驰的角色往往各自有不同,且来龙去脉更好探索,人物弧光较完整,每个角色更有记忆点,起码看完以后,你能拿这个角色去讲一讲他的心理动因。

而成龙这方面应该是刻意忽略了,像是【警察故事】四部曲,基本前两部跟3、4,是三种人格,3还勉强可以说是正义愤青成熟了,到了第四部其实你把董骠换下去,把名字改成【狂吻乌克兰】,把陈家驹设定成随便一个香港警察,这个故事依然跑的起来。因为压根就没有人物,全是成龙。

更不用说【一个好人】之类的电影,很难解释为什么一个做菜的有这么好的身手,一切都是基于「这是成龙扮演的成龙」,这个问题才有合理性可言。

但相反,周星驰的电影,起码往往要解释一下角色本身为什么会拥有这些能力,哪怕是【食神】这种省略了前期铺垫的戏,都要质疑一下「史蒂芬周在落魄前到底会不会做菜」。成龙电影你是很难质疑这种事情的,到底马如龙为什么那么能打,这谁也不知道。

所以很多豆瓣用户会把这种人物惯性当成电影的缺点,而且成龙从蛇形刁手到新警察故事以前,基本上都是以忽略感情线作为依托,来拍摄自己绝对光环的电影,偶尔有【龙的心】、【玻璃樽】这类加入浓郁感情色彩的尝试,次次都被票房教做人,导致成龙只能用心的拍好视觉效果及简单的故事,这在一些「专业观众」心里,就又落了下乘。因为他们刚刚理解了电影是需要有感情的这件事(这点超越了看抖音十分钟说电影的观众),却还无法理解,在技法跟画面上突破,本身也是在传递一种感情。

举个比较明显的例子就是张国荣的【枪王】。这部戏唯一的亮点就是张国荣本身的突破性表演,但其他角色塑造都很平庸,剧本也极其一般,但就因为文青认为张国荣演的好,打分可以到了8.2,将近十万人参与了这个点评过程,如果以豆瓣分数为准,这将是香港影坛排名前列的优质神作,因为周星驰的少林足球、成龙的A计划,在豆瓣也才8.2。

如果这是给张国荣本人的表现打分,那大概是没什么问题的,可这部电影真的配这个分数吗?实际上,这个戏哪怕是在张国荣的个人影视履历里,论质量都很难排进前十五。相当于这个分数就是为这个人物(张国荣塑造的犯罪者)而打的,一部分人认为一个人物好,这个电影就是顶级。成龙的大部分电影很明显没有这个幸运加成,哪怕故事编排跟剪辑、动作设计都好过这部戏十条街。

豆瓣本身有它的好处,就是方便标记,查阅资料。以及分数特别低的,跟分数特别高的,都有一定参照性。但位于中间地带的大多数出于受众人群本身的局限性,有些先入为主的刻板偏见,比如一部七分的好莱坞商业片,往往没有同样分数的华语商业片要好看。因为前者是「错了很多导致评分被拉下来」,后者则是「拍的很好不由得被往上提了提」。

不用太计较成龙跟周星驰在豆瓣的评价,相信这两个人都不会很在意,或许周生会在意一丢丢,但也不多。文艺青年的喜恶与言论是最不可信的,因为比起民粹,他们少了基数与狡黠。比起既得利益者,他们又充满着低执行力的书生之见。为了突出自己的清新,往往用很下流,或者很傲慢的方式来证明这件事,就像很多对成龙电影的低分一样。

我是猴姆。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