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言:本文一段有失偏颇,二段有进一步补充。
初中时我很天真地问我爸:「你说,农民每天在地里干活,那倘若营养与医疗跟上了,农民岂不是会很健康长寿?」
我爸只回答我一句:「劳动不是运动。」
他作为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出生的人,是典型的从农民成长为工人再成长为工程师的一代中国人。在他读中专(那时的中专不等于现在的中专)之前,一直是在老家的农村周围上学,平日里自然也会干农活,后来进了城市当工人才与农村生活告别。实际上,我父母以及他们的亲戚都是从农村来到城市的人,直到现在都有在阳台种种蔬菜的习惯。而我,作为一个在城市里长大的人,连草和稻苗都分不清谁是谁。
回到这个问题,我们要问:是谁在干农活?是谁在穿汉服?
是谁在推广汉服?
说实话,我对「建立文化自信」一直不太感兴趣。不是说它不重要,而是建立文化自信并非只有复古这一条路可走。绝大多数中国人的祖先是世世代代都没有穿过汉服的,现在却要从一个和他们所处的阶级完全无关的东西里找自信,挺可悲的。当然也有很多中国人富起来了,过得好了,那就穿汉服找自信吧,我是很支持的。
但很显然,那些人里没有农民。
如果连立国之本都忘记了,那所谓的文化自信就是建立在经济发展泡沫上的。你看现在搞得火热,经济一旦凉大发了,这种可怜的文化自信会瞬间被取缔。经济崩溃之前的苏联人当时也挺自信的——不是对于自己有个工农祖国,而是对于苏维埃体制的高福利高收入。果不其然,现在他们已经左右摇摆迷茫三十多年了。
所以,为什么汉服不适合农民干活呢?因为就不是同一个阶级穿的衣服,可食肉者又不会去宣传面朝黄土背朝天,因此也就有了你所认为的「汉服代表中华文化」。顶多是上层的一部分罢了。
上面说得不够准确,语言也偏激了。实际上我反对的是那种狭义的现代汉服,由化纤制成的粗制衣品,无法对中华文化做到真正还原与传承。就好比我反对儒学复辟,但不反对汉字与筷子的传承。
究竟什么是汉服?狭义的统治阶级的礼服,还是汉族的民族服饰(劳动者的服饰总是有诸多相似之处)?如果是前者,那我还是坚持上文态度。
评论区反对我的人会从西方类似情况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两个角度反驳。对于前者,很显然,流水线工厂里的工人不会西装革履干活,游牧民族不会穿着洛丽塔放牧;对于后者,如果你们的「美好生活」仅仅是穿着粗制滥造的假汉服,喊两句口号,被资本的消费主义收割,我的建议是潜下心研究真正的汉服是什么,这也是生活,也是传承。
不同阶级有不同看法,我不想多言。资产、中产或小资、工农之间必然会存在分歧,希望后来者能求同存异。
我感觉还是有很多知友不明白我的意思,我说得更清楚一些。
我的一个高中同学,对服装设计有着强烈兴趣和天才的认知,而他最大的理想之一就是:中国好多古代文化作品都消失了,我希望将来能恢复那些财富。
他是真的一直在行动,因为家境贫寒,所以相关的资料都是跑到市里图书馆借的。高中生本就辛苦,他却还要忙里偷闲地阅读那些有关中国古代色彩、服饰等等的书籍——抱歉我描述地不够详细,因为我对此是一窍不通的。
大多数人的看法其实和他一样,是抱着恢复优秀传统文化的想法去对待汉服的。但,我还是要强调,你们究竟在恢复什么?一面化纤制成衣服,绣上几只四不像般的龙和凤、纹几片祥云上去,就是汉服了?
我对现代人玩二次元cosplay没什么看法,不仅因为这是他们享受生活的一种,更因为他们cosplay的二次元,与汉服文化相比,内涵什么的也就那一点,玩玩得了。汉服却是几千年文明的载体之一,以一种轻浮的态度去对待,恰恰是对汉服文化的不尊重。
至于阶级问题,我不想再说了。你要硬把帝王将相的汉服和农民与手工业者的汉服扯到一起,我也没办法,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明白阶级叙事。
最后,那个高中同学刻苦用功,本科进修纺织专业,该校纺织专业全国排名第三,而我们的高中则是一个教学质量极其落后的高中。倘若我尊重某些人,那就是对他的不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