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美食

破案了,東坡肉不是蘇東坡發明的!

2024-07-26美食

古代名人燦若繁星,但蘇軾絕對能站在金字塔頂尖。因為太招人喜歡了,粉絲太多,所以圍繞蘇軾出現了很多段子。這些段子有些是真的,有些是假的。

比如有故事說,蘇軾有個妹妹叫蘇小妹,嫁給了蘇軾的學生秦觀。新婚夜蘇小妹試探秦觀學問,兩人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特別有意思。

但是這個是假的,因為蘇軾就沒有妹妹。

蘇軾兄妹六人,但是那個年代孩子夭折率太高了,蘇軾的大姐、二姐、大哥全部早亡,三姐婚後一年也去世了。

所以蘇軾的兄弟情全都給了蘇轍,蘇小妹不存在。

還有一個流傳很廣的說法,說蘇軾是美食家,雖然一直在貶謫,薪金也不高了,好一點的羊肉已經吃不起了。但是蘇軾一直用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吃不起羊肉咱買羊骨頭回來燉,用牙簽挑點骨頭縫裏的肉吃也挺好。

但是骨頭縫裏面的肉畢竟太少了,也就夠塞牙縫的,滿足不了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願望。所以蘇軾就把目光轉到了便宜的豬肉上,還寫了一篇【豬肉頌】。

凈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大概意思是,把鍋洗幹凈,少放點水,小火慢燉。不要著急,火候到了自然就好吃了。黃州的豬肉這麽好,價格這麽便宜。權貴之家不肯吃,貧窮人家不會做。我早上起來吃兩碗,直接就飽了。

眾人的理由是,因為蘇東坡寫過【豬肉頌】,所以他發明了東坡肉。

但這是沒有邏輯的。

查了一下東坡肉的做法,說是要選半肥半瘦的豬肉,洗凈之後切成小方塊,用棉線捆好。然後在砂鍋底部刷油,鋪一層香蔥和姜塊,肉皮朝下碼好,再加入黃酒、生抽、冰糖,開始燉。開鍋後轉小火慢燉,一個小時後把肉翻過來再煲15分鐘。

這就已經挺繁瑣了,還有更精細的。為了增加口感,有人還會放上紹興的黃酒、大棗、冰糖白糖,還得先焯水瀝幹,這樣才能做出「紅得透亮,色如瑪瑙,入口軟而不爛,肥而不膩」的經典美食東坡肉。

所以,想做出一盤東坡肉,不容易。而蘇軾那篇【豬肉頌】,沒有涉及到具體做法。他就說要「刷鍋放水小火慢燉」,這也太籠統了。按照他這麽做,恐怕只會得到蒸肉。

並且,蘇軾雖然愛吃,但廚藝確實不敢恭維。他曾經用大麥煮粥,可是舂米不幹凈,大麥皮多有殘留,煮出來的粥特別硬,都拉嗓子。孩子說,這是「嚼虱子」。

他還用蜂蜜釀酒,但是沒有掌握好發酵時間,導致「飲者則暴下」。 別人的飯菜是「吃過的人都說好」,蘇軾的酒是「喝過的人全都拉肚子」。

蘇軾做菜唯一成功的記錄是做了一條魚,當年蘇軾在杭州做官,學生秦觀的弟弟前去拜訪,蘇軾特別高興,挽起袖子親自下廚做魚。秦觀的弟弟吃完後豎起大拇指,說「此羹超然有高韻,非世俗庖人所能仿佛。」

這句話雖然有彩虹屁嫌疑,但是蘇軾在做魚方面,是有心得的。

他寫過一篇【煮魚法】:

在黃州,好自煮魚,其法:以鮮鯽或鯉魚治斫,冷水下。入鹽於堂法,以菘菜筆之,仍入渾。蔥白數莖,不得掩半,熟入生姜、蘿蔔汁及酒各少許,三物相等,調勻,乃下。臨熟,入桔皮片,乃食。

大意是用新鮮鯽魚或者鯉魚,魚身兩側用刀劃開,冷水下鍋。鍋裏放鹽,加入菜心、蔥白,不可以翻動。煮到半熟時按照比例加入姜、蘿蔔汁、酒。馬上就要熟了,再加點桔子片。

這才是一道合格的菜譜,能證明確實會做魚。【豬肉頌】證明不了會做東坡肉。

還有,大家想一下,蘇軾這麽出名,煮粥失敗被記載下來了,釀酒失敗被記載下來了,就是做了一條魚,書籍中也有記錄。如果他真的發明出東坡肉,以蘇軾的名氣,以他什麽事情都得寫點東西昭告天下的性格,東坡肉在北宋就應該流行了。

但是,北宋的食譜中沒有東坡肉,類似的菜品都沒有。直到1909年出版一本書叫【成都通覽】,這本書中首次提到東坡肉和這道菜的簡單做法。

由此可以推斷出,東坡肉應該是清朝出現的。

所以,東坡肉是碰瓷的。東坡豆腐、東坡肘子、東坡涼粉、東坡餅、東坡羹等美食,推測蘇軾吃過的可能性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