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章子怡称「在表演艺术上,没有天赋的努力是毫无意义的」,你认同吗?

2020-12-20影视

这其实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娱乐性」问题,而是一个理解起来相对复杂的「学术问题」,因为不仅表演,在教育学领域中,我们经常争论,一个孩子,对某些学科哲学,社会科学,经济学,历史学,物理学,数学或者其他任意的学科没有天赋,她们是否可以取得成功。

比如通过实证数据分析,女性就是比男性拥有更好的语言天赋,所以从数理统计的角度上来说,没有口音的实用第二语言的女性数量大于男性很多。所以,大家可以见到,英语系,日语系基本都是女多男少的局面。有了天赋,学习起来速度更快,也更加不吃力。

但是——there is a big but,在大部分情况下,1.绝大部分人根本没有到达需要拼天赋的情况;2.没有天赋的人通过努力依然可以进步(进步速度可能会略慢,或者到达不了一个高度,但是依然可以进步)3.很多人错误的以为自己拥有,或者没有拥有天赋——把自己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iency)错误的认为是天赋。自我效能感是一个简单的概念,但是却在人学习中扮演着一个及其复杂的角色——自我效能就是说,你有过成功的经验,并且成功了,你会相信自己可以完成,从而会更加努力。反之,如果你之前没有完成(未必是天赋,只是自己懒,或者学习方法不当),你就会产生害怕的情绪,并且这种情绪会让你在学习中选择逃避。

现代的教育心理学发展相对比较健全了——可以通过很多学术期刊,看到人们对待学习的心理。所以,普通学生就某一科目的成功或者失败, 很大程度上根本不是来源于天赋,但是,她们误以为自己的成功或者失败是因为没有天赋。 多种因素都会造成学习者的心理自我暗示,比如社会文化。举个例子,如果某一地区的人,特别歧视女性——不断强调的女司机的负面形象,比如缺乏判断力。当地很多女性都会接受了这种心理暗示,并且主动形成种思想,认为自己是女性,所以判断力不够,造成开车的时候过于紧张,导致水平下降。以此类推,同样的事情可以出现在很多层面。

需要注意到的是,人的心理并不是一层不变的。比如一个人小学的时候数学不好,因为上课听讲不注意,但是初中的时候,因为喜欢自己的数学老师,从而喜欢数学,做对了一两道题,建立了自己的学习自信心,那么就会越学越好——从而进一步觉得数学简单,或者觉得自己拥有数学天赋。这种自信心会极力催进自己的学习欲望。

太多的因素可以构建人的学习效果,天赋只是其中之一,从性别,到年龄,到学习方法,到精神状态,到生理状态,到老师的水平,到学习环境等等等。甚至很多学科,所需要的天赋也不同。我觉得不应该夸大天赋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不应该强调天赋的神秘性。如果我们认可了神秘性,歧视就是在否定社会科学家和教育学者们的工作——我们的任务,就是在解密。如果你跟我说一个学科的天赋,你需要回答:1.天赋是什么?2.天赋如何发挥功能?3天赋的范围是?判定依据是?4. 天赋具体的量化指标是?表现形式是?

就这个问题,我想讨论的还有很多。所以,我认可做一个演员,或者其他什么职业的最顶尖的水平的人,是需要天赋的。但是,同时,我认为,努力,科学的方法,教育,也非常重要。在这里学术界有些争议——比如很多知名学者,比如哈佛大学的pink教授认为,先天条件(不完全是指人的天赋,包括家庭背景,基因,身高,相貌,历史文化等)会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与否。这个观点也比较好理解,你生在北京,一出身自带北京户口,房产,男身高180,女身高170,从小就读海淀名校,父母给你请家教,小时候学钢琴,幼儿园全英文授课,长大清华北大也相对比其他人的录取机会更大,是更容易成功。

但是,我固执的认为,如果老师否认了一个孩子的努力,把他的失败单纯的简单的归结于「没有天赋」, 这不是一个好的教育者,如果我们那么做, 我们是在摧毁一个孩子的灵魂 !所以,这种话,章子怡可以说,任何有责任心的教育从业者都不应该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