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如何评价设计师黄海?

2018-12-04影视

先从黄海个人经历讲起吧。

黄海1999年的时候从厦门大学设计系毕业,选择了在电视台搞社会新闻,之后便做起了与专业毫不相干,亲友无法理解的记者工作。或许这仅是阴差阳错,也许是大环境时运不济,更或许是他避开行业低谷,选择韬光养晦的早慧表征。

黄海清楚学校是个象牙塔,是书卷中的穷经皓首,而公司无非是个自己永远不想停止的大工厂,走进公司就是走进流水线,这中间不能说没有与人的交集,只能说,在社会这个更大的工厂中,总有种紧凑的氛围,推着所有人快速进入下一条流水线,扮演社会所需的社会角色。

所以,应该是韬光养晦的早慧表征吧,这也是黄海与多数人的差别,也是值得我们多数学习的地方。 在那几年的社会历练之中,黄海练就了超强的共情能力,换句简单的话说,在他的体内开始拥有丰富的情感线索,成为了一位多情的设计师,也分清了哪些东西足够打进读者的心里,哪些东西不过是设计师的自我意淫。

【太阳照常升起】国内海报

这版就完全依靠情感打动观众,在海报的中央,女主角疯妈耷拉着头,在炙热的阳光下逆来顺受地走着,暗示时代的压迫和一种悲剧结局的无奈。整个画面用了红色的背景,是疯妈的红衣裳——一个被命运折磨疯的女人对美的追求,是心中的最后一丝生机,也是疯妈的儿子李东方在性启蒙时苦苦寻找的一块红天鹅绒布,又是唐雨林被背叛后一枪开向李东方时浸染屏幕的血,更是给人希望又让人痛苦的太阳。

大调子铺垫后,画面还加上了电影中最重要的线索——树上的疯妈丢了的鞋,也代表女人的性觉醒,是疯妈反反复复无助却又寻找自己的过程的力量象征。接着用拼贴的手法把红背景、疯妈和图形化后的电影名放在一起,告诉观众这部电影的架构是魔幻的超现实主义风格,这就营造足了氛围感,故事呼之欲出。 黄海说设计海报其实是在做减法,只有刨去那些血肉才能挖出电影的骨头:研究剧本、和导演的沟通或者感受拍摄过程。只有选出来了代表电影本质的最少的元素,才能牢牢抓住观众的心,最有力量的往往是最简单的。

正如题主而言, 天才设计师黄海,将中国电影海报拉升至世界顶尖水平。他现在已是咱们目前国内最贵的海报设计师,他的掘金能力有很大一部分在于模糊了商业和艺术的界限,成为了为数不多能把商业和艺术完美结合的设计师。

黄海说「以前做广告会一直考虑商业因素,但现在我更多会从剧本出发,先把剧本嚼透了才能提炼出核心来。」 也许正是这种方法把商业片画出一股浓浓的艺术感,刷新了大家对于中国电影海报的传统印象。 中国审美不单单是水墨画、毛笔字那么简单,而是一种思维、意境」。 比如书法,黄海做到了接轨世界语言,当给书法赋予线条、色块、肌理等图形化概念(这也是书法本来有而被人们忽略的), 会弱化一看到书法就想起中国的感觉,而加重内容本身的传递 。观者先看到的是内容再是中国元素,也起到了潜移默化地传播中国美学的作用。

【黄金时代】国内海报
【黄金时代】国外海报

日本也是个商业社会,但它的美学成了商业社会不可分割的部分。怎样把美学变成最核心的价值,如何在原有的民族特色上创新 」,黄海说这是他一直在探索的。所以他试图以中国的美学语言向中国人翻译外国文化,建立在中国文化的基底上,推翻了我们一直用努力融入外国文化氛围的方式去理解外国的作品,建立起了一座桥梁,形成了「黄海的中国风」。

【海上钢琴师】再映时国内海报

从黄海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在国内海报市场还处在互相比较谁抄的妙时,就 开始就摒弃了模仿,把调研的重点放在文化研究上,进行了无厘头的看词造句式创作。

比如黄海对于哆啦A梦的海报设计完全跳脱出环境设定,重点放在了几个主角的友谊和互相陪伴上,借用了中国的黄梅戏,西游记,桃园三结义等古典文化中讲情谊的典故。

用了传统的画法表现了义气,其中小孩子的面相又增添几分可爱,很像小时候和朋友拜把子的场景,又霸气又稚嫩,大家都被萌翻了。

其实国内的海报设计现在正缺少这种诙谐幽默,脑洞大开的题材,黄海在作品中体现的这种挑选不相关的词语进行故事联想,拓展思维能力,正是他的海报出彩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