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古人觉得青藏高原不存在?
(回头看了一遍,发现确实写得仓促了些,3月3日补充一下内容)
古人类在青藏高原的扩展,主要方向是古羌族和古汉族分家后,从河湟谷地逐渐向西南方向前进,征服几万年前来的当地零散的土著先民,最终扩展到整个青藏高原,变成后来的吐蕃人。
这个扩展过程的特征就是:从高原到高原。也就是说,熟悉高原生活的人可以在高原上慢慢适应更高的海拔,一步步扩展,来自其它地区的人则没办法大规模定居,生存条件太恶劣。后来隋炀帝杨广不信邪,曾经带着大队人马到青海遛了一圈,结果那叫一个惨。
但是这就引出两个小问题:
1、那么为什么人类当初要上高原?
首先我们知道人类有开拓的天性,但凡哪里能活得下去就会去。但另外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因素,我们引用一张网上广为流传的历史平均气温曲线:
一万多年前,第四纪大冰期告一段落(不是结束),全球迎来一段温暖期,那时候我国西北一带都是水草丰茂,森林密布,甚至有大象和鳄鱼生活。正是在那段时间内,青藏高原出现了一个开发小热潮,大量黄河上游的居民登上高原,渐渐适应了高原生活,后来虽然天变冷了他们已经扎根了。这段温暖期一直延续到大约8000年前。
2、为什么后来吐蕃会统一而且兴盛?
长时间内,青藏高原的环境难以大规模生产,各地区处于分裂状态,历史上只有唐代吐蕃完成了全高原的统一,并与西域、中原长期争霸。因为唐代中期以后,青藏高原处于一个相对温暖期,拥有空前的物资和人口储备。
但是在汉末三国两晋时期,正处于低温段,那时候要到青藏高原搞开发是想多了。
在四川地区,四川盆地的边缘,海拔几千米的高大山川突然拔地而起,如同一面巨墙挡住平原人类的西进之路。短短80公里的距离,海拔差距达到4000米以上,看着都令人绝望。
在成都隔壁的高原上,就是后来的康巴藏区。
但是自古以来四川人民就没有停止向青藏高原探索。
青藏高原六条主要出入口,分别连接四川、甘肃、新疆、云南、锡金。在四川这两条就是如今317、318两条川藏公路沿线,其最主要的门户就是四川省雅安市。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就在这条山谷地带建立了连接蜀中和青藏高原的商道。
从西汉到三国,这里设置了蜀郡,后来改为汉嘉郡,加上北面那条道的汶山郡,构成中原前往青藏高原的前哨站。不过,历史上中原王朝向青藏高原方向的推进,最远也就到雅安西面的康定一带,不是因为上不去,而是再上去没法种地了……
有传说,康定古称「打箭炉」,因为诸葛亮曾经派人在这里修炉炼铁制箭。从历史学界的考证来看,此事不太可信。还有不知哪里的传说,其实早期这里是叫「打尖路」,因为来往的商人到了康定都要打尖休养准备一番才好上下高原,不过我个人觉得这个传说也不太可信。
但是高原与蜀中的商业往来是一直存在的,可能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开始交流,三国时期高原上的羌人贩毛皮到蜀汉,蜀汉贩粮食、蜀锦到高原。神奇的是蜀锦甚至能转手转手到古印度去……
蜀汉的汉嘉、汶山、阴平、武都这些郡,也是汉、羌杂居的状态。跟西北魏、羌、氐长期斗争激烈不同,蜀汉对少数民族基本采取怀柔政策,各族相对较为和谐,因此西北的羌族、氐族曾多次率领部族爬山涉水投奔蜀汉。
但是青藏高原边缘的矛盾多少仍然存在,史载汶山羌曾经叛乱,蜀汉姜维、马忠、张嶷带兵平叛,大部劝降,讨伐少数顽固,没有酿成大乱,后来建「姜维城」驻防(姜维城应该是当地人的叫法,蜀汉另有称谓),其遗址在今天的汶川犹在。
而在蜀汉历史上,包括青羌在内,南中云贵高原各族一起组成五部飞军,共同为北伐而战。
忽然想到1800年前,当时全国最优秀的山地步兵,80多年前近代全国最优秀的山地步兵,还有10多年前新中国最优秀的山地步兵都从这里走过,不禁泪目。
可惜,到了东晋时期,中原王朝严重衰落,雅安地区被中原政权废弃达数百年之久。
(我又想骂司马家了,忍住……)
然而,高原上的人们却一直记着诸葛丞相,直到唐代、明代(存疑),在藏南地区仍然建有一座诸葛亮城(或叫诸葛武侯城,见于公元1398年的【大明混一图】)。
【草率了,经过热心小伙伴提醒,答主意识到,虽然位置无法确定,但诸葛亮城很大可能并不在青藏高原上而是在缅甸克钦邦-印度曼尼普尔-西藏察隅范围内,属于高原外缘地区,而且也很可能不是高原人民建的,而是云南先民向西迁移时修建的。请大家审慎看待原文内容。感谢大家的指正。】
所以,古代中原和青藏高原并非一直隔绝,也并非一直像唐朝那样打来打去,从血脉、物质到精神上都始终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