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为什么【射雕】翻拍的次数较多?为什么【连城诀】这部比较小众呢?

2013-10-29影视

我有点感谢这个题主,这个问题给了现在算得上行内人的我一个反思的机会.所以我特地考虑了2天,请教了影视剧的资深前辈后,回来答这个问题.

上面有答主说了一个原因,即:【射雕】这部作品本身的热度高于【连城诀】,所以导致了影视剧选材大大倾向于前者.

不能说这个原因是错的,但这个原因其实是一个怪圈:

【射雕】几乎冠绝武侠文学领域的热度很大程度是因为其影视剧的成功.而影视剧的成功又推动了【射雕】这部书的热度,然后又衍生了更多的影视剧作品...

换而言之,影视公司会甄别出他们认为适合拍摄影视剧的文学作品,而具备这种吸引他们元素的作品会因此声名大噪,从而吸引更多读者,令文学作品的影视文化价值步入一个不断上升的良性循环.

就拿最近我正在参与的新【倚天】制作来说吧,我在一个资深的敏迷手里得到了倚天版本考的大体资料,知道最早的一部倚天题材的电影是哪年的各位恐怕很难想象.

是1963年.

而我们知道金庸连载版倚天的创作时间是1961年,1963年他刚把连载版倚天写完,这个电影就出品了,虽然我不知道这不电影出品确切的时间是不是早于9月2日,但算上筹备剧本,演员以及其他的前期工作,这部作品很可能是金庸还没写完就开始拍了.

事实上,这部电影的主角也确实不是张无忌,而是张翠山,遗憾的是我并没找到剧照.倒是有一个65年版的剧照,你们可以感受一下:

连载版的倚天,是绝对称不上顶级作品的,其中张翠山殷素素的爱情,只能算是后期忌敏罗朱恋情的1.0体验版,居然也被影视公司堂而皇之的排成了电影.

而倚天也从此开始了改编影视作品——热度提高——读者增加——改编影视作品——热度提高的无限循环,至今50余年已经有18部相关影视作品诞生,而我目前正在参与第19部.

这个数量,几乎可以把绝大多数世界名著踩在脚下.

而倚天这条路,走的就是【射雕英雄传】的老路.

第一部射雕英雄传电影出品于1958年.

让我震惊的是这一年金庸甚至还没完成连载版射雕的创作——1959年金庸才连载完毕.

而就着杨铁心郭啸天当初那点破事一直写到郭黄初始就算是一部上下篇的武侠电影了.

他的画风是这样的:

虽然现在看起来很傻很蠢,但是当时已经算是了不得的巨制了.金庸本人虽然没有参与编剧,但他是非常清楚影视作品对他的意义的,因此他参与了主题曲的创作——他为主题曲填词了.

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射雕和倚天这种作品,从诞生伊始(甚至还在胚胎阶段),就已经是影视传媒的宠儿.可以说,金庸的很多长篇作品都是这样,它们似乎天然蕴含着影视文化中最具吸引力的元素,只要把握其中的一小部分,就足以在商业运营中获得成功.

很明显,连城诀的文学价值不输于射雕,但在影视文化产业中的商业价值,却远远不及了.

我也在思考,为什么射雕的影视作品就比连城诀好看呢?也许分为以下几点吧:

1.很多答主提到的,作品基调的差异.比起连城诀的压抑,悲观和避世,射雕显得积极了很多.从主角的成长过程来看,狄云实在是苦大仇深,从小苦恋的师妹移情别恋,自己又深陷仙人跳锒铛入狱,好容易遇到个靠谱的大哥,还挂掉了,身体残疾不说,为了生存还不得不托庇于声名狼藉的武林第一淫棍手下,面对名门正派的追杀,一心想救的小美女还咬死的认为他就是个色魔.好容易学到武功了,才发现自己崇拜的师父和很多名震天下的名门前辈都是人渣败类,只好隐居.

反观郭靖的命运几乎是稳步攀升,活像一个制度健全,经营完善还拥有黑科技的公司股票,虽然起点低(再低也比狄云高),但你架不住人家天天涨停板啊,在宇宙第一帝国原始积累阶段就参与了感情投资,骑着法拉利遇见外挂富二代女神,用几个挤坏的点心就把人家女神骗得倾心相许,基层都不用混直接就得到大财团CEO面授机宜了.盟友后台强的要死要活不说,敌人各个都是王八蛋,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应该说射雕这样简单积极的基调,对影视剧的创作难度要求不高,观众看起来心情也更好,对于 上面 来说,这种更接近主旋律的价值观会更被看好和扶植,让人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最好每个人都相信以自己的智商都有机会混到郭靖那程度.

2.连城诀中的人物形象塑造难度很高,道貌岸然又心狠手辣的名门正派在连城诀中占据了太大的比例,到了射雕全都换成了又萌又酷的五绝了.五绝从文学元素上倒未必高的过花铁干,戚长发,但是人家角色的感染力和魅力高,所以王家卫搞个东邪西毒都能随随便便的圈粉.五绝在书中通天彻地,几乎无所不能,但放到摄影棚,塑造的难度反而低于连城诀那帮子腹黑男.

3.影像元素上,射雕比连城诀不知道高到哪去了.你想想桃花岛,白驼山,大理江南蒙古草原,哪个不是让你心旷神怡的好镜头,等到连城诀可倒好,不是监狱就是家里,好容易有个外景还搞出来个雪山,拍一个月成本都够多找俩小鲜肉了.

再说美女,连城诀里水笙和戚芳都没啥存在感,黄蓉是金庸笔下唯一一个几乎一家独大的女一号,把穆念慈和华筝压得喘不过气,更别说什么李萍包惜弱梅超风程瑶迦韩小莹瑛姑之类的了,然而连城诀的女角加起来恐怕还没有梅超风的存在感高.

观众看个电视剧,也许并不决定于颜值,但颜值肯定有影响剧本吸引力的条件,为什么倚天版本这么多,某种程度上还不是被这群颜值怪兽轰的.

4.应该说小说思维和编剧思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编剧思维更注重能够影像化的文学元素,对于意识的冲撞和信仰的暗流,编剧是尽量规避的.而后者却是连城诀的立身之本.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吧,很多金迷朋友问我为什么金庸剧拍不好,尤其是鹿笑两本(笑傲江湖应该算是连城诀的2.0版).我问了他一个问题.

独孤九剑应该怎么拍才会重现原著中的部分风貌.

他答不出来,别说他,把金庸找来,不设资金和卡斯的限制,用好莱坞的特效团队,你仍然无法传神的还原原著中的独孤九剑.

因为这门武功是一套意识流的东西,大概是轮扁斫轮的理论,只能靠领悟,很难具象化.

原著中的六脉神剑并不是97版的激光枪,但97版的特效却得到了很高的认可度,因为这种具象化观众可以理解.所以降龙十八掌做成满天飞的龙虽然不符合原文,观众也会喜欢.

但独孤九剑就不行,两个人斗剑,像原著一样打了半天剑刃都没碰上,观众看了不会觉得这武功厉害,只会觉得逗比.所以影视剧喜欢那种力量型的武功设定,你在北京一拳把石家庄的楼打塌我都不怕,就怕这种哲学型的武功.

然而武功,即使不能还原,好歹可以用特效糊弄过去,但连城诀中大量的思潮和内心戏,是编剧最难以把控的因素.观众却很容易想当然的认为很容易.比如:

有些人心中,暗暗还存在一个念头,只是不便公然说出口来:「南四奇和铃剑双侠这些年来得了好大的名头,耀武扬威,不可一世。死得好,死得妙!」

这段在读者看来,极为震撼.但在电视剧中,无论你是用旁白还是独白,还是表情,都会觉得做作.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