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数码

SAP FICO成本结算的流程到底是怎样的?

2015-01-25数码

我来自己答一下吧,也是这段时间自己的探索,不知道说的准不准;

根据自己公司的情况简单阐述,可能与别家有类似的情况也会有不同的地方。

成本无非是由原材料和费用两部分组成的,对于SAP,使用的是标准成本法,首先我们会在系统中为所有的原物料创建料号并维护计划价格,从而使原材料有了标准价格,其次,我们会将预算的费用按成本中心和会计科目细分后批入系统,同时将每条生产线的作业量也批入系统,最后便是在系统中通过KSUB、KSS4、KSPI和CK40N跑一版标准成本出来,这样就有了标准成本;

对于实际成本,首先从原材料采购角度考虑,材料入库时系统是按之前维护的标准价格入库的,这样材料入库时确认的价格和采购订单的价格会产生一个价差,计入「成本差异」科目,同时采购部门传递单据给财务部门做发票校验时,采购订单价格和实际发票价格之间又会产生一个价差,同样计入「成本差异」科目,这两个成本差异科目在月末结账时会计入原材料成本;

其次,在制造部门领用原来进行生产时,是由生产计划部门先在系统中创建生产订单,生产订单中会包括生产产品的品项和数量,而每一个产品都会有一个BOM,BOM中会有组成该成品的所有原物料的标准用量,所以生产某一产品时,实际领用的原料数量和BOM中的标准用量会产生一个材料的量差;

到月底结账时,先通过 KSU5 将间接部门的费用按一个总金额分摊入直接生产线;再通过 KSS2 ,将直接部门本身的费用和上一步由间接部门分进来的费用按作业类型进行分类(作业类型主要分为直接人工、变动费用、折旧费用和固定费用,所有的费用科目都将归类到这四种作业类型中);第三步就是 KSII, 计算每条生产线每个品项产品的实际费用;第四, CON2 ,将标准成本计算时确定的标准费用与以上步骤计算出的实际费用之间的差异进行计算;第五, CO88 ,结算材料实际用量和标准用量的差异,同时将材料量差和实际费用与标准费用的差异进行记账调整(此部运行完后系统中的进耗存即变为实际成本);最后,使用 CKMLCP ,此步骤是将材料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进行结账,这个程序又分成5小步,分别是选择物料、确定顺序、单级价格确定、多级价格确定和过账清算(选择物料,即选择参与成本核算的物料;确定顺序,确定材料进行成本核算的顺序,由最原始的原材料一级级核算到产成品;单级,归集原材料的价差,并按比重分配到「当期消耗」和「期末结存」中;多级,将单级中计算的属于「当期消耗」的价差分配给下一级物料,并在此步一直分配到产成品,同时再按比重分配到「当期消耗」和「期末结存」中;过账清算,将单级、多级确定的价差进行记账,将分配到「期末结存」的差异计入原材料和产成品成本中,将「当期消耗」的价差计入低层差异过渡科目);

至此,成本结账在SAP中已运行完毕,但是我们公司还会再做一笔凭证,不知道其他使用SAP的公司是否也这样。因为按公司制度,原料和成品会存在非生产领用的情况,比如部门领用产品用于福利等,这种业务我们会借:费用,贷:存货;所以这些计入费用的原物料成本是会在前面的结账步骤由间接部门归集后分配到直接生产线的费用,而在最后结算原物料价差的步骤中不会抓取此部分原物料的价格差异,导致产生既无法分配到原物料成本又无法分配到部门费用的未分配金额,所以我们最后会将这些无法分配的价差直接计入营业外中;

当然,这些步骤都属于管理报表抓取数据的口径,对外报送税务报表时,我们会把此步转入营业外的价差记回到销货成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