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遊戲

【原神】裏的國家是怎麽和現實國家對應起來的?

2022-07-05遊戲

超多圖預警,長文預警

聊點關於城市和村莊的吧。

一、蒙德地區:蒙德城-清泉鎮-晨曦酒莊

蒙德城

正如 @裏納多甘道非 所提到,伯恩老城和博迪亞姆城堡確實是蒙德城的原型之一,但我們能從蒙德城的民居看出來,其並沒有完全遵循南德-法-北意-瑞士的建築風格,而是在其中大量融入了Fachwerkhaus(木桁架建築)。而這種建築常見於德國中部及德法邊境處。

奎德林貝格
多恩施泰滕

騎士團總部的造型可能借鑒了斯德哥爾摩市政廳。這座市政廳具有典型的塔樓結構。但是,騎士團總部的外立面具有鮮明的哥特-新哥特風格,這點又一定程度上借鑒了維也納市政廳。

斯德哥爾摩

(維也納市政廳的圖太大了,傳不上來,悲

西風大教堂可能與很多雙塔哥特式教堂都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我認為這座教堂的原型應該是科隆大教堂。當然,這座教堂內部比科隆大教堂簡約不少。

清泉鎮

清泉鎮在我看來,是一個典型的歐式村莊。從風車來看,可能借鑒了數個荷蘭村莊。

晨曦酒莊的結構則明顯結合了傳統的歐洲酒莊構造和Fachwerkhaus的桁架,這裏不做過多說明。

晨曦酒莊

二、璃月地區:璃月港-輕策莊-望舒客棧

璃月港

@裏納多甘道非 提到,官方認定璃月港的原型是鳳凰古城+懸空寺。但是,我認為璃月港還夾雜了其他一些中國城市的元素。

我們能從圖中得知,在緋雲坡地區存在著大量過街樓。這些過街樓的原型,一般被認為是(已經拆除的)北京觀音院過街樓。當然,璃月這種過街樓進行了極度繁復的裝飾,不再像北京過街樓那樣只註重使用功能了。

觀音院過街樓
輕策莊

@裏納多甘道非 提到,輕策莊的梯田借鑒了江西婺源的油菜花梯田。我認為,輕策莊也借鑒了廣西龍脊梯田。這一點可以從村莊布局中看出來(當然輕策莊沒有龍脊梯田那麽密集)。

望舒客棧

望舒客棧是依樹而建的客棧,其原型可能是電影【龍門客棧】中的龍門客棧,突出一個臥虎藏龍()。

三、稻妻地區:稻妻城-紺田村(甘金島)-離島-鳴神大社(淺瀨神社)-神裏屋敷-九條陣屋(藤兜砦)-珊瑚宮(望瀧村)

(媽耶標題太長了吧)

稻妻城

稻妻城具有典型的日式城郭布局,中央有巨大的天守閣。我們對天守閣的推測基於以下幾個方面:

1、一共有幾層幾重檐?

2、城郭的布局和用途?

3、城主居住的位置?

以下是這幾個問題的回答:

1、從一些清晰的照片中(而不是答主拍的照騙)中能夠看到,稻妻城天守大概有4-5重檐,是一座規格很高的天守。其結構為望樓式,擁有典型的入母屋破風和唐破風,我們基本就能把所有層塔式的天守閣全部排除了。

姬路,典型的望樓式天守閣

2、稻妻城郭的布局稍顯簡單,一共分為四個「丸」(區域之義):天守丸、本丸、二丸和西丸。其中,天守丸、本丸和二丸為天守閣的主體,而西丸則被分給天領奉行九條家作為屋敷。

天領奉行府內部

在戰國時代,織田信長同誌發明天守閣,是為了住在裏面,這讓他成為了歷史上唯一一位住在天守閣裏的大名。後來,豐臣秀吉雖然保留了天守閣內豪華的書院造風格裝飾,但僅把它當作會客場所使用,而非住在裏面。到江戶時代,德川家康只是把天守閣當成單純的軍事防禦設施使用,不加以任何裝飾。

綜上所述,我認為稻妻天守閣的主要來源應該是安土城+姬路城。證畢。(doge

至於稻妻城的城區,我們不如參照百度百科的解釋:

城下町,是(日本)以城郭為中心,所成立的都市。中世時代,領主居所的周邊所成立的聚落、町場(市集),稱為堀之內、根小屋、山下。近世之後,則普遍稱之為城下。十六世紀,戰國大名配合其領國的統一,伴隨著兵農分離政策的推行,領主下面的直屬武士團與商工業者被強制集中於城下,乃形成城下町,並逐漸發展成領國政治、經濟、交通的中心。例如,今川氏的駿府、大內氏的山口、武田氏的甲府、織田氏的安土、以及豐臣氏的大阪皆為有名的城下町所在地。到了江戶時代,在一國一城令的原則下,從江戶城開始,各藩的城下町被整備起來,武士團則強制必須定居於此。城下町成為藩域經濟的中心,大規模的消費經濟逐漸地發達起來,也成為近代經濟的源流。明治維新 以後,主要的城下町多設有縣廳與重點學校,伴隨商業都市化發展而持續繁榮下去。——百度百科
離島
出島是日本江戶時代幕府執行的鎖國政策所建造的人工島,該島的輪廓是扇形。在1641年到1859年期間,荷蘭人居留日本的地方,在鎖國政策實行期間,荷蘭人可以逗留日本,荷蘭在出島設立貿易站。最初計劃是收留葡萄牙人居住,但後來改為讓荷蘭人居住,島的建造費用是由町眾支付。荷蘭人每年向町眾支付租金。出島在1904年因政府改善海灣而被填平,成為了現今長崎市的一部份,原有出島的範圍已被道路所劃分。——百度百科
川原慶賀畫,畫面中下方為出島

離島與出島的相似度不用多言,二者都作為當時政權的唯一對外口岸,負有商業和情報交流的巨大責任,也是當權者最為重視的地區。

紺田村
甘金島

紺田村和甘金島都是典型的日本小村莊,風景突出了農家的質樸。其中紺田村房前屋後掛置的鯉魚旗是男兒節(日本端午節)的象征,黑色代表父親,紅色代表母親,青藍色則代表兒子,青藍色鯉魚的條數代表著這家男孩的個數。日本人認為鯉魚是力量和勇氣的象征,表達了父母期望子孫成為勇敢堅強的武士的願望。

淺瀨神社
鳴神大社

同意 @裏納多甘道非 的說法,鳴神大社確實以伏見稻荷大社為藍本,其配色和千本鳥居可以看出這一點。但是,鳴神大社的原型可能不包含嚴島神社。嚴島神社的地理位置相比於鳴神大社來說誇張許多(畢竟直接建在海上),鳥居數量也對不上。北野天滿宮和日光東照宮倒有可能作為其原型之一。至於淺瀨神社,我傾向於以嚴島神社為原型。畢竟淺瀨神社的鳥居比較高,結構也很簡單,可能是有嚴島神社的影子在裏面。

神裏屋敷
神裏屋敷·內部

神裏屋敷是一座典型的日式庭院, @裏納多甘道非 認為它的原型是二條城,但是這座小城相比於一座藩主宅邸來說顯然有點大,而且有點不太」庭院「。我認為神裏屋敷是根據江戶時代某個藩主的」上屋「設計的。根據目前江戶時代史料在中國的普及度,我們基本可以釘選(曾經的)紀州藩(和歌山藩)位於江戶芝的上屋。從紀州藩下級武士酒井伴四郎留下的日記來看,紀州藩上屋的庭院裏包括茶亭、庭院和兩座小神社(稻荷神社和秋葉神社),可以供藩主舉行各種典禮。因此我認為紀州藩的上屋最有可能成為神裏屋敷的原型。

松平忠昌上屋敷(龍ノ口屋敷)模型

神裏屋敷的內部是典型的書院造混合武家樣風格,同時存在公卿文化和武家文化的擺設。這種擺設的典型是京都金閣寺。金閣寺一層為典型的公卿寢殿造,二層為武士風格的武家樣,三層為佛教禪宗風格的禪宗樣。考慮到原名北山第的金閣寺是足利義滿出家為僧後的宅邸,我們似乎對這種風格有了一定認識。

藤兜砦
九條陣屋

藤兜砦和九條陣屋都是典型的軍營建築,但它們又不完全是軍營。我們能夠看到近處的塔樓。實際上這種塔樓並不僅僅在軍營中出現,還出現在藩的中屋/下屋中,作為火災監測塔使用。以及,從這兩張圖中我們能輕易地發現稻妻本土軍營和海祗島軍營的不同。這兩個軍營可能借鑒了長筱之戰和關原之戰的古戰場。

望瀧村
珊瑚宮

珊瑚宮和望瀧村明顯地體現出琉球文化的影響。尤其是珊瑚宮,與普通的神社大相徑庭,珊瑚宮更像是沖繩首裏城的復制品——我們從立面就能輕易地看出來。而望瀧村又是一個類似紺田村/甘金島的小村莊,當然似乎也作為珊瑚宮軍隊的營地之一,也是以淳樸民風為主的。

首裏城,2019年燒毀,重建中

四、須彌地區:須彌城-化城郭(維摩莊)-奧摩斯港-喀萬驛-阿如村

須彌城

須彌城被譽為「聖樹上的城市」,其依靠著一棵巨大的樹建立。我們能從很多建築看到須彌的雜糅建築風格。具體來說,以綠色為主色並添加圓頂,是典型的伊斯蘭建築風格。但是又加上下垂檐,又類似印度和東南亞的一系列建築。我認為地圖設計者希望在須彌表現多種文化的融合,但在我看來用伊斯蘭建築搭配樹木反倒顯得有點割裂。

教令院
智慧宮

教令院內部的設計我倒是很喜歡,這裏可能借鑒了伊斯坦布爾的聖佐菲雅大教堂(精羅震怒.jpg)。一系列打光的明暗對比確實很明顯地表現了」智慧「這個主題。

維摩莊
化城郭

維摩莊和化城郭都是典型的東南亞型小村落。不過化城郭的樹屋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還參考了加利曼丹-新幾內亞島原住民的村落。這一部份的觀感總體比須彌城要好一些。

奧摩斯港

奧摩斯港的設計可能來源於伊斯坦布爾。作為一個依托海峽的港口,伊斯坦布爾也被分成兩個部份,並長期以來作為世界貿易的核心存在。當然,奧摩斯港的設計也存在一些小的問題,具體與須彌城類似。

伊斯坦布爾,千柱之城
阿如村

阿如村是沙漠原住民的村莊,建築具有一定的中東沙漠風格,而墻壁上的彩繪又具有古埃及風格。這讓我想起了科普特人。可惜目前的科普特人村莊已經失去了古埃及的特征,因此沒有找到與其相似的圖片。

五、楓丹地區:楓丹廷·上城區(歐庇基利歌劇院)-白淞鎮-楓丹廷·下城區(梅洛彼得堡)-海沫村-海露港(柔燈港)

歐庇基利歌劇院與露景泉
楓丹廷·上城區

實際上楓丹廷的規劃非常規整。整個城市呈現標準的正圓形,被高墻環繞,透過巡軌船與外界相連。這其實能讓人想到19世紀中晚期的巴黎。街上大量出現的法語人名與招牌也能印證這一點。

楓丹廷的建築是新古典主義和Art Deco的結合。這其實能讓人想到著名的城市規劃學家——歐仁·鄂圖曼男爵。正是在他的主持下,巴黎才徹底地告別了臟亂差,迎來了嶄新的面貌,甚至成為全歐洲城市規劃的三大典範之一。歐庇基利歌劇院也可以認為是楓丹廷」改革「裏面的一部份。

巴黎塞納河畔
1852年,喬治·歐仁·鄂圖曼(1809-1891)男爵調任巴黎所在的塞納行政區任行政長官。從這年開始至1870年的18年任期內,鄂圖曼啟用了著名的城市建築師歐仁·貝爾格朗德等一批建築、規劃和水利專家,對巴黎市區進行了大規模的規劃和「外科手術式」改造。在短短20年的時間內,整個城市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鄂圖曼制定的巴黎改造計劃的核心是幹道網的規劃與建設,為此他在東西向和南北方向各開辟一條條縱橫交錯的寬敞的大道,拆除大量的舊建築,在道路兩側種植高大的喬木而成為林蔭大道,並在大道兩邊建了大量城市公共設施:長椅、路燈、衛生間等。鄂圖曼嚴格規範了道路兩側建築物的高度和風格形式,強調模組屋水平線的連續性,有意識地營造城市景觀。鄂圖曼還設計建成了自來水系統,取用塞納河上遊河水作水源;創立了巴黎發達的、長達500千米的地下排水系統;構建了十幾座壯觀的噴泉;規劃建設博物館使之成為巴黎的觀光景點;還主持修建了一些生活必需的公共建築如:加尼葉歌劇院、醫院等。在城市改造中,巴黎註重完整地保護城市原來的傳統歷史風貌,讓新建建築沒有侵略性,精心雕飾每一處,使其擺脫衰敗面貌。這次城市規劃十分重視公共綠地建設,建設了數個大型公園,使之成為「城市之肺」,改善了城市的人居環境,從而很好地服務於社區和遊客。改造完成以後,巴黎形成了單中心、放射狀交通網、主軸線與塞納河平行的格局。——百度百科
白淞鎮
梅洛彼得堡
楓丹廷·下城區

白淞鎮、灰河和梅洛彼得堡都是典型的」蒸汽龐克「風格建築,以大量使用鐵皮、管道和昏暗的燈光著稱。楓丹廷的下城區也對應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描述:巴黎的下水道配備有特定的觀光車,向遊客開放。

梅洛彼得堡的制度借鑒了玻利維亞的聖佩德羅監獄。這個監獄采用完全的犯人自治制度,與外界社會幾乎沒有區別。監獄裏有各種物質和精神設施,存在貧富分化,很類似於梅洛彼得堡的特許券制度了。

白淞鎮是由刺玫會建設的小鎮,在第二次漲水期中遭到了嚴重破壞。這裏對應著法國城市拉羅謝爾。這裏自路易十三開始就聚集了大量胡格諾派教徒,還受到英國和尼德蘭的支持,讓歷代法王很是頭疼。後期,法王頒布了一系列」胡蘿蔔加大棒「政策,最終將拉羅謝爾地區徹底穩定下來。

拉羅謝爾
海沫村

海沫村是厄裏那斯地區的一個小村莊,是美露莘聚居的地區,有著典型的海螺房。

柔燈港
海露港

海露港和柔燈港是目前為止楓丹開放的大型海港。其建築風格非常統一,為高塔(水道樞紐)+廣場。

六、納塔地區(待續)

七、至冬地區(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