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健康

現實生活中警察怎麽處理那些已經長蟲的屍體?

2020-06-17健康

答案自然是:「讓蟲子幫忙破個案」。

第一批到達犯罪現場的一般不是警察,而是各種各樣的昆蟲,它們往往是屍體的發現者,也是破壞者。

在談到現場昆蟲的利用前,我們需要搞清楚一個問題,即:

——「警察可能會在犯罪現場發現哪些昆蟲?」

理論上來說,一具血淋淋的屍體出現在現場,蠅類應該是最先出現於現場的,它們具有極為敏感的傳感系統,哪怕是極微弱的腥氣亦可透過感受器的小腔傳導,因而總能快速到達現場,代表有 麗蠅、麻蠅 等。

蒼蠅光顧之後,第二批到達現場的是鞘翅目昆蟲,這是昆蟲中最大的一個目,代表有各種各樣的甲蟲、隱翅蟲、埋葬蟲等。

最後到達現場的是膜翅目昆蟲,代表為蜂、蟻類昆蟲。

一個對法醫昆蟲學(Forensic Entomology)非常熟悉的偵察員,看到下面這幾種昆蟲應該會有一種發自內心的親切感:

左上、右上分別為麗蠅、麻蠅,左下、右下分別為隱翅蟲、埋葬蟲

對於法醫昆蟲學這門新興學科來說,其 主要套用在於推斷死亡時間。 它正越來越受到各國犯罪偵查領域技術專家重視,我們國家這個學科才 剛剛起步,研究成果的實際套用還很不成熟。

以蠅類為例,之所以可以用它來推測死亡時間,原理在於蠅類發育、繁殖的 昆蟲學原理

大多數蒼蠅在產第一批卵之前需要補充蛋白質,屍體完全可以成為它們的營養來源,對於最常見的麗蠅,一只母蠅一次產卵大約300粒,一天下來大約2000~3000粒卵。

這些卵需要一段時間來孵化, 孵化時間由兩個變量決定,一個是溫度,另一個是濕度。

比如:

常規濕度下 ,22℃時→孵化時間大約為20h

常規濕度下 ,25℃時→孵化時間大約為16~18h

常規濕度下 ,28℃時→14h

常規濕度下 ,35℃時→僅需8~10h

常規溫度下, 相對濕度為75%~80%時,孵化率最高

常規溫度下, 低於65%或高於85%時,孵化率明顯降低

蠅類成長也分三齡:

第一齡幼蟲室溫下蟲齡為一天,接著蛻變為第二齡幼蟲,最後蛻變為第三齡幼蟲。

第三齡階段幼蟲是案件裏最常見到的,因為持續時間長(蠅蛆),一般可以持續4~5天。

蠅蛆通常在土中化蛹,蛆化蛹時表皮變硬、變黑、收縮為桶狀蛹殼 ,剩下的就是最後蒼蠅破蛹而出了。

實際案件中,這種東西經常在 地毯下、床單被褥下 等地方出現:

蠅蛹

因此,法醫昆蟲學家透過 對屍體上昆蟲種屬鑒別及幼蟲生長發育階段的確定,結合其生物學特性及局部環境溫度等情況綜合推測死亡時間 ,這是最常見的思路。

不妨來看看國外的法醫昆蟲學家是如何做的(圖片引自School of Criminology -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某地挖出一具屍體,屍體附近有昆蟲,由專業人員進行提取。

這些是用來提取存放的鑷子、樣品瓶:

在現場找到的幼蟲蟲體,一部份會被泡在酒精裏:

解剖鏡下觀察這部份幼蟲的情況:

另外一部份被好吃好喝的供起來,裏面有舒服的木屑、必須的營養物質等,這個玻璃缸即將被放在一個溫度、濕度等環境條件完全可控的培養箱中,目的在於 模擬現場環境 ,得到其在現場環境中生長發育需要的時間。

培養箱中的幼蟲逐漸變成了蛹:

等到變成了成蟲,記錄時間,並將觀察它是什麽物種:

發現這是一只麗蠅:

工作人員需要將所有培育出的昆蟲類別進行確認、標簽化歸類:

如此一來,可以得出的結論有:

1·確定了現場昆蟲的 種類問題。

我們前面說了,不同昆蟲出現在現場在時間上有先後之分, 這些昆蟲的食物鏈及生活規律極為固定而且準確,就像一個天然的時間表 ,他們能讓偵查者據此做出準確的推斷。

比如:

——1985年,美國田納西州發現一塊 人的顱骨,裏面有一個黃蜂窩 ,你能據此推斷出什麽呢?

首先, 黃蜂只在幹爽處壘巢,所以這個時候所有腦組織包括顱腦,肯定都爛完了 ,完全白骨化需要大約兩年,所以死亡時間最遲是1983年。

——1994年8月8日下午,人們在位於高速公路旁的一個公寓裏,發現一具 已經腐爛的男性屍體 ,偵查人員對此案進行深入調查,有人證實8月4日午夜見到死者與其妻子離開一家夜總會, 當時兩人發生激烈爭吵 ,偵查人員對其妻子進行審問時 她說最後一次看到丈夫是8月6日晚上 ,然而 屍體上昆蟲檢驗發現有兩種麗蠅及其他幼蟲,最大幼蟲已經達到三齡,當時氣溫高達30度,技術人員推測蠅類產卵時間不應該遲於8月5日上午 ,昆蟲學證據顯示 死者妻子在說謊, 當收到這項指控並聽取昆蟲證據的證明依據後,她認罪並接受了28年有期徒刑。

另外,這種方法也可以用於受害人已經死亡數月甚至數年的案件, 隨著屍體的腐敗,屍體周圍的生物種類會發生變化 ,所以對於昆蟲種類的分析大致可以確定死亡時間

2·透過 模擬對應環境下不同昆蟲的發育過程 ,得到所需要的發育時間,該時間 與死亡時間呈對應邏輯。

比如:

——一具屍體躺在地上,周圍有一些蛹殼,你能推測出什麽?

你能知道如果最近氣溫高,那麽這具屍體已經至少暴露2周,如果氣溫較低,則至少已暴露4周(一般情況)。

還有一種最常見的情況,也是我親眼所見,看到的情況是屍體上 兩代蛆蟲並存,即大的蛆蟲還未變成蛹,而小的蛆又產生出現了不少,這種情形,死亡時間至少已有十天。

另外,蒼蠅是一種嗅覺很靈敏的生物,以至於 人死後大約只要十分鐘左右,就可以在屍體上發現蒼蠅 ,準確的說, 他們可以在離屍體500~1000米的範圍內嗅到屍體散發出的氣味。

不但嗅覺逆天,而且其 破壞力 也是驚人:

在夏天,嬰兒的屍體在6~8天內,軟組織就會被吃凈,成人的屍體在3~4周內,軟組織就會被吃凈

就算是棺內屍體,也會在數周內被破壞。

--------

光說無益,來看兩個真實案例:

案例一

1997年5月13日下午19:00左右,有人在杭州市某學校一棟廢棄舊樓的六樓辦公室裏發現三具女屍(A、B、C),三具屍體均為高度腐敗狀態。

A、B:分別被藏在了兩個檔櫃中。

C:被放置在一個隔板上。

警方發現現場地面上有無數蠅蛆、蛹及蛹殼,這說明 蠅類至少繁殖了完整一代 ,根據現場溫度、濕度 估測 ,死亡時間大約為25天,據此縮小了失蹤者的調查範圍。

破案後確認這是一起 系列殺人案 ,但死亡時間上與法醫昆蟲學推測時間有所出入:

——A已經遇害40天,B遇害35天,C遇害33天。

出現誤差的原因主要在於 沒有對六樓氣候濕度環境下的昆蟲發育繁殖過程進行完整的模擬 ,只是根據以往數據公式化的推斷。

案例二

1998年4月26日,杭州古蕩灣半山腰發現一具女屍,其面部、頸部、頭部都有大量細小、分布密集的蠅蛆,被鑒定為第二齡期紅頭麗蠅。

蛆蟲蟲齡怎麽測?

一般來說,有三種常見方法:

——稱重推斷法、體長推斷法、活體培養推斷法

這裏重點說說體長推測,在溫暖條件(28℃)下,蛆日生長0.24~0.30cm,待長到約1.2cm潛入土中變成蛹,約一周破殼而出, 但是在氣溫較低的條件下,蛆日生長只有約0.1cm左右,約經12天才能成為蛹,兩周成蠅。

因為現場蛆長均在0.5cm左右 ,結合現場溫度環境條件, 卵期約一天,幼蟲發育時間約兩天,故死亡時間應在三天前。

破案後確認,死者在4月22日早上出門,當天遇害,基本符合推斷。

-------

那麽除了推斷死亡時間,現場發現的昆蟲還有沒有什麽別的用處呢?

當然,看看【益智編】中中記載的這個案子:

有人被殺死在路邊,全身有十多處被鐮刀砍的傷痕。

起初有人覺得這人是被強盜所殺。但查點後,死者隨身衣服、財物並未缺少。

檢驗官據此推斷,不可能是強盜所為。強盜殺人目的是劫財,如今東西都在,人卻被砍了十多刀,應該是仇殺,於是叫來死者的妻子詢問是否與人結怨。

妻子回答說:「我丈夫素來與人無仇,只是前幾天有人來借錢,我們沒借給他,他還限定了日期要錢,並沒有很深的冤仇。」

檢驗官記下此人的住址,然後差人告示附近居民,把家中鐮刀上繳檢驗,如果發現有隱藏不交的,必定就是殺人兇手。

不久,官府收上來七八十把鐮刀,並將其一齊排列在地上。此時正值酷暑,許多蒼蠅聚集在其中一把鐮刀上。

檢驗官指著這把鐮刀問是誰的,馬上有人承認。他正是之前向死者借錢的那人。

官府斷定,這人就是殺人兇手。檢驗官指著那把鐮刀說:「別人鐮刀上沒有蒼蠅,而今你殺了人,鐮刀上的血腥氣還在,以致蒼蠅聚集在你的鐮刀上,還想隱瞞嗎?」

最終案件得破。

這就是利用了蒼蠅嗜血, 對血液具有高度敏感性 的原理,同樣案例在宋慈的【洗冤集錄】中也有類似記載。

另外,2013年上海金澤鎮發生的一起拋屍案,昆蟲同樣起到了獨特的作用:

兇手將屍體埋在地下,卻被挖土機挖了出來,負責本案的偵察員 在地下80cm處找到了頭發、軟組織殘留 ,唯獨沒有找到蠅蛆的活動痕跡, 無論是埋屍點還是衣服上都沒有

這是非常古怪的現象,主法醫據此作出了一個很大膽的判斷,即兇手是在別處殺人,此處埋屍,且他有車,不是三輪車,也不是貨車,應該是 密封性極好、甚至有空調的小轎車 ,這才 阻礙了蠅類在屍體上的繁殖活動。

此推斷在破案後得到了證實,也幫助縮小了調查範圍。

--------

小結

命案犯罪現場的昆蟲運用衍生出法醫昆蟲學這門學科,大多數時候都是在 推測死亡時間方面體現 有重要作用,其思路主要有二:

1·根據屍體上昆蟲的演替規律進行推測

2·昆蟲是變溫動物,其發育具有積溫法則,受環境影響大,因此環境應作為重要因素參與討論。

除了推測死亡時間外,現場昆蟲還有很多別的作用,除了上文提到的以外,還有 在犯罪現場的蚊子中分離鑒定出嫌疑人血樣DNA的案例 ,這些都屬於比較特殊的情況。

--------

——本文部份參考資料——

1.Turner B.Forensic entomology,Insect against Crime.SCI.Prog.Oxf.1987,73:133

2.徐長苗,閔建雄,王江峰,丁宏等:法醫昆蟲學在死亡時間推斷中套用3例,中國法醫學雜誌1999年第14卷第3期

個人付費專欄:

歡迎關註微信公眾號:萬惡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