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遊戲

「沒有一家遊戲公司是穩定的」

2022-06-17遊戲

裁員過去或多或少都有些征兆,現在則很難預判。全球從業者也越來越清醒地意識到「沒有一家遊戲公司是穩定的。」

「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會落下

國內從業者曾經寄希冀於版號發放能緩解嚴峻的就業形勢,結果令人失望,企業並沒有停止裁員的腳步。

互聯網大廠Z入局遊戲以來一直備受關註,從去年開始裁員的動作就一直沒有停下來。

今天在上海的遊戲研發工作室被爆裁員,並得到了證實。大廠數款已被曝光的遊戲均由該工作室負責,其中上線的一款女性向遊戲在體系內尚屬不錯,但於整個市場而言競爭力並不明顯。與此同時該大廠其他城市的研發工作室也開始鎖招聘。針對研發業務的裁員,還會繼續蔓延。

5月份則對廣州發行線進行了一輪裁員。這是從廣州行銷業務板塊中分化出來的一條發行線,團隊也有200人之多。該發行線一度拿下了昆侖萬維和王牌互娛的重要產品的發行權。今年1月發行了一款末日題材的策略遊戲,或因團隊經驗不足,遊戲釋出一周就頹勢難擋;而另一款原定於今年Q1上線的產品,至今未拿到版號。

多重原因疊加,公司放棄了其作為獨立的發行品牌出道,將其並入了原有的發行品牌之下。到了5月,這條在內部競爭中落敗的發行線沒能躲過裁員潮,如今僅留下約40人跟進專案。

另一家廣州公司S在初創團隊中屬於發展得比較好的,拿到了大廠的投資,旗下一款遊戲還在限量測試期,單在TapTap上就獲得了接近100萬玩家的關註。遊戲品質也獲得了從業者的好評,認為是一款即使不會大爆也絕對不會拉胯的產品。但該公司最近仍進行了一次裁員,原因是旗下其他遊戲專案的進展並沒有那麽順利。

因專案解散或進展不如預期而裁員的公司不止這一家。5月份就有一家廣州二次元遊戲公司因為專案需要回爐重造而導致了裁員;上海公司因為遊戲版本被版署打回三次,預期上線無望而被發行商終止合作而導致了停工。6月份,一位美術相關從業者表示,一夜之間飄滿了遊戲畫師的求職帖和作品帖。

而殺傷力最大的還數「降本增效」的目的驅動下而進行裁員的公司。

彈幕影片公司今年5月出現大規模裁員情況,涉及遊戲、直播等部門,裁員原因的統一話術為「內部結構調整」,許多員工突然收到來自HR的畢業通知。而昨天正是他們辦理離職手續的日子。一位被裁員工告訴遊戲新知,被裁不是因為能力問題,自己雖然接受但感覺到蠻難過的。而他後面去找工作的時候也不順利,一下子流出的失業人口太多,也讓求職變得非常難。何況很多遊戲公司都已經不再提供新的崗位。

上海公司H則在疫情封控管理期間裁掉了小部份員工,其中包括即將上線專案的人員。這家公司在玩家群中積累有相當不錯的口碑,居家隔離時對員工的關懷也是可圈可點的。據了解公司H希望在今年年底為來年實作盈虧平衡甚至盈利做好準備。而在2021年年底時他們也進行過一輪較大規模的裁員。

遊戲巨頭T從3月中旬就開始裁員,主要原因也是降本增效,如今裁到了一個人數較少的邊緣部門。該部門與公司的核心遊戲業務歸屬同一事業群,負責的工作比較龐雜,多為遊戲社區營運之類的輔助崗位。公司T在今年兩次版號發放中都是零收獲,導致了許多負責遊戲營運的員工處於無事可做的狀態,據員工爆料該邊緣部門裁員比例在50%左右,涉及數十人。

公司N本身就沒有什麽遊戲基因,他們主要做工具類App起身。在短短的兩年多時間裏組建了600多人的遊戲部門,在研遊戲專案一度超10個。從去年年底開始大規模在遊戲行業冒頭,大有成為下一個遊戲巨頭的勢頭。他們頗為重視的一款二次元遊戲在2021年11月上線之後卻表現不盡人意,而今該公司時不時傳出裁員和砍專案的訊息。

還有一家2015年出了爆款,之後在資本市場也收獲頗豐的遊戲公司也在6月13日發出了全體裁員的通知。在遊戲行業起起伏伏七年之後,以這樣的方式隕落在版號重發之際。

在大環境並不樂觀的情況下,遊戲公司透過解散專案以及裁員來控制風險和降低成本無可厚非。只是在這種無可厚非後面,身在遊戲行業中的無論是被裁者還是「幸存者」都很難有穩定感。被裁之後下一份工作會在哪裏,這次沒有被裁又會哪一天收到畢業通知?

外面的月亮並沒有很圓

全球性經濟衰退的局勢已經無法逆轉,不受版號限制的海外遊戲公司愈發頻繁地強調「要做好最壞的打算」,也是在借此向從業者打起預防針,許多公司開始想方設法縮減成本。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裁員。

裁員潮從2021年蔓延至今,近三個月以來發生過裁員的遊戲公司涵蓋大中小團隊。

以色列遊戲公司Playtika自2021年上市以來資本動作頻頻,首次公開募股籌集了18.8億美元,之後花了6億美元收購開發商Reworks,又在瑞士開了新工作室。這一年創下將近26億美元的營收,凈利潤更是增長了234.96%來到3億美元。

而它在業績不錯的情況下依然計劃裁掉250人,占總員工數的6%,波及加拿大蒙特利爾、英國倫敦和美國洛杉磯三個工作室。前兩個工作室直接關閉,洛杉磯工作室的專案將被移交給波蘭和以色列的團隊,之後還打算關閉赫爾辛基工作室。

印度遊戲公司Mobile Premier League在全球擁有9000萬使用者,估值一度達到23億美元,近年來完成了累計上億美元的融資,就在今年2月份還收購了一家做F2P遊戲的德國公司,最近卻傳出了裁員資訊。受印度經濟低迷的影響,該公司計劃裁掉100多名員工(裁員比例為10%)並結束印尼市場,工作重心轉向美國、歐洲和印度。被裁員工將獲得一筆遣散費,並有權持有員工股票期權(ESOPs) 10年。

索尼PlayStation裁掉了北美辦事處近90名員工,據外媒報道,被裁崗位集中在銷售部門和市場行銷部門,原因是高層決定對公司的銷售和業務營運模式進行「全球化轉型」。一位被裁員工表示,公司並沒有提前通知他們所屬部門,完全沒有給他們緩沖時間去找工作,他對這種處理方式感到非常失望。

EA在與FIFA終止合作後,裁掉了美國柯士甸辦事處的100多位客服人員,其中多名員工是負責【FIFA 22】的營運工作。據外媒報道,EA一高層在內部郵件中稱裁員是為了降本增效,他還提議裁掉EA在歐洲戈爾韋辦事處的相關人員。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則表示,裁員的原因是兩個辦事處的員工多次抱怨「年薪漲得太慢」(每小時漲0.1美元)。裁掉這批員工後,這些崗位也將轉為外包崗。

資金實力遠遠不及的小公司只會更難熬。

【黑手黨3】開發商Hangar 13(2K旗下公司),在砍掉了兩個專案之後也不得不宣布裁員,其中一個專案是與Take-Two合作的科幻類遊戲【Volt】,研發費用至少在5300萬美元以上。裁員集中在Hangar 13的加州工作室,人數達到50名,而該工作室的總員工數不過87人左右。

做桌遊的初創公司Hunt A Killer在疫情初期營收翻了一番,「宅經濟」消退後至少進行了三輪大規模裁員,最近一次發生在3月中旬,原因是2022年營收不及預期,據員工爆料至少裁掉了40%的員工。現在專案之間有優先級,一些負責非核心專案的團隊幾乎全員被解散。

此外受到俄烏沖突波及的遊戲公司也做出不同反應。一些公司承諾不會裁掉烏克蘭或白俄羅斯工作室的員工,一些公司則不想繼續負擔戰爭帶來的經濟損失而選擇裁員。【坦克世界】開發商Wargaming關停了白俄羅斯工作室,據員工透露,只有30%的人員可獲得重新安置的機會,這些人必須是能為公司提供價值的頂級開發人員和「特殊」專家,其余人員則將被解雇。

科技巨頭(擁有遊戲業務)遭遇不同程度的市值縮水,也紛紛放緩招聘需求。

推特正處於一個不穩定時期,既要迎戰變幻莫測的主流市場,還要應對來自馬斯克的收購意向。據彭博社報道,推特已經停止招聘新員工,並且可能復原部份已經發出的聘用通知,而公司內部已有多名高管離職。

Meta去年還在瘋狂擴招,在今年股價暴跌、一季度營收創下上市以來最低增速後,口風也發生改變。CEO朱克伯格向員工保證,公司至少目前不會裁員。而綜合多方資訊來看Meta今年也很有可能停招了。其內部郵件多次強調將減少招聘額度,之後更是傳出凍結招聘的訊息,給出的理由涉及多個方面,包括俄烏沖突、經濟衰退和蘋果加強私密政策等。

微軟今年5月份才宣布給員工加薪以應對通脹影響,6月份就被曝出正在放緩部份招聘計劃。與此同時,多名海外從業者在職場社交平台Blind中談到,他們之前拿到的微軟offer被撤回了。

在Blind平台,不少從業者在互相傳遞著對失業潮的焦慮和對全球經濟形勢的擔憂:「我們正處在一場大蕭條邊緣,大規模裁員、糧食危機、通貨膨脹、股市和加密貨幣崩潰以及局部戰爭……你們是否準備好迎接新的世界秩序呢?」也有從業者不以為意:「對經濟衰退的恐懼將導致我們陷入經濟衰退。」

「把不該花的錢都控制住」

近兩年多以來,由於外部大環境不太樂觀,許多遊戲公司的市值在不斷縮水。以A股和港股公司為例,即使是2021年營收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也未能幸免。騰訊、三七互娛、中手遊、IGG、完美世界、世紀華通等大型遊戲公司的市值縮水比例均超過了50%。

騰訊從2021年2月市值最高點7.3萬億掉到了現在的3.5萬億,縮水超過65%,今年財報會議上CEO馬化騰首次投擲了降本增效的概念。嗶哩嗶哩的市值相比近兩年來最高點則縮水了將近80%,3月中旬全年財報披露的時候,CEO陳睿也公開表示今年會「把不該花的錢都控制住」。

心動的市值從2021年2月的最高點503億縮水了76%來到118億,CEO黃一孟在接受B站UP主@導演BK采訪時無限感慨:一年多以前整個遊戲處於高歌猛進的狀態,諸位老板意氣風發準備第二年大幹一場,而一年之後,或許是因為版號、外部環境、產品進展不順等原因,又覺得對未來的預期不可知,要謹慎一點準備過冬了。

對未來形勢的擔憂蔓延到資本市場,巨頭變得既大方又摳門,一方面迫不及待地想要吞並那些已經發展到一定規模且具有較強實力的公司,以達成更壟斷的市場地位來增加自己過冬的底氣,另一方面對初創團隊的投資會更加謹慎,不像以前那樣急切地想花掉手上的錢。這無疑也加劇了市場震蕩——資金短缺的初創公司因為找不到投資人而倒閉,財力雄厚的大公司在試圖以低價「淘」到好貨。

通貨膨脹和疫情則導致了企業用工成本居高不下,影響較大的是海外遊戲公司。蘋果、微軟、亞馬遜、谷歌母公司Alphabet等都透過調高薪酬,幫助員工應對通貨膨脹帶來的物價飛漲,其中微軟的加薪預算增加近一倍。另一方面辦公室交叉感染也導致停工損失,亞馬遜就出現了員工反復感染Omicron請病假的情況,不得不招募更多員工完成工作。

政策的不確定性(如版號、封禁)也讓很多公司在立項時更加謹慎,與此同時紛紛砍掉了那些太燒錢的、利潤低的或前途未蔔的專案。

也有一些遊戲公司或是因為始終保持相對冷靜的擴張步伐,或是因為尋覓到新的市場紅利點,得以在裁員潮中全身而退。而由於近兩個月裁員達到了上萬人,市場上流出了大量的人才,這些發展比較穩定的公司也在短時間內收到了大量來自前員工的咨詢,希望能回流。

公司對給出headcount(招聘名額)的態度變得更加謹慎,對求職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希望求職者有較強的意願留在公司,同時也要求他們有更匹配崗位的能力。

還有的公司則直接在內部實作「降本增效」。一位廣州從業者表示,公司打算給他升職級並要求他帶幾個新人,但不會加薪,在他表示出有離職意願的時候,部門幾位負責人輪番上陣對他進行「洗腦」,統一口徑是外面就業形勢嚴峻,到處在裁員,不如留下來好好幹。

結語

猶記得今年4月中旬采訪一位上海從業者時,他笑著告訴遊戲新知,大家原本因為疫情心情特別差,在獲知版號恢復下發的訊息後「又覺得自己可以了」。而就在結束采訪的兩個月內,遊戲行業便發生了一連串裁員事件。

裁員未可知的趨勢,讓從業者很難再從遊戲公司獲得安全感。即使個人在產品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也有在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一旦專案被砍掉了,也就沒有什麽價值了。

不少從業者向遊戲新知透露了想轉行的意願,但他們卻不知道應該轉向何方,身邊從事其他行業的朋友比自己更早經歷了裁員,甚至有的朋友已經被裁過幾次。尋找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似乎成了一種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