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领域,无论是LCD还是OLED,面板厂相对终端客户都是没什么谈资的。
至少在我从事半导体行业的时候,面板厂基本要按照终端客户的要求设计面板,达到客户在设计规格和工艺精度的要求后才会正式发起量产订单的采购。
至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本质上还是商品过剩的问题。
进入上世纪末,LCD整体来说是越来越不赚钱的状态,甚至有点拖油瓶的意思,也正是这个原因,国外很多公司当时开始想办法拆分LCD业务,或者转而去研发更高端的屏幕,或者干脆转型上游设备和原材料供应,其他半导体产品,或者往下游的终端业务进发。
这时候国内很多地方希望承接产业转型升级,所以国外很多厂商就都把LCD连业务带产线技术都卖给国内了,国内的屏幕制作技术就是这样获得的。
然后国内就开始了「白菜价」模式,建设了大量的LCD面板厂,直接把面板价格拉到白菜价,把LCD顶到产能严重过剩。
后来自然就类似于僧多粥少的局面了,各个LCD厂商在如何卖出面板的问题上犯了难,能用到面板的都是终端消费电子的厂商,他们的需求远远低于面板产量。
为了拿到订单,各个LCD厂商在终端客户面前基本都是卑微弱小又无助的姿态,能吃到订单的面板厂就能活,吃不到终端厂商订单的,或者停产待工闲得慌,或者正常运作然后把大量制作好的面板堆积库存等待买家。
所以后来,LCD因为订单缺乏,国内外大量LCD厂商破产或者被兼并,剩余的厂商也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包括OLED厂商也经常流传降本增效的做法。
不过为了发展经济,国内绝大部分城市现在仍然在不断扩建LCD厂,产能过剩的情况仍然很严重。
回到文中的情况,其实三星就是那几个比较尖的,在LCD彻底不赚钱之前,连业务带技术都卖出去了,自己保留了相关产品下游终端消费电子的业务。
也就是说,京东方BOE是供应商的身份,三星是终端客户的身份。
读懂我上面的介绍就能明白,京东方其实是求着三星买屏幕的那一方,而三星即使不买京东方的屏幕,还是有很多厂商可供选择,LCD10.5代这个级别的产线都不算少,更不要说更低端的产线了。
所以对于三星来说,即便是不合理地要求面板厂干这干那甚至薅羊毛的做法,市场供需关系却决定了面板厂只能受着,除非某家面板厂真的能在技术上领先其他企业一大头,逼迫终端厂商为了消费者体验被迫买它的屏幕(类似台积电在芯片领域的情况)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OLED领域,OLED的主要客户是手机和智能穿戴的终端企业,特别是手机订单占了大头,像京东方,华星,天马,维信诺这些OLED面板厂,只要能吃到一份来自终端的手机订单,基本就能饱一年。
同样的,国内OLED厂子太多,产能严重过剩,手机厂相对面板厂有明显的话语权,像苹果华为小米这些大的手机厂,在签订意向合同后,基本都会让面板厂做一大堆的性能测试,来回更改设计参数,设置颇具挑战的设计和工艺要求,还要按照手机厂的指示采购相应的设备,而成本大多由面板厂自己承担。
然而即便如此,手机厂并不一定真的下订单,比如很多时候面板厂都已经研发和试做完成了,结果手机厂为了稳妥起见,同时存在很多供货商,选了其中一家面板厂,剩下没被选中的面板厂,在消耗大量成本支出和时间精力的情况下,最后却没达到目的。
像有些面板厂并没有签订意向合同,还是先做屏幕再去找客户的模式,这种情况下面板就有库存积压的风险。
至于「技术领先」,OLED领域的确有,可惜是三星自己,三星的OLED屏幕在技术上有次元级别的优势,占据了八九成的市场份额(这已经是国产屏幕足够努力的情况下),国内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却只能去抢剩下的一两成。
而且这种情况大概率要持续很久,国内面板厂在技术研发上的重视度不够,「拿来主义」和「照搬照抄」的思维很重,很多技术其实是通过高薪聘请国外专家复现,或者逆向解析别人家产品的方式获得的,并不是自主创新的技术,这注定很长时间内只能做「跟随者」。
再加上这些面板厂在就业上是劳动者眼中的「黑洞」,台企和韩企文化流行,工作体验差,薪资待遇不足,晋升空间还特别低,部分研发部门和大部分的工艺部门,工作强度非常大,员工离职率太严重,能维持生产经营活动,已经算是在职员工们用爱发电了。
只能说任重而道远,除了技术创新以外,我们在思想转型,劳动权益保障等方面,要做的也有很多。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