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科学

崔愷 | 下行通道中的建筑设计, 确定性的慢变量

2024-04-13科学

非常荣幸有机会现场聆听崔愷院士的专题报告会「科技创新,推动原创设计」,感受颇深。

整个讲座,崔院士阐释了他对科技创新赋能建筑设计的理解,以及近些年他们团队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大量落地案例,解构了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运用在实际项目的方法,这和我所在公司提倡的的「产学研」一体的宗旨是高度吻合的。

2个小时的报告时间,崔院士全程站着,娓娓道来,虽年近古稀,但体力之好,不得不服。

Part 1 工作:强度极大

建筑设计是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大家拼的不仅是智力,还是体力,且最终落脚于体力,我想对于这一点,广大的从业者应该深有体会。

我也经常吐槽这个行业比搬砖还累,真不是人能干的,尤其当下,行业处于下行通道,这种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似乎成为一种共识。

但,听完崔院士这几年落地的几十个作品,我脑中除了「旱的旱死,涝的涝死」,还有另外一个震惊的事实:他这个年纪,究竟是如何负荷如此之大的工作强度?

难道他的一天有25个小时?难道他有分身之术?或者他是时间管理大师?

有人可能会说了,他都做到院士级别了,已经是该领域顶级的存在,身边肯定不乏众多助手或团队辅助。

这点不假,毕竟院士是大忙人,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一只强有力的团队,负责执行、落地他的想法是必不可少的。

可当你见过身边有其他院士、大师的工作方式,你会发现,他们身上有一个共同点—— 保持极大的工作强度,对项目高标准、高质量的极致追求

比如前些年,我参与设计的某地标项目,恩师经常半夜发来他的设计手稿,或者讨论某个具体细节的做法,或者有灵光乍现的想法马上要尝试下。

要知道,当时恩师的年纪比现在的崔院士还要大10岁!

虽说年纪大,晚上经常睡不着,但这绝不是唯一解释!更靠谱的解释,是他们对建筑设计的热爱,是几十年形成的工作习惯驱使他们不断前行!

回到崔院士一年能同时开工这么多项目的秘诀,他说就一个字「快」!

他平时有大量的会议要参加,不是专家评审会,就是各种行业论坛,很难找出大块时间集中创作,怎么办?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那就在飞机或高铁的出差路上完成方案设计

可以说很多的创作都是利用这种零散时间完成的。就像快图设计一样,一支笔,一张纸,快速梳理完整体布局、大致设计方向后,将草图和设计想法交给团队深化。从这个角度讲,说他是一名时间管理大师也不为过。

实际上,他的工作方式和我们差不多,最大的差别在于,他的工作强度比我们还要大!而且大得多!

以前我总认为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这一次,我改变了想法。

事实上,别人比你、比我更优秀,是有原因的,是有方法的,只是我们还囿于自身狭隘的认识,不曾见过,不曾听过

面对这种事实,我不得不再次感叹甚至绝望,作为一名普通设计师,不仅设计能力比不上,恐怕就连体力也比不过!

所以,还在本行坚守的同仁们,给各位一个忠实的建议,如果想要熬出头,首先要把身体锻炼好!

Part 2 创作:极富热情

都说随着年纪的增长,工作热情会逐步退却,然而在恩师或昨晚崔院士的身上,我看到了相反的结论:他们对建筑创作抱有极大的热情!

这种热情,借用一句歌词「我真的还想再活500年」来表达,再合适不过;这种热情会让年轻的你、我感到羞愧,为何作为一个年轻人,总是一副死气沉沉的模样?

讲座过程中,崔院士多次提及,一个项目的投入,少则几千万,多则几十上百亿,如果仅仅是满足规范或者业主的要求,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好的设计需要承担社会责任,不仅要符合低碳、低能耗、低成本的趋势,也要肩负起建筑师的社会价值,所以不管是大项目还是小项目,不管是新建的还是改造的,都要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创作当中。

建筑是一种实物载体,它是历史、文化、当地风俗等各种要素的外化表现,在满足正常的使用需求外,当下的设计也要肩负起引导审美情趣、提高艺术水平的责任。

实际上这是行业在经过几十年粗犷的发展阶段后,提出的自我纠偏,精细化、技术化、高标准、高质量会成为行业今后发展的基本要求,这种要求也必然倒逼设计师要投入相当的精力!

然而,当下严峻的行业环境,又能如何要求设计师提高自身的设计标准呢?

一个明显的寒气,行业都快没了,个体都要端着破碗上街讨饭了,哪有心思提高设计标准?貌似是在开玩笑!

想起当年在做某项目时,有些细部做法,作为设计的我们也吃不准效果如何,怎么办?查论文、找资料,根据文中的记载跑到当地参观实物,回来绘图、修改、确认,再请工人一比一打样,再修改,直至满意后确认效果。

这种创作热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为爱发电!

唯有热爱,才能不计成本、不计时间的疯狂投入,才能在建成落地时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由彼及此,想到了我最近2年在做的事情: 系统地研究苏州拙政园

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截至目前,所有的研究、考察都是个人的行为, 是我自个的纯投入,投入的不仅是时间和精力,也要因此承担这一抉择的代价

为此,除了陪老婆孩子必要的游玩之外, 我几乎拒绝了其他的娱乐活动,包括暂时放弃考证、放弃私活收入,把所有的业余时间一心扑在研究上

也因此,我老婆经常叨叨「再搞不出成果来,赶紧死回家刷锅、洗碗、拖地,老娘受够了!」

「送上门的钱为啥不要?几天就能赚到的学费,你为啥不干?这钱烫手吗?」

「你每天晚睡早起,过的像一个单身汉,这两年,除了职务性收入,你还有其他收入吗?不光没有,你那个破事既花时间,又耽误赚钱!我看你能整出啥来?」

也许吧,不干这行的人,是无法理解从业者的执着!

有时在她和孩子睡后的深夜,或未起的早晨,我竟也佩服自己!

佩服自己长时间的专注于一件事,不厌其烦的沉浸于自己世界中,摒弃娱乐时间和潜在的收入,甚至贴钱也要搞事,只为自己设定的目标全力以赴!

你说,我是傻吗?也许吧。

Part 3 冒险:跨界探索

不争的事实,随着全国基建接近尾声,建筑设计行业快速进入到了下行通道,项目总量的急剧萎缩,加剧了众多从业者对本行业的声讨!

如何在下行通道中继续生存,如何在存量业务中竞争胜出,如何不负多年的学习、工作经历,是每个设计个人都必须直面的问题。

包括我在内,从2022年,也就是工作将近10年之际,我一直在不断思考未来的立足点, 即在已经确定的下行通道中,在没有办法跳船的前提下,如何找到属于自身的定位,并能在其中过上相对体面的生活

我想这是广大35+岁的建筑设计师,甚至30+岁的设计师都要思考的问题。

2年前,我思考的结果是两个字:外卷!

对,拒绝内卷,积极外卷,到广阔世界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态位

因为我清楚地知道,处于下行通道中的行业,能保住以往的业务量都是非常困难的,甚至能保证业务量缓慢下行而非自由落体,都是相当困难的!

这也就是说,今后公司收入的蛋糕总量,不仅不会有大的飞跃,更可能是逐步缩小,那么你多吃一口,同事就必然少吃一口,这就会落入零和博弈的陷阱,而这个陷阱实际上是非常确定的,几乎不以个人的意志转移,那么个人应该怎么办?

当卷王?

不!

除了卷不动、卷不赢之外,我对「工贼」甚至「劳模」的名声相当排斥,况且这个解题思路本身就跑偏了,因为它并不能实质上解决现状面临的问题!

昨晚,崔院士对这个问题发表了他的看法,他的解题思路,除了继续以高水准、高质量完成每一个项目之外,另一个让我深受启发的做法,是「跨界探索」!

什么意思?

就是到建筑设计周边的相关行业进行跨界设计,比如他当下正在做的跨界设计「道桥」,在建筑设计之外,延伸到一些地标性或极具观景性的桥梁设计中,现在已经有了若干建成案例。

这让我想到了2年前何镜堂院士的专题讲座,他当时特意大篇幅介绍了他在桥梁方面创作的若干作品,其中不乏一些经典作品。

在增量市场不断萎缩的当下,作为国内顶级的院士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跨界设计」,或许这是扩大业务来源的一种探索。

那么,作为个人而言, 外卷或跨界,是一条值得探索的道路 。至于如何选择外卷赛道和跨界领域,就要因人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结语

去年是本土设计研究中心20周年庆,他们特地策划了相关展览,并同时出版了两本书,【本土设计III】和【本土设计四】,作为对过去20年作品的梳理。

我看过了线上版,作为同行或者后辈,这种质量和数量的作品着实令人羡慕。下个月我要去帝都了,如有机会,定专程绕道去参观。

年前,崔院士亦发表了一篇感言【事儿还有的干呢!】,表达了对未来存量市场憧憬和信心。然而我也看到了一些留言评论,言语中的冷嘲热讽,并不是那么友好,似乎把市场行情的衰落归因到了他的头上,好像在说「谁叫他坐上了那个位置呢,就得喷他」。

老实说,这种愤怒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除了表达不满和抱怨之外,并不会给你带来收入或能力上的提高,也似乎并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咱们当然可以找个出气口,表达对现实行情的不满,但是喷完之后怎么办?有没有解决办法?这才是作为一个个体、作为一个具体的设计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这个行业的同行者,最不缺的就是勤奋、忍耐、执行力,然而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人,又好像陷入到那种低水平、低层次、低级别的勤奋中,日复一日地用身体上的勤奋掩盖思想上的懒惰,一边抱怨对现实的不满,一边又不得不低头认命。

承认别人的优秀,也不会掩盖自身的光芒

况且人家已经是行业金字塔顶端人物的存在,即使不做建筑设计,深耕其他行业也不会太差,所以, 如果可以从他成功的路径中汲取到哪怕一丁点的力量,也是值得的

强者自有学习之处。

我以前也听过很多行业大咖的分享会,却很少认真的梳理听后的心得体会,一是没有这个认识思维,二是从心里也没觉得这个事情要认真对待,不过这一次听完后,我还是很受启发的, 这种启发或许是突发的、短暂的,但也有可能会在今后的某一天成为催化剂

所以,最后一个建议,如果有这种优质资源可用,建议尽量到现场近距离的感受大师的风采,这是线上观看视频或文章没法给到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