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家居

有哪些簡單可行的居家點子,能讓家舒適度大大提升?

2020-02-08家居

翻看了下前面的回答,發現有一些在表述改造空間(三分離衛生間),有的在整合家具,還有一些是在升級電器(如廚寶/凈水/浴霸等);

這中間很多其實跑題了,已經開始居家了,就不是可以去大改空間格局,變換櫃體的階段了,如何在現有情況下少動或不動以及適當的添置才是該做的事。

能大幅提升舒適度除了收納似乎沒有更多選擇,而且收納不光提升的是舒適度還有顏值同時亦是簡單可行的。

收納不需要去買買買,也不需要拆墻動地,更無需煩惱添置電器後電源水路的連線問題以及連線後產生的顏值bug。

任何一個模糊的問題都是需要系統的拆分才能有答案,收納也不例外,在印象中,收納是就是斷舍離,斷舍離就是扔扔扔或者狠心放手不舍得的東西;

然而並非如此,收納也好,斷舍離也罷,這些都是過程而非結果,就像人進食是為了吸收其營養,然後用該營養產生的力量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學習/跑步/工作等),沒有誰是為吃而吃,明明已飽還要持續進食,明明已經便秘不解決如何排出而持續進食,這樣得有多難受,進食/吸收/排泄簡單的機制卻在日常中被忽略了無數次;

市面上給我們提供的策略只有收納術或整理術而這些策略 本質上是在宣傳如何把過多的物件密密實實地見縫插針地塞滿我們的生活這種收納式思維只會讓我們在浪費過剩惰性中喘不過氣來,所以這個簡單可行的點子分為三部份:

1.斷舍離

描繪對家的具體構想——拿出雜物,扔掉{怎麽看都是垃圾/廢品}的東西——以時間軸為判斷基準,考慮物品和自身之間的{關聯度}——以{必要/合適/愉快}的標準進行取舍以及形成良性迴圈——將物品最適化後再進行收納;

2.收納

三分——7:5:1——先出在進——一鍵式——整齊

三分

是指分類,收納最需要的是明理清晰,一旦分類不清就很容易放棄,就以廚房來說:

7:5:1

是指階段目標,我們大都受日常工作或學習的習慣於一鼓作氣完成一件事,恰恰收納很難一鼓作氣完成,然後就漸漸再而衰三而竭,在做收納這件事上可以將目標放低一些,如第一次只將物品保留到7成;後續在降低到5成,最後實作1成,這之間也是一個培養習慣的過程,一旦習慣養成,就沒有困難了;

先出在進

在任何實物進入家裏以前,先要把家裏一件舊物移出,如此反復,雜物少了,品味和審美也得已提升。

切記的是二者順序不能顛倒,一旦反之,則前功盡棄,臨時的物品總量很快會超過預期;

一鍵式

收納的意義在於更方便的取放,而非增加取放難度,很多收納件和技巧則反其道而行之,所以這也是難適用的原因;

在做任何收納時都可以將該動作帶入:開啟-取出/開啟-放回;只要能實作該動作,那收納就是成功的,如不能或中間有額外的動作過程就該反思中間出了哪些問題,是櫃體深度太深?物品歸類不明(皮筋封口等操作)?還是其他等。

整齊

該處也不提視覺平衡的大道理,就簡單一句,如你和該處物品置換空間,你願意在該處待下去嗎?

3.家務

很多情況下,我們不是不願意去收納,而是收納自身的工作量就很大,如處理無用的物品,給物品分門別類,動不動就得重新收拾的壓力,這些讓人望而卻步;

家務最忌諱的是集中起來一起做,本來隨手就能了結但卻逐漸堆積從而不得不鼓起勇氣才能應對堆積的家務;

集中解決看似省卻了時間,但增加了精神壓力,從而花了更多時間去克服壓力再去行動;

很多家務是因為圖便宜而產生的;

就像每次去買菜很少有人列食譜,基本上看到啥買啥,或者這個菜比往日優惠一點那就買些吧;

還有各種打折日,雙十一,超市每周都有的活動,看似這些讓自己省了銀錢,但搭入更多時間和空間成本;

買回來得取出-歸置-還失真壞的可能,最多的是你不斷去追溯它的時間成本;從知道優惠資訊到最終下單你用了多久,再到買回來後真的開始用在身上中間又間隔了多久;

家務還有一點被忽略的是流程,在裝修家的時候,都把動線提上日程,有些還做的頗為專業,但細化到流程呢?

以廚房取一件非常用的鍋具舉例:

很多家務就是這樣產生的;

正確的囤貨是這樣的:

家務還有很多需每日執行的細節,但篇幅太長就不在此處展開了,有興趣可以仔細去讀山下英子老師的【斷舍離】。

最後,策明誠邀各位關註「 策明說 」或將我放進知乎手機端的置頂格,就可以隨時檢視策明對家居的新認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