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影视

怎么评价【霸王别姬】里的袁四爷?

2014-08-05影视

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反对楼上「袁四爷才是懂蝶衣的」观点,这是对 袁四爷这个人物的一种误读。

袁四爷这个人,爱戏,懂戏,讲究戏,但是他对戏的理解,却是世俗的,物质的。就跟他对蝶衣的感情一样,是一种建立在 物质基础上的,充满情欲意味的迷恋,而且,与其说他爱的是蝶衣这个人,不如说他爱的是舞台上的虞姬。所以,他也是假霸王。

在蝶衣最红火的时候,他会出重金,赐宝剑,因为他迷恋舞台上的虞姬。可一旦蝶衣不再唱戏,他是不会对蝶衣再有什么感情的。

电影是视听的艺术,下面,我们用原片里的声画处理来证实这一点。

袁四爷和蝶衣的第一次真正见面,是在蝶衣和小楼后台的化妆室里。袁四爷一出手,就用价值十分贵重的首饰赢得了蝶衣的好感。这就跟现在的土豪追小姑娘一样,先用iphone、豪车把人一下子给勾住。注意下面蝶衣的表情,张国荣十分贴切地演出了这种眼前一亮的感觉。但是这并不能说袁四爷就是懂蝶衣的,相反,这恰恰反映了袁四爷的虚荣和物质。

之后的对话中,导演又巧妙地使用了镜子这一道具来暗示袁四爷对蝶衣的感情是镜中花,水中月,不是真实的情感,只是一种对舞台上的虞姬的迷恋。

在这部电影中,出现了很多次这种对着镜子自说自话的镜头。比如菊仙在镜子前对自己未来的憧憬这个镜头,导演直接在镜子里摆了一朵白花,来突出镜花水月之感。我们知道,菊仙梦想中的大胖小子和太平日子,随着流产,自杀的情节发展,终于是一场虚幻。

再多说一句,在这部影片里,镜子不止可以暗示感情、命运的虚幻,还可以营造空间感和距离感。比如蝶衣和小楼在化妆间谈起妓院救菊仙一事时,先用镜子来回正反打交代对白。镜子的反射,不止让人看清楚了两人的表演,更给观众一种两人的座位相隔比较远的错觉。

但是,当程蝶衣醋味十足的责怪结束以后,导演用一个全景镜头告诉我们,原来两个人其实坐的很近。

在这里,镜子里的距离感象征的是两个人物的心理距离,暗示着因为菊仙的出现,两个好哥们最终会分道扬镳,渐行渐远。这种空间幻觉,在片子里并不只使用了一次,只是那次没有使用镜子。具体是哪,现在先不说了。

回到正题,袁四爷和蝶衣的第二次见面,还是在化妆室里。这时,蝶衣刚刚得知小楼和菊仙要结婚的消息,正是悲痛欲绝的时候。袁四爷手拿霸王的翎子入镜,导演再次使用镜子这一道具,暗示袁四爷是「假霸王」。

紧接着蝶衣来到袁府,与之前戏班里金黄的暖色调相比,画面一下子变得暗淡了许多。同时,画外有轰隆的雷声音响,都是在暗示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具体是什么不好的事情呢?袁四爷的对白告诉你。

这段话,表面上是在说蝶衣在看的观世音,其实说的是蝶衣本人。(注意袁四爷色眯眯的眼神,直看得蝶衣不好意思,不敢看他)而且这段话里明显带有情欲的暗示,因为能让四爷欢喜无量的不是观音,而是蝶衣啊。(具体怎么个欢喜法你们自己脑补吧,我读书少,没学过。)

四爷为了追到蝶衣,除了送些值钱东西,更重要的是要投其所好。蝶衣喜欢什么,电影前头提到过,就是张公公府上那把剑。这一点,四爷也是知道的。因为蝶衣曾经反复到张府多次寻找宝剑未果。这把剑,在蝶衣看来,象征的是蝶衣与小楼的感情。一把宝剑之所以有这样深刻的含义,只是因为,当年小楼的一句话。「霸王要有这把剑,早就把刘邦给宰了。当上了皇上,那你就是正宫娘娘了。」一句戏言,却被蝶衣当做需要用一辈子信守的承诺。这样的感情,可笑,可怜,然后又可敬。

袁四爷恰恰就是利用了这一点,葛优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强调「大周折」三个字,暗示蝶衣宝剑可以送你,但是不能白送。不要你的钱,可是又不能白送,那要什么呢?

四爷暧昧地把手放到蝶衣肩上, 红尘知己 四个字十分鲜明地暗示了袁四爷想要的东西究竟是什么。袁四爷在这部戏里绝对不是什么好人,让当时发际线已经靠后的葛优扮演这样一个角色,不禁让我想起【道士下山】里范伟的秃顶造型,在陈凯歌看来,情欲心重的人都能从头发上看出来。同时,画外的雷声也在此时加重,如同蝶衣内心正在面临的痛苦抉择。为了拿回象征与小楼感情的宝剑,却要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真让人感到心疼。

随后,画面直接变成了清冷的深蓝色。对色彩记忆清晰的观众应该记得,上一次电影中出现这样的蓝色是在蝶衣从张公公府里出来的时候。同样的色彩对照类似的经历,形成一种前后的呼应。

雷雨声中,清冷的院子里两个醉酒的人摇摇晃晃地唱着霸王别姬,实在是没有京剧应有的美感。突然,蝶衣拔出宝剑,作势要自刎。本是唱戏,可是却引起了袁四爷的高度紧张。


这场戏其实仍然是在表现袁四爷的世俗,现实。他虽然画了霸王的脸谱,可是却并不是真正的霸王。他不能像蝶衣那样真的入戏,而是始终站在旁观的角度欣赏,甚至把玩京戏,他是「爷」,却不是霸王。这也是为什么这句话之后,蝶衣哭了。

在之前,蝶衣还跟小楼说过四爷是懂戏的。可这个他以为懂戏的人却连一出霸王别姬的戏都没办法进入状态地完成下来。四爷为自己的出戏笑了,蝶衣却为自己再一次被骗而哭了。四爷能明白蝶衣的心情吗?他不能,他还是只能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欣赏蝶衣,却不能理解蝶衣。「一笑万古春,一啼万古愁,此景非你莫属,此貌非你莫有。」台词固然经典,但是在我看来,同样是十分冷酷的。因为我觉得蝶衣更需要的不是一句赞美,而是一种切实的安慰。

伴随着背景音响中飞机和坦克的轰鸣声(日军进城),蝶衣的哭泣唤起的却只是四爷情欲的萌发。看到这,我对袁四爷这个人物厌恶得无以复加。蝶衣的一生就像是那个年代伶人的缩影,风华绝代换来的却是被有权有势者的欣赏,玩弄。这不叫爱情,这更不叫珍惜。

从袁府出来,正好赶上日军进城。导演用全景、框式构图以及日军的包围来增强蝶衣当时「走投无路」的处境,京剧的京胡,锣鼓点配乐增强了电影「人生如戏」的主题意味。蝶衣的样子十分狼狈,衣冠不整暗示我们他在袁府的经历。

袁四爷的再一次登场就是在日军占领北平,蝶衣演唱贵妃醉酒的时候。再说句题外话,虽然我不懂京戏,但是这部电影里的唱词都是对角色命运的一种暗示。小赖子【林冲夜奔】「顾不得忠和孝」暗示他会逃出戏班,小豆子【思凡】「我本是男儿郎」暗示性别错位。【贵妃醉酒】里高力士敬酒一段暗示的是蝶衣之后会做奴才,做汉奸。四爷听戏的镜头同时也是为后文菊仙威胁四爷汉奸的事情做伏笔。同日本人一起坐在高楼听戏,证明四爷确实是汉奸。

时代动荡,京剧的舞台也不安宁。导演用平行蒙太奇分别交代了了蝶衣和小楼各自唱戏时的经历,蝶衣不管台下如何吵闹,都仍然忘我地演出,得到四爷和日本人的掌声。这一段能看出袁四爷和日本人都确实懂戏,但并不能说明袁四爷珍惜蝶衣。事实上,我觉得这是任何一个有京剧素养的人都应该做到的。

小楼和菊仙大婚,再次运用平行蒙太奇。一边是新婚大喜,一边是袁府晚宴。画面再次变成了偏暗、颓废的昏黄、橙黄色,菊仙没有遵守离开小楼的承诺,小楼反倒因为他为了救他给日本人唱戏而与他决裂。蝶衣的心情十分不好。

而这时,袁四爷却拿出了什么东西来安慰蝶衣呢?「霸王别姬」(其实是那个王八别着那个野鸡)

功能明面上说是「仙音入云,柔情胜水」,其实是滋阴壮阳用的补品。四爷对蝶衣的感情,情欲味太强了。生喝王八血,我是接受不了。

横移镜头,从观世音入画到蝶衣为四爷画脸谱一场戏中。观世音呼应前文,隔着层纱拍摄蝶衣,暗示情感的虚幻,朦胧,红色的光线和蜡烛可以理解为蝶衣在得不到所爱之人后情感的放纵。注意四爷的手势,依然是对蝶衣一种有把玩、玩弄的感觉。

蝶衣入狱,小楼去求四爷救人。四爷开始的态度并不配合,反而因为过去「霸王回营该走几步」小楼的态度而刁难他。画面中的笼中鸟我个人理解象征的是四爷对伶人的态度,可以把玩可以亵渎,但是不会投入真感情。要记得小楼入狱时,蝶衣可是第一时间拿起披风就要出门。蝶衣被捕,小楼也气的要跟警察打架。可是袁四爷在明知蝶衣入狱,却还在优哉游哉地玩鸟,因为蝶衣后来开始吸大烟,不再唱戏,不再扮演虞姬了,也就没有利用的价值了。

多亏机智的菊仙出手相助,「还宝剑」暗示四爷和蝶衣的关系非同一般。蝶衣如是汉奸,四爷自然也脱不了干系。前文中有四爷和日本人一起鼓掌的伏笔,四爷应该是真有什么实质的汉奸行径才会如此心虚。此处可以注意一下英达的表演,在听到菊仙说到什么记者的时候,他立马由站着坐下来冷笑地看着四爷,显出他察言观色的本事。

法庭戏,袁四爷严肃地质问检察官,把国粹叫做淫词艳曲,究竟是谁辱我民族精神,坏我国家尊严。这一段,葛优的表演确实精彩,可是并不是因为蝶衣,只是因为袁四爷本身就是个戏迷,戏痴。所以当蝶衣一心求死的时候,袁四爷立马就走了。

全景镜头强调袁四爷走这个行为的坚决,如果真是对蝶衣有感情,起码也该像小楼那样难受一下吧。「我走不走,他都死定了」,正应和前文中四爷的性格,冷酷,无情。

包括他最后临死前的台步,都能看出他为人的尊严,霸气,以及对京戏的痴迷。可是这并不能改变他对蝶衣的态度,自始至终,他都没有把蝶衣当做真正的爱人,甚至朋友。

综上,通过简单地拉片把袁四爷的情节线缕过一遍之后,你就会发现袁四爷这个人,聪明,霸道,有骨气,虽是戏迷却并不入戏,爱惜京剧却并不珍惜蝶衣。在整个故事里,袁四爷这个角色在电影中的出场不多,形象却十分典型,立体。我喜欢葛优扮演的四爷,但是在真实生活里我不会喜欢四爷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