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随着虚拟科技的发展,建筑是否会像【银翼杀手 2049】中那样沦为空间容器,而不再主动服务于人类活动?

2018-10-10影视

谢我自己邀。(呸……)

在阅读了一些很有见地的回答之后,我意识到我提了一个很可能无法回答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延展性太宽泛,很难有明确的起止点。虽然问题的初衷是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讨论人居环境在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但是其中涉及到的科技概念也是需要适当厘清的,而这并不是我擅长的领域。所以,我只能从一个建筑从业者的角度出发,来提供一些思考的线索。

首先要提出一个基本设定,即精神与肉体不可分割的统一与对立。即使未来真的像一些答案中提到的【黑客帝国】中那样,人类已经成为了人工智能豢养的能量源,意识已经可以在虚拟世界「独立」存在,但是肉体依旧是精神存在的必要(也许非充分)条件。精神与意识存在的前提是肉体可以拥有被安全容纳的空间,二者会有对立和冲突,但是不能被彻底割裂。

几乎所有的中文建筑史著作,但凡提到建筑的起源,都会援引老子的一句话:「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先人用简练的语言捕捉到了建筑最为基本也是最为核心的形态和功能:「当其无,有室之用」。如果再考虑到这句话之前并举的那句「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则可说明建筑所提供的最原初的功能,就是一个「无之以为用」的「容器」,一个用来定义和容纳一定空间的有形存在。

因此,问题中所用的「沦为」,实际上是中性的,并不代表着建筑本身的进化或者退化,只是描述一种客观的删繁就简的演变过程,或者说一种辩证的循环——从最初简陋的「室」,发展成为宏伟的建筑,最后是否会再一次变为一个「空白的盒子」,这个盒子又到底和文明幼年时期的「凿户牖以为室」有哪些异同,将会是回答这个问题的一条线索。

我们实际上处在上一个类似循环的悠长尾声和巨大阴影之中。20世纪第一个十年结束之际,奥地利建筑师阿道夫-卢斯(图1)在他的论文【装饰与罪恶】中,直截了当地宣称「文明的进步伴随着对实用器物上装饰的消除」,为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图1:Adolf Loos

而后,现代主义建筑开山鼻祖级别的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图2)提出了著名的「住房是居住的机器」的观点,重视当时工业技术发展给建筑形态、建造模式与居住方式带来的崭新的可能性。

图2:Le Corbusier

不论是完成于1931年的萨伏伊别墅(图3),还是晚年提出的「光辉城市」规划模型(图4),柯布西耶都在探索使用标准化的工业模式来设计并建造形体简明、功能完备的「居住机器」。然而这种单纯强调建筑功能、边缘化建造地点本身的自然与社会特性,乃至漠视使用者作为「人」的复杂需求的现代主义建筑,在柯布等大师谢世之后,也带来了巨大的社会问题。包括著有【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社会学与城市理论学家简-雅各布斯(图5)在内,很多20世纪中期的学者都严厉批判了现代主义带来的冷漠颓败的城市环境。随着现代主义大厦的倒塌,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批判地域主义等建筑思想也纷至沓来,逐渐构成了今天我们所处时代的建筑理论与设计版图。

图3:Villa Savoye
图4:Ville Radieuse (The Radiant City)
图5:Jane Jacobs

虽然当前建筑设计的风格和流派与上世纪70年代相比可以说愈发多元,很多以往无法实现的建筑设计伴随着科技的进步都可以变为现实,但是因为我们依旧处在后工业与后资本时代的社会与生产组织模式中,因此在同一时代伴生的现代主义就像一个幽灵,依旧萦绕在建筑界的上空。这种投射是超越了建筑的物理形态本身的、对组织系统和思维模式、对人们居住方式的影响——这也就是为什么前文说我们依旧处在现代主义的尾声与阴影中。不论是美国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蔓延,至今依旧无处不在的郊区扩张(图6),还是中国近三十年来爆发般的造城运动产生的无数复制粘贴一般的「板楼」小区(图7),都是这种现代主义社会生产组织模式下的产物。

图6:Levittown, Pennsylvania
图7:Beijing Urban Density

其实在现代主义极盛未衰的年代,建筑师对于拥有纯粹容器功能的标准化建筑的设计探索就已经开始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别是加拿大以色列裔建筑师摩西-萨夫迪为蒙特利尔1967年世界博览会设计的「栖息地67」(Habitat 67,图8),和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设计的新陈代谢派代表作、位于日本东京的中银胶囊塔(Nakagin Capsule Tower,图9&10)。这两座建筑最大的特点都在于用预制的混凝土「盒子」搭建出高密度的居住建筑:胶囊塔使用了140个胶囊模块,而栖息地67更是采用了多达354个彼此相像的混凝土模块,搭建出146套不同大小的居住单元(每套单元包含1到8个模块不等)。黑川的胶囊模块,更是连室内的设备诸如电视、电话、收音机、闹钟等(图11),都一并在工厂加工完毕,再直接运输到现场,吊装固定到中央的混凝土核心筒之上。

图8:Habitat 67, Moshe Safdie
图9:Nakagin Capsule Tower, Kisho Kurokawa
图10:Nakagin Capsule Tower, Kisho Kurokawa
图11:Showcased Nakagin Capsule Tower's one pod at the Mori Art Museum in 2011

如果说今天的智能家居Home Automation系统,是信息时代带来的居住变革的序幕,那么胶囊塔就是在「前信息化」的20世纪70年代对「智能集成家居」的一种先驱性质的尝试,即使是对照【银翼杀手2049】(以下简称【银】)中未来住所的室内装饰与布局(图12),也不难看出这种模块化定制容器的设计思路在五十年前就已经超前地出现了。

图12:【银】剧中男主家中的场景

目前这种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变革方兴未艾,未来的人类居所中集成的主动智能技术应该会越来越多。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的人居建筑理应更好地「主动服务」于人类,即使是「沦为容器」,也是「聪明的容器」,似乎并无矛盾;而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也确实可以为一个相对固定的物质空间提供更多的变化和更丰富的可能性,比如虚拟现实带来的相同空间布局中不同的场景(图13 & 14),比如【银】中将美味的餐点影像投射到单调的速食食物之上,甚至将虚拟爱人的一颦一笑与现实存在的应召女的身体完全重合,体验性和爱的双重满足(图15),可以在有限的物质资源的基础上,最大化提升精神和意识层面的愉悦感。

图13:Thresholds by Mat Collishaw, Somerset House, London, 2017
图14:展览中参观者通过VR设备看到的影像(左)与展厅设计3D模型(右)
图15:灵与肉的统一,抑或是叛离

但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可能就是想要在这种场景真的变成现实的情境下,讨论建筑本身的位置。这些虚拟科技带来的居住体验,是对精神与意识层面的优化,而真正的人体尺度的物质世界,依旧需要一个实体的容器,也就是我们一直所说的居所建筑。曾经,居所本身是整个人居环境的核心:物质世界的搭建完成后,才能进一步形而上;提供了实体的物质环境之后,再进行精神层面的升华——也就是说,物质的设计与制造本身是精神意义的载体;而在虚拟技术足够成熟之后,人类可以根据不同的精神需求直接进行针对性的精确供给,物质本身的意义也由此被剥离,仅仅残存了开头提到的「无之以为用」的围合和容纳空间的作用。如此一来,说建筑「沦为」容器,似乎也无不妥——未来的住宅,可能就是最简单的房间与几何体家具,「建筑」作为主体,不再需要任何「主动性质的」前置行为去服务于人类,而只需要提供一个静默的背景客体,其余的交给技术即可;对建筑的要求也就降低到最低限度,因为任何对舒适度的渴求都可以通过直接刺激神经来获得。最极端的情况,可能就会像【黑客帝国】中,连虚拟和现实的界限也彻底模糊(图16);而这种情况,虽然它发生的可能性并不为零,但是我们已经无法仅从建筑的角度去讨论这种彻底的人类社会模式的颠覆性变化了——建筑从来都是这种变化的助推和产物,但是不可能成为变化本身。

图16:【黑客帝国】I know this steak doesn't exist. Screenshot from YouTube.com

追根溯源的话,工业化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比现代主义建筑还要早得多——现代集成式厨房的鼻祖「法兰克福厨房」,1926年就已经在德国诞生(图17),其标准模块化的设计、流水线作业的模式,改变的不只是家庭烹饪的效率,还有对女性社会地位、家庭关系等更深远的影响;而在1931年,福特公司生产组装的第2000万辆福特汽车也已经开出了工厂,前文提到的美国在20世纪中叶的郊区扩张,一部分原因正是巨大的汽车保有量变相缩短了地理距离。我们今天生活和生产的根本模式,其实与近一个世纪之前相比,并没有彻底的不同。信息化与新技术,无论从规模还是效率,带来的仍然多是局部的改良和进步——不论人工和机械臂,都还是要在流水线上组装汽车。

图17:The Frankfurt Kitchen

建筑行业作为对技术相对不敏感的领域,变革就更为滞后。如果说工业化和现代主义带来的是建筑对人性的漠视和异化,对自身固有逻辑和形态的强调,那么信息化、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新时代的技术,可能将会是对包括建筑在内的工业社会产物固有特性的一次剥离和颠覆,重新探索乃至拷问人性接近终极的状态。【银】中的赛博朋克反乌托邦城市场景(图18),却恰恰颇具反讽意味地参考了20世纪伊始意大利未来主义的建筑概念(图19)——未来主义原本的主旨是对工业化时代即将到来的荣光做积极展望的;而【银】中空白单调的封闭实验室、隐藏在一隅窗口内的个人居所、抑或是特权阶层所独享的由华贵大理石装饰、光影斑驳的殿堂空间(图20~22),也都只能是我们基于过去已知,对未来未知的一种想象;至于在未来是否会实现,又会如何实现,则无人知晓。只能说太阳底下无新事,曾经的市井平房对应巍峨的宫殿亭台,当下的筒子楼与廉租房对应摩天大厦与奢华酒店,而未来如果有废土上的空白盒子,那是否也一定会存在与之对应的绿洲中的世外桃源?两者大相径庭,却又有唯一的相似处:都具备容器的功能。那时,建筑自诩的「多元化」是否还有能力同时理解和处理这两种几乎完全不同的存在?届时的「建筑师」——如果这个职业还存在的话,又如何去面对仅凭借物理空间和形式无可挽回的巨大差异?而如果说到那时人类对「废土」和「桃源」的看法出现了根本性的反转,甚至两者完全没有了差异,一起成为了空白,那么可能「沦为」异物的,就不仅仅是建筑本身了。

图18:两版【银】城市建筑场景剧照对比
图19:Perspective drawing from La Città Nuova by Antonio Sant'Elia, 1914.
图20
图21
图20~22:【银】中不同建筑内特色鲜明的场景,其实是基于现有建筑形态的想象与描绘

特别感谢所有在该问题下提供优质回答的知友。

如果感兴趣,敬请移步我对相关问题回答:

部分图片引用来源 | Image Credit

*除以下注明作者与出处的图片之外,本文引用其余图片均经确认属于公有领域,分享与引用不受限制且无强制要求标明出处。如有遗漏,恳请指出,会立即修改。

图3:By Valueyou (talk) - I created this work entirely by myself., CC BY-SA 3.0, File:VillaSavoye.jpg - Wikipedia

图8:By Sylvain Pastor - Own work, CC BY-SA 3.0, File:Habitat-67.jpg - Wikimedia Commons

图9:By Wiiii - Own work, CC BY-SA 3.0, File:Nakagin Capsule Tower 2008.jpg

图10:By Sharat Ganapati - CC BY 2.0, File:Nakagin Capsule Tower

图11:By Dick Johnson - Flickr: Nakagin Capsule Tower, CC BY 2.0, File:Showcased Nakagin Capsule Tower's one pod at the Mori Art Museum in 2011.jpg

图13:https://www. reddit.com/r/oculus/com ments/6oha4i/a_vr_art_exhibit_xpost_rcyberpunk/

图14:Issey Scott reviews Mat Collishaw's Thresholds Exhibition - Anise Gallery

图17:By wikipedia: Jonathan Savoie - Own work, CC BY-SA 3.0, File:The Frankfurt Kitchen.jpg

图12、15、18、20~22:银翼杀手2049 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