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是的。
按照上海三甲的内卷程度,有的时候真的挺疲惫。
今年去参加医苑新星评审,我算年纪最小的,专科1组里,不乏很多高年资主治和副教授们。
能进这样一个评审,评审材料就是一道关,国自然,上海市的基金是标配。
一作的高分文章也基本要有,不说多高分,一区二区,或者学科权威的期刊,总要有一两篇。
的确是不看影响因子,也不看你发了多少,但材料里要求写代表作,不超过10篇。
10篇一作或者共一,因为不是第一共一,你根本不好意思放上去吧。
你说这中间肯定有水的文章,嗯,也的确有。
所以就有现场答辩,你要把你的这些代表作,讲成一个故事,一个正在延续的研究方向。你不能说你前两年做炎症,这两年做麻醉药了。
就不论其他年均手术量达到多少,业务特色是什么这种可以来虚的。
在我看来,评审里,业务水平从来不是能够量化的指标,门诊量手术量也是你自己写上去。
评委能够看到的,就是你的论文,你的基金,你负责的项目和课题。
堆数量没用,你的研究最好是一环扣一环,然后解决了一个关键问题。
累吗?累。
上海三甲里面高年资主治的心酸,是生活、职业、科室地位、资源多方面的。你总想着什么时候你能够真正独立的带一个团队,但事实告诉你,硬指标你就达不到。
卷吗?卷。
我见过开刀很好的外科医生,提不上职称,因为没有论文。他的确可以不缝皮了,但打钉子的时候,就算不用等教授来,也要例行问一声,即使这个手术他熟悉的不能更熟悉。
这对吗?不对,但也对。
因为我去过我们当地小医院,也去别的医院讲过课,这些经历告诉我,大城市的三甲医院还不做科研,那就真没人做科研了。
不是贬低其他医院,但拿着最好平台最多经费的三甲医院做出来的很多东西都是垃圾的话,基层的医院真不用费这个心。
对于科研,平台、经费、人、缺一不可。
为什么不对,因为这个体系,让大家很难专心。
我是喜欢科研的,本科的时候自己找导师找实验室,做课题发文章拿挑战杯国奖。
研究生拼了命做,最多的时候自己身上挂了四个课题。
我们课题组的文章全是我写,我其实挺享受去写一个科研故事,我真心觉得有意思。
毕业顺利留校了。
我觉得留下来了,继续好好把课题做下去,也在临床做一个医生。
我在剑桥访学的时候,我的supervisor就是,三天临床,两天科研。
今年,我顺利拿到国自然、上海市、医院的项目,我有钱了,我联系好了实验室,联系好了人,可以好好把课题做下去了。
然后开会,学习,出差,临床缺人,要顶上去。
你无法专心的去做一件事情,很多时候,连开组会我都要回复下医院群里机关发来的通知。
然后年底述职,你需要拿出东西来。不说发多少篇,文章,基金总要有一个吧?不然领导问你,这一年都干了什么呢?
发了些牢骚,但其实不是本意。
我所认识的身边同学,对医学大多都是有情怀的,都是认真踏实的老实人,是对这身白大褂有理想抱负的。
他们并不讨厌科研,聊到他们的课题,他们眼神里是有光的。
他们也喜欢临床,我的同学们,都做过为了一个病人,去守夜,去一天查五次房,去用自己关系找辅诊科帮忙的。
所以我们都说要坚持,就哪怕我们这帮人被卷的很辛苦,也应该去做些改变。
因为如果我们都不改变,以后都不会有改变。
还好,其实没那么夸张,大家都累。但我师兄前两年提副高后招的第一个学生,没有要求他做实验,没有要他看文献写基金,我和他一起和他学生吃饭的时候,他说
想学些什么?
他把学生当学生,不是工具人。
要坚持,坚持才会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