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粪便憋死的鱼类
如果去往动物园观察 河马 ,细心的动物饲养员和管理人员应该会小心地提醒你,不要站在河马身后,特别是观察环境是半开放状态的时候。
倒不是因为别的危险原因,这完全是出于对游客自身清洁的提醒。
因为当河马要准备 排便 的时候,站在河马身后很可能会被甩一身的屎。
这听着很恶心对吧,在自然界或许再也找不到像 河马 这样的「 造粪机 」了,并且排便方式如此独特。
动物行为学给河马的这种行为取名为「粪便传播」,河马在进行这种行为的时候会利用尾巴快速旋转,然后将粪便分布到更大的区域。
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为,河马这样做主要是出于 领地宣示 ,另一方面在于 占领该地区 ,警告其他生物不要靠近。
或许有人会想无非就是用尾巴甩开便便,会有多大的风险。
事实上当你遇见这种情况的时候,或许应该站得更远,因为河马喷雾式的粪便甩动 半径能达到10米 。
杀伤力不大,但污辱性极强。这么一对比,自家的狗狗在路边电线杆到处排尿或许可以得到理解了。
对于河马来讲 ,这种排便行为某方面也能够显示自己的力量。
河马的领地意识很强,通常会因为一处浅水而大打出手,但在这之前, 河马之间 会相互判断对方究竟怎样。
怎么判断呢?就看对面甩的粪便厉不厉害,要是粪便又多又远,很明显对方来头不小,最好还是不要轻易动手。
尽管如此, 河马群 之间相对于单个河马来讲还是会和谐很多,如果是河马群在共享一处水潭,那么这种大打出手的几率会小一点。
不过对于 水里的鱼 来讲,可就遭殃了。
河马 作为一种半水生的巨型食草动物,体重高达1吨,并且主要在夜间进行 觅食 ,白天就泡在水里。
但是每只河马一天能吃 40~50公斤 植物,吃饱之后就会回到水里继续泡着,最终的结果就是 吃得多也拉得多 。
被粪便憋死的鱼
科学家在调查河马群落对非洲自然生态的影响时,在坦桑尼亚中部的鲁阿哈国家公园发现了很糟糕的一件事。
每到旱季,河马池都会出现大量的 河马粪便堆积 。
如此 高密度的粪便堆积 使得水体难以流动,说这是一滩化粪池也不为过。
因此河流里面极度富营养化,从而导致大多数鱼类的溶解氧浓度下降到 亚致死水平 ,结果便是大量的鱼群死亡。
被河马粪便污染的水池
一旦出现 干涸 情况,只有少量鱼类和昆虫能在河马池中生存。
由于河流缺氧,大部分鱼类都会被河马粪便给活生生憋死。
相关研究后来在 耶鲁大学 得到了进一步论证,相关研究人员在马拉河进行了3年的监测,最终得到了这份数据调查报告。
河马池如同下饺子一般
河马粪便的研究
整个实验的初衷主要在于研究河马粪便中未消化的植物材料,另外该团队还注意到,每当河流因雨季上升的时候,岸边有时候会出现许多 死鱼 。
研究人员在整个调查中将目标锁定在了上游的 河马池 。
耶鲁大学团队在马拉河的3年记录中,分别记录了 55次冲洗流量, 其中有 49次 在河马池下游的 新马拉桥 的浓度变化中急剧下降。
而主要原因就是来自河马池中的粪便与河流冲洗的作用。
用水上无人机勘察整合出来的数据
研究人员在记录中解释道, 马拉河 有许多常驻河马,它们每天都会向流动的河流中释放 9.3吨 的 粪便 ,也就是未完全消化的植物。
由于河马粪便中的 有机物质 和 养分负载率 非常高,因此会导致河马池中 缺氧 。
当偶发的高流量,也就是 雨季时期 的大雨会将出现化学分层的底水和河马粪便冲出河马池。
然后河马粪便对水质的这种恶化会进一步向下游发展,冲洗水流将具有高生物需氧量的贫氧水通过支流向下游输送到马拉河干流。
溶解氧实验的相关数据
随着 粪便的沉积 ,大量的粪便被分解,吞噬这些粪便的细菌也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氧气,由此使得水体出现脱氧。
相关的调查报告指出,微生物活动会产生各种 化学物质 ,如铵、硫化氢、甲烷和二氧化碳,而铵和硫化氢对鱼类具有潜在毒性。
正在进行模拟实验的研究成员
一般情况下 ,只要这些水体停留在河马池水域中问题就不会很大,但是雨季带来的强降雨产生的冲刷水流就会将其带走。
突然涌入的这种贫氧水会导致水体暂时性缺氧,并且水体会继续分解粪便,然后继续消耗氧气。
最终,鱼就这么被憋死了 。
3年的冲洗流量记录与死鱼
研究人员在马拉河记录到了13起这类事件,其中有 9起 缺氧事件最终导致 大量鱼类死亡 。
每年这里都会有 成千上万的鱼群 因河马粪便死去,另外在美国的一项调查研究中发现,旱季时期的水池生物多样性会减少 41% 。
其中死亡鱼类最多的是罗非鱼,纵使罗非鱼再能生,也终究没能逃过河马粪便的「击杀」。
对当地居民来讲,罗非鱼作为一种主食,河马的活动或多或少带来了不良影响。
罗非鱼表示很冤
河马池给生态环境带来的改变
不过科学家们对河马的这种行为并没有持悲观看法,对于整个生态环境来讲, 河马池 的存在反而是一种 生态循环 。
水流因旱季和雨季受到的不同影响,表明整个系统内部具有某种弹性,使其能够在每个旱季之后恢复过来。
这种复杂的 相互作用 为河流生态系统提供了食物和营养,只要能够在恰当的时机进行干预,那么河流干涸和河马粪便过量造成的 慢性压力 可以得到 有效地解决 。
对于水生无脊椎动物的多样性,水文学中的人类驱动变化如今被重新定义。
不同时期的水池观察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水体缺氧和河流变化很大程度上来自人类活动及相关影响。
而此次的发现改变了科学家们过去的认知,或许 河马对生态系统多样性和功能的影响 比现在的理解更为复杂。
对于 河马群 来讲,每到旱季,它们便会转移阵地,前去寻找新的水源地进行生活。
虽然大量粪便堆积带来的问题会在下个雨季之后得到解决,最终在自然环境的作用下重新恢复到 正常生态 。
而没有遭受河马群影响的草地会因为河马的到来得到一次清扫,这种清扫会解决草地对水源地周围营养需求的问题。
一方面 减少了草地的面积, 另一方面 留下了大量的化肥。
雨季时期 河马带来的营养会 重新改变水生群落 ,而 旱季 又开始降低,这种因河马带来的压力循环未来或许还会改变周围整个生态。
科学家认为人类活动与河马活动还会有不同的情况变化,随着研究的推进,该问题或许可以得到更充足的解释。
有意思的是,由于 小河马肠道 中是无菌状态,因此它们也会像考拉一样食用母亲的粪便。
小河马在某一阶段也会担任分解者的任务,就是对于河里的鱼儿们来讲就很糟糕了,不管它们怎么做,要么被人吃,要么就被河马的粪便憋死。
如今坦桑尼亚地区的河马仍然在这里生存, 4000头 河马如同一支浩浩荡荡的军队,每年徘徊在水域周围。
然后酝酿下一次的活动,为河流生态系统来一次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