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科学

mbti和记忆力有什么关联?

2021-11-07科学

记忆能力 没有关联(因人而异),但和 记忆偏好 强关联

简单来讲,Si-Ne轴偏好记忆 能指 ,Ni-Se轴偏好记忆 所指

广泛意义上
能指:符号可被感知的物理形式
所指:人头脑心中对应的映像或概念
(旧)索绪尔意义上
能指:可感知的物理性质在人脑中的再现,特别是音响在人脑中的再现
所指:这个物理性质所对应的东西的概念,一种语言学价值

拿我(Ni-Se)的个人经验举例,我英语语感一直很好,当我看到一个陌生的英语单词的时候,我不大会刻意去记词典上的形式解释,而是会从单词里得到一种模糊的感觉(与所指向的非形式化涵义作对应),并会记住这种感觉而非词义,当我在其他地方看到这个单词的时候,我可能根本不会想到之前看到的形式解释,而是直接意会到语段的含义,这其实是一种不透过形式媒介的实质化理解

而我身边的Si-Ne轴同学一般会直接记词义,当然,同一个单词在不同语境里的形式化词义往往是有差异的,照搬塞入往往龃龉,在语段里会有不切合感妨碍理解,他们经常会抱怨单词都认识但还看不懂文章

但另一方面,我严重不记事,而且记忆缺失时间线,如果一段形式化记忆对于我来说没有确切的所指,可能根本不会在我的大脑皮层上留下痕迹,但Si-Ne轴同学基本能把往事相当清晰地娓娓道来,并赋带着一种情感因素(?),所以Si和念旧多少有点非直接性的联系

所以说,Ni擅长不透过形式直接把握背后的概念,但信息传播是要倚靠形式的,Ne的内容更适合传达,而且Ne会擅长利用文本进行多样化的表达

而Ni-Se几乎是以一种隐晦的「impact」的方式「作用」到其他人身上,使理解,有点类似于波兰尼的个人知识,缄默知识的意味

【个人知识】是波兰尼耗费十余年心血的一部洋洋几十万字的哲学巨著。该书有一个醒目的副标题:「一种后批判哲学的探索」。从这个副标题可以看出,作者自认为捕捉到了长期以来为人忽视的人类认知理性中的一个重要层面,即缄默的理性。波兰尼认为, 相对于传统认识论所依托的可明确表述的逻辑理性,人的认知运转中还活跃着另一种与认知个体活动无法分离、不可言传只能意会的隐性认知功能,而这种意会认知却正是一切知识的基础和内在本质。 波兰尼宣称,意会认知论的提出将导致全部传统认识论的重大格式塔转换,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认知构架。对此,我有一个不够确切的比喻:波兰尼是认识论中的弗洛伊德。如果说弗洛伊德是发现了心理意识现象背后无意识活动的水下冰川,那么波兰尼则是透视了人类认知表层逻辑运转内部的隐性意会整合之地下火山。有人说,意会认知机制的揭示必将造成逻辑理性的彻底翻转,这也许就是「哥白尼革命」的直接含义。(张一兵)

可以意识到Ni在传播上(尤其非面对面)是有很大劣势的,往往需要在模糊的表达中「领悟」,而Ne是一种有形的、普遍化的传播

经常会把孔子(enfj)和苏格拉底放在一起比较,他们的思想有不少重合并且都是依靠弟子的著作才得以流传,可以看出Se在前三位的并不那么热衷于写书,不过inj比较例外,比如柏拉图(infj),可能由于劣势Se不足以对客观世界施加作用,Ni dom的大脑又是高度非形式化的,如果不用形式化的语言表达出来,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在思考什么,而对于亚里士多德(entp)这种Ne人,多少是有些著书立说的热情的

上述说法相当粗略,Ni-Se轴的人格当然也写书,波兰尼一边批判文字的承载力一边自己还写了书,毕竟文字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想表达的是,Se对于形式化传达(文本)的态度比Ne消极

维特根斯坦说过那句著名的话:「语言的边界就是思考的边界」,可以就此比较一下两轴的语言和思考的差异

符号与意义之间具有任意性和武断性,而系统性是任意性的必然结果(符号和意义之间是没有必然联系的,所以需要依靠系统性来完成)

整体而言,不同的语言哪怕用不同的能指符号去拆分划分世界,也依然能基本描绘整个人类的意义世界,是同构的,是可全域性覆盖的,但不能一一映射,而是一种意指关系

假想如果有一种心电感应存在,使人们之间可以没有中介地立刻理解意思,在很大程度上,人类并不需要语言,一切意义可以直接处于在场状态,事实上,因为这种意义或所指缺场而无法得到表达,所以需要符号或能指的在场(包括社交媒体的情况)

所以意指关系即:①连接能指和所指②基于一种缺失性的逻辑

我们可以定义同构且全域的两个空间——「现象空间」(所指优势)和「形式空间」(能指优势)

这里会有一个双向关系,是词与物关系的逆转,词最开始要指代物,但反过来,语言也会限制我们的思维,语言无法捕捉到的东西就是不可思的东西(有时所指优势,有时能指优势)

福柯:「认为人类最初使用符号时,语言符号是物的完全确实并且透明的符号,但是文化让符号有可能超越于具体物的对应,而指向自身」(能指优势,符号成为蕴涵和解读意义的手段)

人类(的Ne)擅长用能指的分节对所指的意义链条进行一种秩序化,用秩序化的方式去填充对意义的理解,大到「货币」「资本」的概念,小到「二创」(脱离了原来的涵义,原来的所指已经不再重要),当然这也会带来有关符号的集体性癔症

比较有趣的是康德(intp)定义了「物自体」的概念,指认识之外的,又绝对不可认识的存在之物(其实是他Se盲点所以不可认识),而马哲对此批判,指出: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是不存在的,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

这里想表达的是,所描述现有的语言体系与语言限制的所思之间可能暂时不能触及,但都是可思可知的

语言作为一个系统而以整体的方式存在,我们的理解也是从一个整体系统或 格式塔 发展到另一个,而不是元素一对一的理解

这种非一一映射的缺失性给了语言以创造的空间,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里说类比(分为类比形式和类比现象)是语言创造的原则

刻板印象认为Ne发散Ni收敛是错误的,因为发散和收敛本身就是辩证统一的一体两面,不存在任何随机和无源的联想,都是①经由类比,看到了事物之间的共性因而才能进行发散,②而在进行发散联想的同时,也是把事物的共性进行了归类聚合

区别的是,Ne是外在概念,Ni是内在概念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Ni-Se轴是现象空间本位,Si-Ne轴是形式空间本位

正如上面所说的,这两个空间都是客观的,同样地存在于世界,是全域且同构的(但非平行),并且这两者在地位上没有差别——语言参与了现实本身的建构

可以对称地模拟一下两轴的思路:

Si-Ne轴擅长从「形式空间」直接汲取信息,但却不擅长处理「现象空间」的信息,所以会把「形式空间」投影到「现象空间」上再处理,而由于正交性,「投影」的内容不是复刻,而是一种趋势的指引,所以Ne往往能看到「现象空间」隐藏的潜能所在

Ni-Se轴擅长从「现象空间」直接汲取信息,但却不擅长处理「形式空间」的信息,所以会把「现象空间」投影到「形式空间」上再处理,而由于正交性,「投影」的内容不是复刻,而是一种趋势的指引,所以Ni往往能看到「形式空间」精准的概念所指

Ne对现象的感知更窄化,并体现压缩提炼的趋势性,以「形式空间」指导「现象空间」,看到了现象中隐藏的潜能,同样,Ni对形式的感知更窄化,并体现压缩提炼的趋势性,以「现象空间」指导「形式空间」,看到了形式上精准的概念

孔子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正名」,就是说,每个名都有一定的含义,这种含义就是此名所指出的一类事物的本质,因此,这些事物都应当与这种理想的本质相符

比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若按君道而行,他才于实,于名,都是真正的君,这就是名实相符,不然的话,他就不是君,即使他可以要人们称他为君

这其实会有一种Ni与Ne贯穿的味道,但显然可以意识到孔子的说法是以现象空间为本位的(Ni-Se),反映实质的名称才有意义

刻板印象里说Si保守不知变通,这其实是由于sj的Ne劣势导致他们习惯性接收文本化/秩序化的Ne内容,而没有np那种秩序应然的变革性,但另外的角度看,sj的优势在Si,他们在任何秩序下都擅长捕捉内心的私人化感受或者说小确幸,而秩序的变革之于他们是没多大收益的,对sj强调Ne内容反而是舍本逐末

我们可以意识到,记忆反映信息收集,而任何人格都是倾向于自己所偏好信息最大化方向进行生活的,因为np无法像sj那样享受现有的生活,才倾向于变革(Ni-Se是另外的不同维度)

还有没提到的内容,比如,Ni-Se轴倾向于共时语言学,Si-Ne轴倾向于历时语言学,所以会说Ne是一种符号行为,有空再展开

目前的阅读量只能写那么多了,都是自己的理解,讲得有点混乱,可能有错误,以后再修改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