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如何评价韩寒执导,沈腾、范丞丞主演的电影【飞驰人生 2】?

2024-02-07影视

都知道,韩寒曾当过我们这代老文青的少时精神偶像。

饶有趣味的是,许多人已不记得,当初他与另一位同样出身上海、同样出身新概念大赛、同样弱冠之年名满天下的作者,还被初代社交媒体乱点鸳鸯谱、热炒为CP,那便是如今声名狼藉、匿迹遁形的小四郭敬明。

虽然这两位的人设气质与公众想象大相径庭,但我坚持认为,其二者具有某种内在一致性:他们都始终致力于替你我圆梦,当然,圆的是不同路径上、不同质地的梦,但正因不同,方才具有长期共存的互补理由——你承不承认, 咱内心深处,往往都同时藏着一个锦帽貂裘、珠光宝气、衣香鬓影的梦,和一个仗剑江湖、浪迹天涯、四海为家的梦,前一个梦里,咱希望自己是继承者,于是就有了郭敬明,后一个梦里,咱希望自己是流浪者,于是就有了韩寒。

故而早在【后会无期】上映时,我便写过: 虽然韩少很牛逼、小四很装逼、我们很傻逼,但牛逼是一种成功的装逼,装逼是一种精致的傻逼,傻逼是一种洗尽铅华返璞归真的牛逼。

OK,说回【飞驰人生2】,瞧,韩寒这次拍的,照例是 「洗尽铅华返璞归真的牛逼」

当然,他这次拍的,也照例是 「仗剑江湖、浪迹天涯、四海为家的梦」,非要严谨些,再加上两个四字成语:大隐于市的梦、宝刀未老的梦。

但梦终归是梦,梦是一种照进现实、但又不同于现实的物质, 梦不去圆,也就无所谓造梦了,梦圆得太满,也就俗滥了。

应该讲, 这是一个在「必须去圆梦」和」不能彻底圆梦「之间,小心翼翼找平衡的游戏。

前几日已在各种文章里总结过今年春节档的卖座公式,无论是【飞驰人生2】,还是【热辣滚烫】和【第二十条】:

首先, 它们拍的都是受委屈的普通人, 无论是被命运与性格揉搓、因身材受困、遭亲朋索取、自暴自弃的资深宅女,还是事业受挫、荣誉被剥夺、一蹶不振、大隐于市的过气车手,抑或在家庭和职场的夹缝里左右为难、搞不定儿子妻子搞不定领导同事也搞不定证人当事人的基层公务员……这保证了银幕前千千万万早就被生活碾压和内卷到濒临崩溃的观众,能第一时间完成心理代入。

其次, 它们都必须在这些普通人的委屈里,强行给一条出路, 以便银幕前千千万万早就被生活碾压和内卷到濒临崩溃的观众,能在「大过年的好容易看场电影」之余,多少留下些想头与慰藉。

只不过,这些普通人太普通,这些委屈也太委屈,这些观众遭遇的碾压和内卷也太实实在在, 所以这条出路是很难描绘的、是几乎不可能不失真的,这条出路基本都不是现实意义的「解决方案」,而更多只能落在精神上的自洽与意义上的安放。

乐莹减肥一百斤,最后也没有打赢哪怕一场拳击赛;韩明慷慨激昂的演讲火力全开,最后也只能往上依靠最高检的过问重审、往下依靠郝秀萍的以死相搏。

对比之下,【飞驰人生2】是里边爽感意味最浓、童话色彩最重、距离成为真正的个人英雄史诗最近的——至少,它还给了张驰一个车队冠军。

但请注意,这是「车队」冠军而非单人冠军,张驰是这个冠军里不可或缺的拼图但并非决定性拼图,为这个冠军奠定最大筹码的是另一个年轻人。

故而,这依旧不是一个绝对意义上的「个人」英雄史诗。

或者说, 这是一个在求取英雄史诗的爽度、和避免个人英雄史诗的失真度之间,小心翼翼找平衡的操作。

何况这里边还夹带着导演自身的经历、心绪和状态,贾玲拍减重是「以实入虚」,韩寒拍赛车又何尝不是。亲身从事过这项运动,当更明白,冠军有多不易,绝非你身为创作者就能当成圣诞老人大礼包随意派发给主角的东西。

何况这次「拍赛车」,还是「以中年人的身份去拍赛车」:举不起杠铃的时候、接不住小球的时候、刹不住车的时候、被卡在驾驶座动弹不得的时候,电影里的张驰和电影外的韩寒,是不是都已经接受了,「我们其实已经赢不了了」的事实?

「只要努力,以后总有机会的。」「不,我努力了很多次,我知道机会只有那么一两次。」 这大概是一个驾车多年、参赛多年的人,发自肺腑的夫子自道吧。

越是从事过竞技体育的人,越该知道什么「有一颗想要赢的心就一定能赢」绝对堪称对竞技体育的低估和污辱。

就像那个忽然被找到的铅封,其实它没有丢、它就摆在那里、它其实连「被找到」都谈不上,就像很多不甘与不公的往事,不是消失了,而只是习惯了、被咽下了、被最不该忽略的人主动忽略了。

那么好, 这又是一个在「不能随意把冠军派发给主角」和「总要给主角派发一些东西」之间,小心翼翼找平衡的实验。

「小心翼翼找平衡」,这里边的微妙,就要说到那位很抓眼的男二号——厉小海(范丞丞)。

厉小海该是一个戏剧爆破点,一个将心灰意冷的张驰,从避世索居的、自暴自弃的萧条里拔取出来、唤醒过来,再次为之注入生命激情的爆破点,他起到的催化转折作用,甚至远大过他那位充当天使投资人(手动狗头)的父亲,他的「投资」是隐形的。

但这样重要的一个角色,你仔细去想,会发现他是非常单薄、非常扁平的。

在常规情节设计里,这种「你在他身上看到了当初的自己」、「他让你明白了你一度可以是什么样子」、「你通过把他这块璞玉一点一点塑造成真金的过程、重温了自己一路走来的轨迹」有着很自然的展开理由。可实际上呢?你看到他压根不是一块璞玉,他一上手就几乎和当初的你一样厉害,他一上手就仿佛已经比现在的你厉害很多。你压根没有必要也没有余地去把他一点一点塑造成真金。他压根就是从天而降的成品真金。

等于说,一个该由你来发现和提携的、该拥有你徒弟和传承者身份的、很大程度续载了你未竟之心愿的年轻人,他竟然是没有「技艺进阶」之成长弧光的,他一上来就是天才,你与他的每一次教学活动,都更像是用于反衬你的衰朽。

然后他为啥这么厉害,他作为一个老头乐电动车山寨产品开发商的儿子,是怎样习得这一身本领怎样自带这一身基因的,完全没有交代。

然后他在你的身边,始终一副任人摆布的被动状态,除了被卖掉那一刻小小爆发了一下情绪,平常各种人畜无害,连一点点桀骜不驯(以他的能力完全可以有)都未尝流露。

结果就是他对你的「唤醒」,也格外生硬,几可浓缩在那段「你半夜翻车痛哭,他忽然回来了,你们谈了几句,决定那就出发吧那就开干吧」的「谈话治疗简称化疗」里。

那他真正的贡献是什么?还用问么?他以他这份来由不明的天才技能和参赛热忱,率先上场,技惊四座,力克群雄,一举拿下个人积分第二,给张驰奠定了「只要完赛且拿到第六」,就能竞逐车队冠军的基础。

讲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 厉小海这个工具人的工具性使用,真正奥义,既非「让你培养他替你去赢」,也非「让他陪伴你让你重新想赢」,而是在「不能让你太轻易地赢」和「不能让你全赢」的避俗需求下,承担起「帮助你去赢」、「为你打下赢的地基」、「把你送到离赢很近的地方」之责任。

「把你送到离赢很近的地方」,剩下来留给你去做的,就不再是太超出你现有能力、也太超出现实逻辑的大翻盘大杀四方大包大揽,而只是「好好地再一次做回你自己」就行,让你「好好地再一次做回自己」就已经「有机会赢」了。

尽管韩寒依旧为了增加戏剧冲突,想方设法添加了不少冲突要素,让组织方偏袒、让对手舞弊、让中途有人使坏、让老天不作美突降冰雹,于是有了同仇敌忾、有了人定胜天,于是成绩比拼上升到了道德对立,于是「分头竞速」的规则里也有了钢筋铁甲拳拳到肉的近身相搏相撞,但无从否认,这电影的高光、追光和辉光,仍旧发生在、且只能发生在「心理突破」的灵魂赛道——镜头语言主动还原了一切,看到五年前那台车的幻影,追上、叠合、做回了自己,复现被抹除的当年。

这才又扣合了今年春节档的标准操作: 属于普通人的出路和价值升华,更多只能落在精神上的自洽与意义上的安放。

有理想主义,但不至于直接变成狂想主义和妄想主义。

它和【热辣滚烫】都有「与往昔的自己重逢」的立意,还都把这份立意通过主角的心理蒙太奇充分视觉化了,区别在于,一个是要覆盖过去的那个不堪的我,一个是要做回过去的那个不羁的我,以及,尽管【飞驰人生2】远比【热辣滚烫】更着意突出了「背水一战」的属性(连巴音布鲁克拉力赛都是最后一届了),可实际上,乐莹(贾玲)是没有退路的,张驰(沈腾)却有,因为电影已经提前塞给了他一个天才少年。

作者信息:

微信公众号:邵邵的私人书斋

新浪微博: @聆雨子

豆瓣&知乎ID:聆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