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问答 > 旅行

一战、二战的时候,拉丁美洲国家在干什么?

2014-06-23旅行

一、兔子蹬鹰(墨西哥,1916年)

有史以来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拉美正在入侵美国。

在墨西哥革命的第六年,北方农民军的领袖、头号恶徒、绿林好汉潘乔.比利亚越过边境,带领五百人袭击了美国的哥伦布城。

一年前,比利亚和南方人萨帕塔一起攻入墨西哥城,推翻了反动的韦尔塔将军。两位农民领袖把政权交了给资产阶级的代表卡兰萨和奥夫雷贡。

然而,墨西哥城的新政府开始过河拆桥,把比利亚逼上了绝路。比利亚决心孤注一掷,让首都那帮家伙尝尝寝食难安的滋味。

华盛顿果然震怒,海军陆战队随即攻占了韦拉克鲁斯。作为革命政府的领袖,卡兰萨无法向美国人低头,美墨关系抵达了冰点。次年,齐默尔曼电报从柏林拍到了墨西哥城。

在北方的沙漠里,美国人也派出了一支军队,他们决心狠狠惩戒比利亚这个无法无天的恶徒。然而在多日无谓的搜索之后,又渴又热的大兵们只能空手而归。

这支军队的指挥官名叫约翰.潘兴,一年之后,他将担任美国一战欧洲远征军总司令。

军队里还有两名刚从西点军校毕业的年轻军官,其中一位叫做乔治.巴顿,另一位叫做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未来他们将带领美国二战远征军横扫北非和西欧。

只是在1916年的这一局,比利亚更胜一筹。

墨西哥革命中的潘乔.比利亚及其追随者

二、大学风暴(阿根廷,1918年)

抗议中的学生们惊奇地看到,共和国总统伊里戈延亲身抵达科尔多瓦大学,前来倾听他们的诉求。

在1916年伊里戈延当选之前,土地寡头们组成的民族自治党一连统治了阿根廷35年。20世纪初工人和市民阶层的崛起终于扭转了局面,而激进党出身的新总统需要引领阿根廷完成转型。

旧秩序的瓦解首先在教育界发生,在阿根廷最古老的大学,科尔多瓦的学生们要求教育改革,要求大学自治,要求阿根廷学术不再受制于天主教教义和种族主义秩序。

伊里戈延答应了他们。

大学改革的新风从南椎体吹起,席卷了整个拉美次大陆:巴西建立了本国最早的大学,秘鲁人德拉托雷在大学里创建了阿普拉党,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复校,大学自治被写入拉美多国的宪法。

西语美洲的两台巨擘,革命中的墨西哥和改革中的阿根廷正在嗡嗡作响,从陆地两端一起推动着让人兴奋而又不安的现代化浪潮。

伊里戈延不知道他将面对多么巨大的挑战。伊里戈延同样不知道的是,在阿根廷的地球对跖点,那里的年轻学生也在1919年发起了一场运动,试图改变他们的国家。

只不过,那里的旧军阀不愿意理会他们的声音。于是学生们放了一把火,烧掉了赵家楼。

1918年,科尔多瓦,抗议中的大学生们。

三、食人者宣言(巴西,1921年)

吞噬,吞噬,吞噬。

在圣保罗现代艺术周上,马里奥.德.安德拉德用自己的诗歌重新定义了巴西民族。混合、吸收、改造,这些让旧共和国精英引以为耻的特性,将成为巴西新的标签。

1889年成立以来,巴西共和国的权力就掌握在咖啡种植园主和牧场主的手里,旧共和国因此得名「牛奶咖啡共和国」。权贵们在文化上是欧洲的拥趸——几年前,他们的精神祖国法兰西在欧洲战场上被野蛮的日耳曼人压制,让他们心痛得喘不过气。

然而,巴西正在悄悄改变。

1921年的圣保罗现代艺术周只是一个开始,巴西的现代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潮从此起步。在安德拉德之后,吉尔贝托.弗雷雷提出了「种族民主」,巴西人要求平权和自强的时代即将到来。

在访问巴西之后,墨西哥前教育部长、知名学者何塞.巴斯孔塞洛斯于1925年完成了【宇宙种族】,宣称梅斯蒂索性,即混血,是墨西哥的本质特征,也是整个拉美乃至全人类的出路。

拉丁美洲终于睁开了哲学的眼睛。

巴西貘,安德拉德灵感的来源之一,也因其外观和独特性成为巴西国家象征。

四、枪口下的女人和男人们(尼加拉瓜,1926年)

这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占领尼加拉瓜的第十八个年头。

十八年前,由于总统塞拉亚将军拒绝在运河问题上服膺美国人的利益,尼加拉瓜就和巴拿马、古巴、波多黎各、海地、多米尼加一样,被美国人控制了。

在卡贝萨斯港,女人们和美国大兵上床。她们在枕头边收集了情报,又把美国军火的位置透露给了一群小伙子,他们是桑地诺的追随者。

于是,在1926年,桑地诺的游击队搞到了第一批武器,向美国入侵者发起了挑战。几年之后,美国向丛林低头,离开了尼加拉瓜。

不过,并不是每个尼加拉瓜男人都像他们的妇女同胞那样有血性。作为美国人留下的军政首脑,索摩查夺取了所有权力,还暗杀了民族英雄桑地诺。

于是,尼加拉瓜就和巴拿马、古巴、波多黎各、海地、多米尼加一样,继续被美国人控制着。

索摩查(左)与桑地诺(右)的合影

五、杀死那个无神论者(墨西哥,1928年)

基督国王的一位臣民开了一枪,把墨西哥的当选总统、革命枭雄奥夫雷贡送上了西天。

在墨西哥,革命政府同教区农民的战争已经持续了好几年。政府抓捕神父、拆毁教堂、铲除墓地里的十字架、强迫儿童接受世俗教育,而农民们则以武装暴动作为回应。

在梵蒂冈,墨西哥已经同苏联并列成为教宗最关切的国家。

新上台的政治领袖名叫卡列斯,他是奥夫雷贡的同僚,一个比奥夫雷贡更激进的无神论者。

卡列斯不想重蹈奥夫雷贡的覆辙,他得让墨西哥归于稳定。于是在一年后的1929年,他创建了国民革命党(即革命制度党的前身),该党将连续统治墨西哥71年。

在激烈的反教权战争过后,一位名叫谢尔盖.爱森斯坦的苏联导演被好莱坞赶到了墨西哥。在这里,他将拍下【墨西哥万岁】,向西半球唯一的革命国家致以敬意。

【墨西哥万岁】海报

六、马孔多没有发生任何事(哥伦比亚,1928年)

二十世纪初,哥伦比亚没有爆发内战,保守党没有胜利,美国没有趁机支持巴拿马独立。

哥伦比亚没有为此爆发民族情绪,香蕉公司没有来到这里,就像中美洲和厄瓜多尔也没有联合果品公司的势力。

美国没有因为水果公司的利益侵犯过任何国家,也没有工人在种植园里受到剥削。工人们没有任何不满,也没有发起任何抗议。

阿拉卡塔卡镇的广场上没有罢工的工人,政府代表科尔特斯将军也没有来到现场。没有人吹响军号,也没有人开枪。

没有消失的名字,也没有用火车运走的尸体。

小镇上没有一个叫做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孩子,他什么都没听说,什么都没见过。马孔多没有发生任何事,只是那里确实在下雨。

20世纪上半叶哥伦比亚的香蕉园

七、二八一代(委内瑞拉,1928年)

在西班牙语世界,人们喜欢用年份来标记知识分子或政治家群体的归属。在委内瑞拉,最有名的是「二八一代」。

从独立以来,委内瑞拉的权力就只在军人们手里传承。1908年,权杖传到了比森特.戈麦斯的手中。在这位幸运的将军治下,国家发现了石油。于是他和他的接班人一共统治了委内瑞拉40年。

在1928年,一些中央大学的学生发起了抗议,但比森特将军迅速恢复了秩序。对于多达二百余人的学生名单,总统先生或曾不屑一顾,他也无法料到的是,在这群学生当中,连未来的共和国总统都出了不止一位。

委内瑞拉民主化的元老,民主行动党的灵魂人物,军政府倒台后的第一位总统贝坦科尔特就曾是「二八一代」的成员。

八、烈火焚身(古巴,1929年)

在独裁者赫拉尔多.马查多总统的注视下,古巴人在用熊熊大火烧毁新收成的甘蔗。自1898年独立战争中的焚烧和破坏以来,古巴还从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

1898年,打败了西班牙的美国人接管了这片焦土,用【普拉特修正案】把古巴变成了自己的附庸。古巴追随美国参加了一战,又在二十年代乖乖接受美国的干涉。美国市场有着巨大的蔗糖需求,古巴为此牟足了劲,也赚够了钱。

直到1929年,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大火开始烧向全球。

这把火引燃了古巴人的甘蔗,也点着了巴西人的咖啡。在玻利维亚,锡矿石的价格塌方压死了文官政府,就像铜矿石的价格坠落砸掉了智利GDP的40%一样。

拉丁美洲注定是第一波全球化的最大输家。

【时代周刊】封面上的赫拉尔多.马查多,「古巴的墨索里尼」

九、军部崛起(乌拉圭,1930年)

在股价的俯冲轰炸面前,拉美的文官政府向多米诺一样倒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军部。

革命后的墨西哥凭借强大政党顶住了压力;以瓦加斯为首的巴西少壮军官们终于推翻了旧共和国;秘鲁军人结束了莱吉亚总统十余年的文官寡头统治;乱哄哄的智利军人们一度宣布成立社会主义国家;玻利维亚被亲外资锡矿公司的军人掌控;阿根廷军人踩下了伊里戈延改革的制动器。

世纪初以来,乌拉圭一直走在何塞.奥多涅斯.巴特列开启的改革道路上。巴特列所属的红党从1865年开始就掌握着乌拉圭的政权,但这是他们首次试图深刻改造社会。

1930年承办的首次世界杯是巴特列时代最后的辉煌。足球运动在过去三十年当中已经成了拉美最热门的运动,乌拉圭队也不负众望地拿到了冠军。在此之后的1933年,政变上台的特拉将军自诩为巴特列改革的改革者,要用铁腕让乌拉圭回到正轨。

就这样,同邻居阿根廷一道,乌拉圭进行了大胆的社会改革,然后在大萧条后一起被颠覆。

巴特列。20世纪上半叶乌拉圭的代表人物。

十、战争缩影(玻利维亚,1932年)

为了维持大萧条后政府岌岌可危的合法性,为了证明接受德国训练的玻利维亚军队比接受法国训练的巴拉圭军队更强,为了争夺不一定存在的石油,玻利维亚发动了战争。

玻利维亚的士兵大多是被强制征召来的印第安农民,他们后勤糟糕,补给不足。在干旱的查科平原上,有一队口渴的士兵试图打一口井,然而几天的劳作之后,井里挖出来的依然只有沙土。

此时,一队同样干渴的巴拉圭士兵经过此地,发现了玻利维亚人守护的水井,拼命发动进攻。而玻利维亚人拒绝放弃多日以来的希望,选择殊死抵抗。

最终,在一口一滴水都没有的枯井旁边,玻利维亚人和巴拉圭人留下了几十具尸体。

查科战争中的巴拉圭士兵们

十一、自由贸易的终结(阿根廷,1933年)

出于自愿和公平的原则,阿根廷和英国在伦敦达成了【罗加-朗西曼协定】。英帝国将放松它的贸易壁垒,来挽救阿根廷的牛肉出口。作为交换,阿根廷必须誓言购买英帝国的产品。

20世纪初的阿根廷有着「第六自治领」的绰号,英国在阿根廷的投资比在英属印度还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整个不列颠岛都靠阿根廷的食品养活。

如今,阿根廷感受到的只有羞辱和背叛。

阿根廷的民族主义在三十年代急剧升温,人们开始要求工业化,要求摆脱对北大西洋工业国的依附。一位名叫劳尔.普雷维什的经济学家由此得到了灵感,在不久的将来提出了依附论的雏形。

在之后的半个世纪当中,进口替代工业化将是整个拉丁美洲的通则。不过,秩序和发展最为狂热的并不是阿根廷,而是它的邻居巴西。

【罗加-朗西曼协定】签订现场

十二、西半球的长征(巴西,1935年)

巴西共产党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

1930年上台的瓦加斯将军是一个强硬的发展主义者,他崇信民族主义、中央集权与工业化,同时对所有影响他统治的因素,包括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者都毫不留情。

为了自救,巴西共产党拿起了武器,并且推崇普雷斯特斯为军事领袖。

普雷斯特斯曾在1924年作为青年军官反抗旧共和国。在三年的围剿当中,普雷斯特斯及其同志走遍了13个州,行进了25000公里。最终,弹尽粮绝的普雷斯特斯离开了巴西国境,撤到了玻利维亚。他的事业成为了当时乃至后世南美洲左翼运动的精神图腾。

在1935年,普雷斯特斯再度领导了武装暴动和内地游击,不幸的是,他又一次失败了。

失败的代价是高昂的:他的妻子是德裔犹太移民,被政府驱逐回了德国,最终死在了纳粹的集中营里。

在20世纪意识形态战争中的拉美,普雷斯特斯们的远征才刚刚开始。

普雷斯特斯。现代巴西左翼的头号英雄人物。

十三、心灵术士(萨尔瓦多,1936年)

1936年,当长枪党发动反对西班牙共和国的叛乱时。第一个承认佛朗哥政权的是萨尔瓦多的马丁内斯将军,第二个是危地马拉的乌维科将军,墨索里尼和希特勒只排到第三第四。

三十年代的中美洲掌握在军事独裁者们手里:乌维科将军自诩为危地马拉人民的君父;尼加拉瓜的索摩查卖国有方,风生水起;洪都拉斯的卡利亚斯将军比较温和,毕竟这个地形破碎的国家也不太允许权力的伸张。

马丁内斯将军是在1934年大选后的屠杀中上台的,他是东方秘术的崇拜者。为了防治本国的猩红热疫情,他命令所有灯都必须用红布罩起来。在许多个诡秘的夜晚,他都会和白宫的罗斯福总统通话——用传心术。

马丁内斯。他镇压了法拉本多.马蒂领导的农民起义。以后者为旗号的政党法拉本多.马蒂阵线一直反抗军事独裁,今日仍是萨尔瓦多主要政党之一。

十四、公羊的盛宴(多米尼加,1936年)

为了漂白多米尼加共和国,拥有四分之一海地血统的特鲁希略下令屠杀国内的海地移民。凡是不能在盘问中用西班牙语准确拼读「香芹」(perejil)这个词的人,都会被士兵杀死。

和尼加拉瓜的索摩查一样,特鲁希略是在美国占领结束后接管本国权力的军人,也都是美国的忠犬,他们和他们的子孙将分别控制两个国家长达数十年。

据统计,特鲁希略处决了一万八千人,然后他以每条命29美元的价格赔偿了海地。

这些钱中的大多数落入了海地官僚而不是受害者家属手里。

特鲁希略。诺奖作家略萨小说【公羊的盛宴】当中的主角。

十五、PAX AMERICANA(美国,1936年)

随着最后一批海军陆战队撤离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罗斯福总统庄严宣布,美国将不再使用武力干涉自己的美洲邻居。

在墨西哥城,美国大使馆牌子上的用词从「美利坚」(América)变成了「合众国」(Estados Unidos)。为了让墨西哥人满意,美国首次不再以美洲的代表自居。

全美上下掀起了拉美文化热潮,杂志和电影向美国民众科普了「拉丁美洲」这个新鲜的概念,告诉他们这里住着许多友善的邻居。

只有那些不够天真的人才能看得清楚,美国的微笑攻势是在为一次新的战争做准备,而在这场战争中,美国需要拉美。

墨西哥电影的黄金时代和「旧好莱坞」的鼎盛期同期。电影是美国民众认识拉美的第一个窗口。

十六、另一位佛朗哥(巴拉圭,1936年)

在老欧洲的那位佛朗哥指挥军队进攻马德里的时候,新大陆的拉法埃尔.佛朗哥已经在「二月革命」中成为了巴拉圭的一把手。

这两位佛朗哥和墨西哥的卡列斯,巴西的瓦加斯,哥伦比亚的盖坦,阿根廷的庇隆一样,都是墨索里尼的学生。意大利法西斯党魁是当时整个拉丁世界的精神导师。

和西班牙的佛朗哥不同,巴拉圭的佛朗哥是一个左派。巴拉圭在查科战争中打败了玻利维亚,但是官僚的腐败无能也在这场战争中暴露了出来,于是法西斯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联起手来,打翻了巴拉圭的寡头。

1936年,作为双方的共同代表,佛朗哥站上了总统府的阳台,用墨索里尼的腔调喊出了土地改革的口号。

不幸的是,贫弱混乱的巴拉圭容不下稳定的政权,佛朗哥次年就被另一场政变推翻。

在这段短暂岁月当中,有一些西班牙内战流亡者来到了巴拉圭,不过他们更主要的目的地是墨西哥——该国有政治庇护传统,而且对左翼相当友好。

比如,在1940年遭到克里姆林宫那位绰号钢铁的政敌暗杀之前,托洛茨基最后的岁月就是在墨西哥度过的。当他死去的时候,佛朗哥的许多仇敌和佛朗哥的许多朋友都在为他哀悼。

巴拉圭的佛朗哥肖像

十七、争夺黑金(墨西哥,1938年)

1938年,英法在慕尼黑把捷克斯洛伐克卖给了希特勒,苏联导演爱森斯坦拍出了【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奥尔森的广播剧【火星人入侵地球】吓坏了半个美国,墨西哥总统卡德纳斯正在进行石油国有化。

作为当时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产油国,墨西哥的石油不属于它自己。坦皮科以北是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的王国,坦皮科以南是英荷壳牌石油公司的属地。

以革命宪法第27条的名义,卡德纳斯进行了土地改革,如今他开始发动石油国有化。

美国已经许诺不在拉丁美洲进行武力干涉,它只好转向经济制裁,而压力下的墨西哥政府只能把石油卖到德国。于是在1938年,墨西哥石油填满了纳粹军队的油库。

这些石油当中的每一滴,都会转化成三号坦克在波兰和法国平原上奔驰的动能。

墨西哥支持石油国有化和卡德纳斯的群众运动

十八、追捕太阳(秘鲁,1940年)

在墨西哥驳回美国的要求,拒绝把本国的日裔居民送往加利福尼亚的集中营时,秘鲁悄悄点了点头,弯下腰干起了脏活。

大萧条后的秘鲁一直掌握军政府的手里,主要的反对派阿普拉党是墨西哥革命和阿根廷改革思潮的产物,却一直未能得志。军政府不惮利用各种手段转移矛盾,包括迫害日裔移民。

德裔和意裔免于迫害的唯一理由就是他们的白人身份。而日裔,特别是家境殷实的日裔,就成了排外情绪的对象。许多人借机打劫日裔居民的商店,华裔赶快挂起中国国旗避祸,也有些秘鲁人会帮助他们的日裔邻居,但是多日的混乱过后,仍有许多人在暴乱中死伤。

1940年5月,8.2级地震袭击了利马,许多建筑变成了瓦砾。一些日裔居民惊奇地看到,有人跑来向他们道歉,因为这些人以为这是上天对秘鲁迫害少数族裔的惩罚。

幸好这不是真的,不然恐怕地球早就被震成了粉末。

二战时期遭到强制迁移的秘鲁日裔居民

十九、阿兹特克之鹰(墨西哥,1942年)

墨西哥的统治精英明白,为了保障本国的未来地位,墨西哥必须得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但民众无法接受墨西哥青年为了别人的战争去死,特别是美国人的。

卡德纳斯的接班人卡马乔总统找了个借口,以报复德国潜艇击沉墨西哥船只为名,加入了战争。但墨西哥拒绝派出陆军,于是一队被称作「阿兹特克之鹰」的飞行员来到了太平洋战场。

这些小伙子表现出色,在战争结束后得到了英雄般的礼遇,但很快就被政府雪藏——军人出身的卡马乔致力于改变革命以来军人掌管政局的状况,未来的政权需要由文官领导。

在革命制度党规划的远景当中,已经没有了战斗英雄的位置。说到底,世界大战不是属于墨西哥的战争。

「阿兹特克之鹰」飞行员

二十、橡胶战士(巴西,1942年)

山本五十六关于日本将在开战后半年内战无不胜的预言成了现实,法属印度支那、英属马来亚和荷属东印度如今都已经落入日本人之手。同盟国在亚洲的橡胶产地只剩下锡兰,而南云忠一的航母编队也刚刚轰炸了这座岛屿,皇家海军被迫撤到肯尼亚的蒙巴萨进行补给,同盟国的橡胶供应已经岌岌可危。此时,美国把目光放到了拉美。

拉美是橡胶树的原产地,巴西曾经是世界橡胶业的垄断者。但是,自从英国人把橡胶种子偷到了亚洲,而拉美的橡胶园又被疾病困扰,亚洲就成了橡胶生产的新主力。

然而到这个时候,同盟国已经没有选择了。

巴西的领导人瓦加斯不喜欢美国,但他是个精明的实用主义者,更愿意为了利益行事。美国开出了有说服力的价码,于是巴西决定加入战争。

在亚马孙的丛林里,被强征来的橡胶工人们饱受饥饿和疫病的困扰。他们为了不被派往前线而来到丛林作战,却在这里承受着和前线一样惨痛的伤亡。

那些有幸和土著姑娘结为连理的工人有着更高的生存率。只是在战争结束几十年后,幸存下来的工人们还没能从政府那里拿到当年许诺的报酬。

二战后巴西橡胶工人的讨薪队伍

二十一、从婊子到女神(阿根廷,1944年)

1944年,在圣胡安镇的地震过后,前来慰问的劳工部长胡安.庇隆在舞会上认识了这个名叫伊娃.杜阿尔特的女人。

八年前,伊娃从一个小镇来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她凭借自己的美貌和身体上位,如今终于接触到了阿根廷最耀眼的政治新星。

1943年,一个进步的军政府打倒了一个保守的军政府,而胡安.庇隆就是新政府里人气最旺的官员。伊娃.杜阿尔特看准良机,摇身一变成了埃薇塔.庇隆。

庇隆主义正在向阿根廷招手。与此同时,由于阿根廷不愿意为了英美的利益放弃德国市场,又因为民族主义的缘故同情德国,它将在战后遭到英美凶狠的经济报复。

造化弄人一般,在埃薇塔.庇隆一步步登上神坛的那些岁月里,阿根廷的光芒也逐渐黯淡了下来。在未来的四十年里,等待阿根廷的只有庇隆主义者和军政府之间的苦痛循环。

埃薇塔.庇隆

二十二、抽烟的蛇(巴西,1945年)

经过三年的动员和准备,两万五千人的巴西远征军终于出发,前往欧洲作战。人们曾经嘲笑说,如果巴西人能来打仗,眼镜蛇都学会抽烟了。于是巴西士兵们识趣地把自己称为抽烟的蛇,还有人把它作为图腾纹在身上。

瓦加斯政府确信,参加战争将是巴西在未来世界地位的保证。当巴西远征军在意大利的帕尔马再一次击败德意部队的消息传来时,里约热内卢的报纸借机兴奋地宣布,巴西将会成为战后主宰世界事务的六个大国之一。

在大战即将结束时,几乎每个拉丁美洲国家都有理由像巴西一样乐观。虽然世界大战中的经济战和谍战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拉美,但是这片大陆还是在和平中积蓄了力量,为推进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做好了准备。

拉丁美洲在过去半个世纪中经历的变革和大多数欧洲和亚洲国家一样大。半个世纪前的拉美还是一片土地寡头统治、民族意识淡薄、依赖出口贸易的大陆。在二战结束的时候,大众政治已经在主要国家普及,工业化已经被提上议程,以墨西哥和巴西为代表的国家正在追求世界地位。

除了打仗,拉美国家什么都干了。如果算上1932年的查科战争和1941年的秘鲁-厄瓜多尔战争,其实仗也打了。可以说,世界历史本没有主角,只是人们遗忘的多了,剩下的就成了主角。

波兰球作品「抽烟的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