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数码

适合大多数博物馆内藏品拍摄的镜头和相机组合有哪些?

2015-08-16数码

这个问题适合我。来分享点我的经验吧,多图预警。


声明:本文主要是主观经验。图片除标注的一张外均为自己拍摄。已授权知乎日报发布,其它转载请先私信联系,如未经同意转载视为认同并同意支付每千字百元每图50元的稿费标准。


先说个初步结论,题设条件下不推荐任何定焦镜头。 拍博物馆展品,更多的需要考虑博物馆的环境,而仅仅一机一镜,必须有所取舍。


答题前先铺垫点相关内容:


首先,允许拍摄的博物馆大多数是禁止使用闪光灯的,一些住宅改造的私人博物馆(比如名人故居)狭小的空间都不允许你使用三脚架,所以拿感光性能强的机身(5DMK3)拍展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高感光度能帮你在黑暗的展厅中拍到东西,在低光条件下给你更快的快门,大幅度提高你的出片率。不过,高端机的重量大家都知道。其次,玻璃反光这个东西是博物馆拍摄最常见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偏光滤镜应该还是要准备的,少了让人崩溃的反光,分分钟幸福感爆棚。第三,独脚架受限不如三脚架那么严格,可以考虑。


再看你的拍摄性质。不少博物馆是开放预约专业商业摄影的,这种情况下是有可能移动展品并自己布光,那肯定是奔着出大片而去了。但题主你明显只是打算旅行路上的参观行摄(不然也不会提这个问题),那么 实际情况是多数时候你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玻璃柜子,可能以各种扭曲的姿态瞄准对焦按快门 ,所以我的答案前提也是以非专业拍摄为准。


然后讨论原题描述中提到的两个镜头(前提是题主已经领悟了焦距和视角的关系,链接:焦距视角示意图)。题主打算「主拍中国古代艺术品」,比较常见的是钱币,印章,玉器,陶瓷等(中小件),石雕、佛像、青铜器、书法、绘画等(中大件),古建筑、纺织物,壁画等(大件及巨大件),道理其实和和西方艺术品差不多:钟表、玩物、陶瓷等(中小件),雕塑、盔甲、乐器,油画、标本、家具等(中大件),古建筑、壁挂纺织品、大型浮雕等(大件及巨大件)。在博物馆展厅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想靠一只定焦镜头覆盖大多数不同尺寸的展品,不可能。


还请先看这第一个例子:



大英博物馆某个楼梯间中这尊大石佛,我分别试过俯拍、仰拍各种角度,也就在这个位置用全幅+16mm比较完整的记录了这个东西(估计用全幅+24mm都很勉强)。此刻只有身后大约两米宽的楼梯段,不给100mm焦段任何空间。


再说35mm 1.4这个镜头,性价比太低,如果陈列布置比较挤,会收录进很多远景,拍静物之大忌。1.4光圈景深太浅,拍展品,很多细节会被模糊掉。我一般都用4以上,有时候实在光线不好才开更大。我认为,如果不是商业摄影,这只头根本没必要买。


然后给出第二个例子:


这张多伦多鞋博物馆里收藏的古罗马时期的夹趾鞋,焦距35mm,为什么以这个角度拍?因为旁边还放了一双鞋(注意看阴影),正面拍就不可避免拍到旁边的鞋。保证前景之后,远景又出问题了,你看35mm的画面收录了多少玻璃边框和反光,这些多余信息实在太干扰主体。这也只是你将面对的千百种陈列环境中的一种而已。


这两个例子意在表明,博物馆的布置对拍摄设备选择的影响。


然后选四种常见类型的博物馆为例:


一、综合性博物馆


我觉得在大英博物馆拍摄不太舒服,其原因有三。 一是距离不够, 不少展厅的展柜间距比较小,展品相对密集,去过埃及馆的人保证深有体会,最窄的过道差不多就两人并肩宽,长焦镜头毫无用武之地。 第二是灯光设计一般 ,有些馆自然光很强,玻璃柜特别多,人工光源主要照顾参观者而非拍摄者,所以拍出来的东西经常缺少层次感。 三是人太多 ,如果你刚好处于相对而行的两股人流,那么你的队伍里只要有一个人停下来,你就会被卡死在里面,更别说拍照了。当你有空间时,一旦举起相机取景,来来往往的人流马上挡住你,不得不等很久。也有的人也会自动停下来等你拍完了再过,拍久了其实会很尴尬,因为你的拍摄行为已经影响到了别人的正常参观。


所以在大英博物馆我基本全程是16-35mm,主要也只是拍摄些展品组合,比如中国馆的瓷器:


要么就拍局部,比如这件波斯石刻,当然还有石棺,壁画之类:


偶尔也会遇上这么体贴的拿35mm也能拍的单件展品,背景干净,布置宽松,比如这件传说中玄乎其玄的阿兹台克水晶头骨。但是在这种拍摄条件下,中间焦段还要适合一些。


相比之下,卢浮宫空间够大,虽然人还是不少,但是我有一半时间都是70-200mm挂机。不说远了,就那张蒙娜丽莎,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观群众,外加个三米远的栏杆,拿广角拍拍看,我能保证拍到的画面很多个后脑勺,被虚化的丽莎小姐她在丛中笑。


(这张图来自百度,侵删)


另外,卢浮宫很多建筑细节值得细品,比如穹顶的浮雕版画和绘画,这时候长焦的优势就出来了。当然,广角偶尔也能用,但正常情况下你用广角平拍整个房间,每张照片都会有游客。


至于展品布置,卢浮宫的空间也合理得多。在能用长焦的情况下,我基本都不换广角镜头。下图是85mm下的几个针线盒(或胭脂盒?)。请忽略那点过曝……



顺手选了两张反面教材:


在正常站立拍摄角度下,难以避开的游客背景以及无处不在的玻璃反光。请注意游客背后还有个展柜。


陈列太紧凑,旁边的干扰元素多,你拍特写也不对,全安排进去也不对,怎么找角度都不对,凭借我的粗鄙技术,成功把它拍成废片一张。



二、当代和现代艺术博物馆


拍当代和现代艺术,我一般挂广角镜头。我参观的现代艺术比较少,主观感受是不少作品体积比较大,视觉冲击力强。单件的瓶瓶罐罐,盒子面具相对较少,大型装置,雕塑和油画,也多以组合形式出现。广角端记录的相对完整一些,用长焦你大概需要更多的关注局部。我反正不太有欣赏现代艺术的天赋,也很难感受到它动人的细节(梵高除外)。


不过好在我去过的这些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空间都比较大,拍摄空间都比较宽松。





再上两张在MoMA拍出来的反面教材:


这是一组陶片的局部,受限于长焦,不能完整表现整个作品,这个就是展品里的糖水片,除了自我陶醉,拿来发个朋友圈骗赞都难,对于复习展品更没有任何帮助。


这是一本扎满大头钉的笔记本,光圈放到3.2,景深过浅,记录信息不完整,细节缺失。



三、自然历史博物馆:


矿石,人类历史和生命科学等等展厅,中间焦段的变焦镜头基本能覆盖。 它们多数时候布置成这样:



这样:


还有这样:



唯一的好消息是:假如你是某个学科(比如矿石,昆虫)的狂热爱好者,那么100mm微距镜头此刻正该上场。


永远火爆的古生物化石类展品几乎都得靠广角镜头,因为它们有的实在是太高大了。



单独再安利一下,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最好拍的部分是实景模型,因为展品橱窗由摄影师特别设计过,基本不需要重新构图,站在橱窗正中对准焦然后按快门就出片。但这个系列基本上都得用16mm焦距才能较为完整的装下橱窗里的展品信息,之前我也为这部分写了专栏:【好上路 • 爱自然,得永生】,不妨移步一读。



四、 动\植物园


这个我也把它算到博物馆内了,毕竟动物植物也都是「物」啊。


在动植物园拍动物和花花草草,别犹豫,看距离选长焦镜头,100mm微距和70-200mm变焦二选一足矣。在有限的距离内拍鸟和蝴蝶,拍狮子老虎,又有长焦镜头自带的虚化优势,随便出些大光圈照片就够你炫耀一阵了。300mm及以上的镜头,一般留给那些野外鸟类及大型草原危险动物的,园内基本用不上。


用上几张糖水片骗骗赞,结束这一部分。


某蛇


某猴


某鸟



最后答题主问题:


综上所述,我的建议如下:


1. 尽量多满足「稳定持机(铁手、独脚架)+高感光度+镜头防抖+偏光滤镜」这个组合条件。

2. 如果你在国外,可以报名参加一些博物馆摄影团(Museum Photography Tour),与其它专业人士或者爱好者学习交流经验,再决定自己中意的方向,配置设备。

3. 提前在网上翻翻你的目的博物馆的实景照片,评估一下展品陈列的布置距离,人流量低的时段,选适合的时间去 (此处应插入那个著名的【故宫一年中什么时候人最少】的最高票答案)


根据题主的描述中提到了「国内国外」,以及「本打算买一个高端相机」,私认为题主应该是个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但是题中又提到「主要用于拍摄记录博物馆藏品,甚少作其他用途」的经济性,那只能分情况描述:


如果题主打算拍摄到漂亮的照片,那么最经济的原则上是根据目标实际条件租用。


如果非要买的话,机身高感性能一定要好(比如5DMK3),如果是抱定了不再升级的想法,镜头可以选用24-105L。如果你觉得自己以后还有可能升级,那可以考虑一支24-70LⅡ。这么配置的目的是尽量去满足三点:高感,大光圈,焦段,最大限度的去解决上面提到的「禁闪光灯,无三脚架,展品种类,场地空间」等问题。缺点就是重量大,价格贵,但是平均出片质量高。


如果仅仅是为了照片记录展品,而不需要那些「毒,德味,学习了」的赞美,那么则建议使用近期发布的中端机型(比如70D)配18-200mm一镜走天下,这个组合才是真正可能满足你原题需求的,但是肯定躲不开的是低出片率和照片质量不高的问题。


如果你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和复习展品,不在乎是否有照片,那么推荐使用高清DV,比相机轻便,且可以全方位记录,顺带可以录音,逛博物馆时也是很常见的。






如果您对博物馆感兴趣,我还有这些答案供您拓展阅读:【答案索引--【博物馆】 - 知乎专栏】


——————————我是求赏的小尾巴——————————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不妨点击链接,【释放或扫描二维码】对我进行微信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