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科学

为什么口臭自己闻不到?

2014-02-03科学

这题我会答!

作为天天忍受全麻病人呼吸道异味的麻醉医生,对口臭可是充满了怨念…

先说为啥口臭自己闻不到—— 「久居鲍鱼之肆而不能闻其臭」 呗。

实际上,空气中造成臭味的各种成分微粒一直在不断冲击我们的嗅觉感受细胞(位于鼻腔上部,集结为嗅神经向大脑延伸),而嗅神经一直在忠实地向大脑反馈「好臭!危危危…」的信号。但在神经中枢,大脑有意识地减弱或「屏蔽」了相关神经冲动,让我们暂时丧失对该种气味的分辨力——这就是 「嗅觉疲劳」 [1],或嗅觉的适应性,具体机制涉及到复杂的嗅觉受体及中枢神经调控。从进化的角度上探讨,嗅觉是重要的 示警信号 (比如闻到血腥味、猛兽臊味意味着危险来临);但过分敏锐的感觉意味着相应感受器长期过度刺激,涌向神经中枢的巨量信号会造成机体严重不适和注意力分散,反而影响个体生存。因此,和嗅觉疲劳类似的「感受器钝化」(如瞳孔在黑暗/光亮环境间的变化、静/动态视觉的敏锐度差异)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不可缺少保护机制,其意义为:critical moment需要第一时间被敏锐地察觉, 但是单一环境里持续、重复的刺激,需要在感知时被「降频」 ,以利于生存。

人类的嗅觉相关神经中枢

至于我为啥会这么「嫌弃」…

苍天在上,我们苦逼的麻醉医是真正的「口臭鉴赏家」(呕

全麻知道伐?给了麻醉药患者舒舒服服睡着后,我们会托起患者的下颌关节、打开口腔,把脸凑向樱桃小嘴或血盆大口,在喉镜的指引下把维持术中呼吸的气管导管送入声门——这个步骤是几乎所有全麻的必须操作,叫气管插管。

图为气管插管工作

这个过程中,麻醉医生的脸会无比接近患者的口腔,某些气道结构复杂的病人难以良好地暴露声门,麻醉医要伏低、探身、瞪着一双昏花老眼瞅向气道深处—— 而这时,味儿来了。

口臭是肆意的、狂野的、宛如一条不羁的灵魂;隔着两层口罩(我习惯插管时多戴一层),我们能闻到菜叶和肉沫静静发酵的风味,仿佛置身于盛夏时节最红火的化粪池,抑或是城市深处幽暗潮湿的下水道;烟渍和幽门螺旋菌在这里相遇,腐肉和泔水的滋味在口腔里盘旋;病人安详地睡着,品味着美味的梦,徒留我们强忍鼻翼的抽动和胃部的痉挛,在皱成一团的眉眼下完成气道操作。

无论患者看着多白白净净温文尔雅,我们都必须严正以待等待口臭的到来——事实上,我接触的大部分病人,无论妙龄少女或是青葱少年,都有口臭。 据估计,全球约有10%~65%的人患有口臭 [2] ,其中80%~90%的口臭与口腔相关。

查到这条资料时,一个一直困惑我的谜题也解开了:为啥全麻病人禁食这么久,还是有口臭啊?全麻前一般禁食水6小时以上,按理来说胃里的食糜早已消化殆尽,整个上消化道无食无水,既然没有「发酵物」,臭味的来源是哪里呢?

是口腔。

大部分口臭与口腔内因素有关 ,如牙周病、舌苔、龋齿、假牙不清洁、不良修复体及口腔粘膜病等。口腔气味主要来源于口腔内的微生物(主要是革兰氏阴性厌氧菌)分解含硫氨基酸的代谢产物[3],主要是挥发性硫化物(Volatile Sulfur Com-pounds,VSCs),其中90%是硫化氢和甲硫醇,其次有少量的二甲硫醇、二甲二硫醇等。其他异味,还有细菌代谢产生的吲哚、粪臭素、二元胺类(尸胺、腐胺)等。临床实验证明口腔微生物与口臭及口气中 VSCs 存在密切关系[4]。目前研究认为 牙周袋和舌苔 是 VSCs 产生的主要部位,而这些部位中所隐藏的细菌是口腔内VSCs的主要制造者。

进食后口腔清洁不足、不及时是目前口臭的主因。

以我为例,虽然一直嫌弃别人,我也曾把自己臭到过…麻醉工作繁重,工作餐都是同事互换看着台子,抽空下去吃饭;每次匆匆吃完,抹完嘴就戴上口罩,顶多用清水漱个口。有几次明显闻到了口罩里腐肉发酵的味道…

不解决口腔清洁问题,口臭会一直困扰我们;而不管你闻得到闻不到,这个「社交杀手」一直在身边静静盯着你,当你吐气如兰或张嘴放肆笑时出来膈应人。

而在口腔清洁方式的选择上,大部分人还存在误区——认为刷个牙,就干净了。

其实人类的牙齿构造中,天然存在不易清洁的区域:牙缝。我们牙冠宽大,而牙根缩窄,牙冠之间没有间隙,但是紧靠牙龈的齿间是存在间隙的。通常来讲,牙龈乳头填塞于这个间隙内。所谓的「牙缝」,就是指由两颗牙齿的邻面、牙龈乳头以及中间的微小空隙组成的一个狭小空间。

而日常刷牙只能维持牙齿表面约65%区域的清洁 ,无论你清洁频率有多高,使用手动或电动牙刷,仍有35%盲区(如牙缝)难以被清洁到[2]。越是刷毛清洁不到的地方,细菌就越肆无忌惮,日积月累就容易形成蛀牙(龋齿)以及牙周炎。牙缝是卡塞食物残渣的重灾区,许多纤维较粗的肉类、蔬菜杆径会留存在这个部位,在口腔定植的诸细菌作用下被分解发酵, 形成「经久不衰」的口臭

对健康来说,口臭恐怕还是危害度轻的小问题,更可怕的是细菌滋生导致的牙龈乳头发炎肿痛、牙周炎、牙髓炎乃至蔓延遍布全身的蜂窝组织炎——牙齿发炎 导致全身性的败血症[3],并不是危言耸听的玩笑话。

值得注意的是, 菌斑生物膜 是口腔炎症感染的生物学基础[5]。这由一群不同种类的细菌组成的特殊的空间结构,各种细菌相互协同,在固定位点形成不同的空间层次,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具备很强的抵抗力——仅仅是漱口、或是抗生素难以杀灭菌斑。

菌斑只能通过机械方法去除 ——刷掉,磨掉,刮掉。可问题来了:牙齿、唇、颊、舌和合面可以用牙刷清洁,但牙齿近远中面,尤其是龈沟,拿什么清洁?要知道,无论是巴氏刷牙法,横刷、竖刷法,刷毛都没法够到牙缝,刷牙时不恰当的用力反而会把清洁出的残渣扫到牙齿缝中间,让牙缝更加藏污纳垢。

如何清洁牙缝呢?目前常用的清洁工具有牙线、牙缝刷和冲牙器等。

首先说牙线:

由于牙缝的存在是颊舌向的,因此牙线塞入到牙缝后,一定要沿着牙缝两侧的牙齿边缘依次从下往上提拉,才能分别从两侧牙齿邻面把牙菌斑刮掉。 这个过程需要很高的技巧,弄不好就会损伤牙龈 ,导致牙龈出血;而在刮擦牙缝时对牙齿横面的摩擦与机械剪切力,常常会损伤牙体、影响其稳定性。

然后是牙缝刷:

牙缝刷/间隙刷本身不属于日常清洁工具,是只适用于中到重度牙周病患者的医疗器械。牙周病及老龄患者牙龈退缩后,齿间的三角间隙会增宽,此时便可应用牙缝刷。根据牙缝的大小分别适用不同规格的牙缝刷。

以上两种工具的共同问题是:门槛太高——虽然价格便宜, 但学习成本高,操作起来需要技巧和熟练度,使用不当可能会伤牙齿。尤其对于老人和孩子,这两种工具的使用门槛还是太高。

在生活中,许多人嫌刷牙麻烦,还会青睐不同品牌的漱口水。现在市面上的漱口水大多具备抑菌、清新口气的配方成分,短期内确实可以有效掩盖口臭;一些大牌漱口水还以「抑制口腔牙龈问题为卖点,效果不一。 但漱口水的问题是:并不能解决齿间卡塞食物残渣的根本问题 ;也难以祛除上面提到的菌斑膜,口臭可以被掩盖、但没有被解决,且许多漱口水为了增效清洁能力,使用了刺激性大的成分,如酒精(目前有不少关于漱口水可能致癌的争论)。 就我看来,漱口水可以作为刷牙后的辅助、面对社交场合前的应急手段,但不能作为彻底清除口臭的办法。

面对上述齿间清洁问题,现在学界公认的有效清洁工具是 冲牙器(水牙线)。 水牙线的原理相当简单: 以一定压强的水流(5-90 psi(34-621kPa))为清洗媒介,利用特殊设计的喷头把齿缝里的残渣冲出来。

至柔至刚都莫过水, 冲牙器的水流完全可以起到机械性冲刷掉牙菌斑的作用,在正确使用条件下基本不会对牙龈造成损伤。这一点在正畸带牙套的人群里简直是福音:想象一下牙套妹们对着镜子张大嘴,用牙线小心翼翼拐弯抹角地掏牙缝的场面...现在冲牙器几乎是戴牙套的标配。同时,冲牙器在冲洗牙龈时对牙龈有按摩作用,使用时会随着水流律动有种舒适感。

在我看来,冲牙器的最大优势就是便捷易掌握了 :对于不会使用牙线或者牙齿情况复杂的人来说,握住冲牙器手柄、对准齿缝、按下开关、一个一个齿缝洗过去—— 半分到一分钟就搞定了 。不累手、不用害怕损伤牙齿或者牙缝变大,因此冲牙器在一些国家已经相当普及了。

在学界, 冲牙器在控制菌斑和维持口腔清洁方面的效果是经得起多项研究考验的 :谢宁[6]等对佩戴牙齿固定矫治器的青少年进行研究,发现刷牙同时应用冲牙器清洁牙齿,可减少龈沟内螺旋体的比例。解用江[7]等对中度牙周炎患者在基础治疗后应用冲牙器进行口腔维护,并与仅应用传统牙刷刷牙者进行比较,发现应用冲牙器可显著提高口腔清洁的稳定性。Sharma[8]等将106例行正畸治疗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应用普通牙刷、牙缝刷和普通牙刷、冲牙器和普通牙刷进行口腔护理并进行随访,发现实验2、4周后3组菌斑指数及牙龈指数均较前下降,但应用冲牙器和普通牙刷进行口腔护理者全口和牙齿邻面 菌斑指数及牙龈指数较其他2组降明显。Lyle[9]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冲牙器可使牙面菌斑生物膜减少,还可使6mm以内牙周袋内的病原微生物数目降低。李婵秀[10]等发现冲牙器对维护老年牙周病患者口腔卫生、抑制菌斑有一定作用。

事关自身健康,在冲牙器的选购上,建议购买市场上的成熟品牌——买大品牌,风险相对更小; 推荐一下洁碧(Waterpik)家的冲牙器 ,这个牌子是冲牙器领域的前沿品牌, 世界上第一支冲牙器就是由洁碧的创始人于1962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柯林斯堡市发明 [9]。市面上很多水牙线的临床数据和测试报告都是出自洁碧家的,许多美国牙医为品牌站台,权威性比较好。

我自己用的是 洁碧入门款便携冲牙器; 在此之前我尝试过几种国产品牌,当时感觉勉强凑合,但自从用过这款之后,明显就「 由奢入俭难 」,其他牌子用不下去了…个人感觉有以下优点:

市面上一些冲牙器存在开机时水压不稳定,舒适感不好甚至会有牙龈出血,洁碧冲牙器开机出水的那一刻即可达到安全水压,确保安全性和清洁力的同时,不会伤害牙龈。

外形方面做了升级,更加简约,单个按钮操控,且有档位记忆功能。

这几年我也用过几款冲牙器,对比下来,觉得GS10作为洁碧新款是有一定的优势:

1)水压够大, 3档切换,洁碧的脉冲频率范围是1200-1400次/分;当然了,水压也不是越大越好的,研究表明对比其他冲牙器,waterpik的脉冲频率在清洁力最佳的范围。

2)储水量比较大(改成了V型水箱设计),能够支撑一次高强度的口腔清洁,使用完可以轻松倒出剩水,不易残留结垢;

2)喷头多,四支喷头各司其职,能够应对各种口腔状态,功能比较全面;喷头可360度旋转,后牙和牙齿内侧也能轻松清洁

3)电池比较经用,我一般半个月充次电,另外磁吸充电口明显安全很多,防水和耐用性更强;

4)水流冲击口腔的柔和按摩感——这个不好描述,用了才能体会到;这也是我这种平时不太注意卫生的人愿意用冲牙器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