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紅樓夢】中,寶釵是在討好所有人嗎?

2019-11-26影視

寶釵的人際交往,其實就是成人世界的處世原則:跟任何人都保持合適的距離,不遠不近,不親不疏。

比如幫湘雲辦的螃蟹宴,這其實也是對賈母為自己做生日的回請。

借著湘雲為由頭,一是解了湘雲經濟之難:即便她像黛玉探春等人,只備幾碟果子和素酒,手頭也是很緊張的。身為貴族小姐,辦詩會大概什麽規格,她應該是大致明了的。況且怡紅院奴婢傳話時說「聽說你們辦詩會,雲姑娘急得不得了」,既然心裏渴望,估計也會詳細咨詢,津津有味的聽聽各個細節。身為奴婢能說什麽,無非是吃的玩的場合人物。那麽賈府詩會的規格,湘雲心裏也肯定有點兒數的。

如果肯定辦不到,這小姑娘也不會豪爽的開口便要做東了。湘雲看似咋咋呼呼,但何時真正讓自己陷入過困境呢?她應該還沒有詳細的安排,當晚便被寶釵請入蘅蕪苑了。所以寶釵一提,她便「為難」起來。

在她的模糊意識裏,她大概就是想請幾位作詩的姐妹。但這就很顯小家子氣了。她跟黛玉還不同,黛玉長住賈府,算自家小姐——「從我們家四個女孩算起...」,這四個女孩裏,明顯是有黛玉的。

但湘雲再頻繁光顧,也是客人。估計她是以自己的名義,第一次請客。肯定是把賈府眾人都請上,才更合適!寶釵的安排,明顯考慮到了她的方方面面,且都替她打理周全了。湘雲雖然豪爽,卻也是敏銳通透的!這場宴會,對湘雲應該算是有利無害,所以湘雲才感動非常,從此一廂情願的要為寶釵「肝膽相照」「兩肋插刀」。

但於寶釵來說,這場宴會,完全是「雙贏」的:首先,湘雲是賈母的娘家侄孫女,娘家人請婆家人的宴會風光體面周全,這其實也是賈母的面子。而且,寶釵資助湘雲,賈母明顯是知道的,否則也不會在湘雲邀請時欣然赴約——「她有這心,須擾她這雅興」!湘雲的經濟情況,賈母能不知道嗎?

如果沒有寶釵的幫忙,估計賈母也就暗裏資助了吧!但肯定沒有寶釵大大方方的幫忙更好看!。這個人情,賈母是要承的——「我說這個孩子辦事周全」。而且,這也在人前展示了寶釵的辦事能力——「這是寶姐姐幫我準備的。」

所以我認為,這一場螃蟹宴,其實是湘雲賈母寶釵三方都得了方便和實惠。於物質上來說,是三方共贏的!於寶釵來說,如果沒有這場螃蟹宴,可能就要由薛姨媽出頭——「借一兩日園子,擺酒請客」,作為賈母為寶釵做生日的回請。這個,算不上討好誰,只能說寶釵對人情世故的把握很好。

除了這個,其實也說明了寶釵心地善良,她經歷了世態人情,便由己渡人,體會到了身邊人的經濟困窘,並在能力範圍內伸手相助。比如給黛玉的燕窩,比如給岫煙的資助,這份情懷,放在成人的世界裏,我認為是很可貴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這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這就是社會,對每一個普通人道德和愛心上的至高要求了吧!而紅樓夢開篇,便把這一群紅樓女子定性為「普通人」了——「不過是幾個異樣女子,亦無...」

之後,湘雲熱情似火的跟在了寶釵身後,寶釵,接受的卻是有分寸有距離的。湘雲是「家常話犯難事盡情告訴」,寶釵對之,應該像對黛玉說的那般吧——「我在一日,且與你開解一日」。

但湘雲認為的那種「生死相依」的年少時期的閨密情——「我若有這樣一個親姐姐,即便沒了父母也是無礙的」,卻始終是一廂情願的。在湘雲的心裏,寶姐姐是超越了人情欲望的菩薩似的存在吧——「寶姐姐,你那樣說,恰有人那樣想呢」。寶釵「整哭了一夜」的那份委屈和心酸,「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的那份艱難的攀登,湘雲,始終是不明了的。

所以,抄撿大觀園的第二日,寶釵便不聲不響的安排湘雲別處居住,擅自清空了蘅蕪苑。那一日,湘雲徹底安靜下來,安靜的就像不在場。這算是少年世界裏的狂熱赤誠的心,觸碰了成人世界裏冰冷堅硬的墻。

但整個過程,我認為寶釵都沒有討好湘雲的動作!只能算是兩人用各自的方式,去相伴吧!只是,湘雲在相交,而寶釵,在相處。

不光是湘雲,對同輩的公子小姐們,感覺寶釵遵循的,都是成人世界的處世之道,不遠不近,不親不疏!從湘黛到環蘭,送的禮物不分彼此,連趙姨娘都感嘆「我們這樣沒時運的...」我覺得,寶釵的依據,就是當時社會的劃分標準。賈環再沒時運沒品格,他也是賈府的庶出公子,貴族送禮,自有一套階級標準,寶釵是在嚴格遵守。她不曾去找賈環玩,但賈環找上門來,她便按照標準來接待——「寶兄弟,快別這麽說...」送禮,嚴格按照標準來,「不露誰厚誰薄」!這個,說不上是討好。只是她的處世原則。

但是,黛玉是唯一的例外。記得哪位紅友寫過的一篇文章「寶釵何曾讓過黛玉啊」,最初,兩人是摩擦不斷的:黛玉明嘲,寶釵暗諷。後來,黛玉喪父失了依靠,寶釵婚姻處處碰壁,寶黛愛情明確!兩人開始惺惺相惜!黛玉葬父歸來分發禮物,寶釵是第一個。

那麽寶釵送燕窩,我覺得主要還是真情真意,不算討好。品品那段話——「看你的藥裏,人參肉桂太多...」,寶玉也是雜學旁收的,有沒有替黛玉想到這一點?而且,寶釵資助燕窩是「悄悄的」,若不是紫鵑告訴了寶玉,賈母根本不知道的。燕窩的物質價值,黛玉是看不到眼裏的,她感動的,是寶釵這份心——「東西是小,難得你多情至此」,這跟鳳姐兒對黛玉的討好是不一樣的。黛玉冰雪聰明,焉能不知真心假意?

寶釵是孤獨的呀,同是寄人籬墻下,黛玉對寶釵來說是不同的。只有在黛玉面前,她才會說起自己的苦楚:「我和你是一樣的」「我雖有個哥哥,你也是知道的,只有個母親,比你略強些...」,這些心酸,只有在黛玉面前,才略可傾訴。也只有在黛玉面前,寶釵才會無所顧忌的開那些沒有分寸的玩笑——「別聽她的,她耍你呢」......人是群居的,是需要伴兒的!這個,無關討好。

而黛玉,也是唯一能跟她平等的辨理疏導,不是完全被她教育的!比如做香菱的老師,比如對寶琴【十美吟】的守護......黛玉是聰慧的,她的心,只能用真心換...如果說與世俗的妥協是黛玉的成熟,那麽與自己心靈的和解便是寶釵的成長。

至於長輩,細思來話就長了。或許有討好的成分吧!但絕不是全部。若說完全的討好,就是對當時社會的禮教。只有討好了當時的禮教,寶釵才能贏得好名聲,「送我上青雲」。

就像現代的孩子,他們的理想是清華北大。對老師同學,他們也會送禮物送祝福,也許為討好師長同學,也許為感謝他們素日的幫助,也許是表達素日的情誼......但他們要達成理想,還是要靠自身的努力和提高。

寶釵也是一樣的。她要攀上青雲,主要是要靠自身的優秀!那麽,在當時「女子無才便有德」的社會要求下,怎樣才算「優秀」呢?也就是恪守封建禮教吧。成為一位標準的封建淑女,這才是她「上青雲」的基本。聰慧如她,自然不會「舍本逐末」的去討好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