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如何理解「實驗話劇」?

2013-08-08影視

總的說來,「實驗戲劇」並不是某一種固定的戲劇流派,而是在某一時期內的相對稱謂。 只要是相對時代有「實驗性」的戲劇形式,都可以稱作「實驗戲劇」。 而所謂「實驗性」,其實就是在形式以及內容上,對於時代的「主流形式「的革新甚至反叛。

所以,不管是"實驗戲劇",還是它在中國的代名詞"先鋒戲劇",都不能脫離時代來說。不管是西方戲劇史還是中國當代戲劇史,他們的發展與當時社會的聯系都比我們想象的要緊密得多。

在歐洲大陸

「實驗戲劇」的名字最初是賦予法國戲劇家雅裏(

Alfred Jarry

)的。1896年12月10日,他的作品「愚比王」在巴黎作品劇院上演,因為內容和形式上都過於怪誕和反傳統,所以引起了當時評論界的熱議。然而我們熟知的斯坦尼在1897年才成立了莫斯科人民劇院,離他的體系建立更有二十多年的時間,所以說「實驗戲劇」是「反斯坦尼」的,實在是片面了一些。

然而, 「實驗戲劇」 所反對的那個 「傳統戲劇」 ,跟斯坦尼的聯系確實是很大的。這個傳統,其實是來源於古希臘亞里士多德的【詩學】。【詩學】中所強調的戲劇形式,以「摹仿論」作為核心,反對古希臘史詩中那樣的敘述,構成以 同情——共鳴——凈化 的戲劇效果。而斯坦尼的最大成就,也就是把亞里士多德體系給發揚光大。所以現在看來,「反斯坦尼體系」倒也是種好理解的說法。(當然,斯坦尼絕非死守著現實主義不放的,這裏不展開。)

十八世紀開始的資產階級革命對於所有文藝流派的印象都是巨大的。社會環境的巨大變遷,使得文藝理論從純理性慢慢動搖。從戲劇理論上來說,也開始對於傳統的「摹仿論」戲劇表現形式,以及體現「資產階級生活」的內容進行革命和反叛。所以,自十九世紀末開始,反理性,反文本,反敘事,反劇場空間的戲劇形式相應出現。象征主義,表現主義,存在主義,超現實主義,荒誕派等戲劇流派都在這一時期逐漸出現。

由此,西方語境下的「實驗戲劇」蓬勃發展並且在20世紀達到高潮。

在中國


「實驗戲劇」,或者說「先鋒戲劇」起源於80年代開始的探索。(其實「實驗」和「先鋒」的涵義本是相同,可能是最初的轉譯者受先鋒派藝術的影響,所以將其定名為「先鋒戲劇」。中國的西方語匯定義時常有爭議,比如「話劇」和「戲劇」之定義。為了方便,後文統一稱為先鋒戲劇)


改革開放後,大量西方文藝理論著作湧入中國。而中國此時的戲劇剛從樣板戲中恢復,還停留在五十年代易蔔生和斯坦尼的現實主義基礎上。中國先鋒戲劇一個標誌性的事件是1982年來自林兆華和高行|健的【絕對訊號】的誕生。這部戲改變了傳統的觀演關系,打破了自建國以來中國在易蔔生現實主義劇作上的堅持。這也象征著中國在八十年代全面吸收西方理論,展開了戲劇實驗的風潮。


緊接著,孟京輝在90年代接過了中國「先鋒戲劇」的大旗。他的作品以反叛和個性為基調,充滿強烈的形式主義和個人主義色彩。這種戲劇風格將八十年代中國戲劇的形式革命推向了高潮,引領甚至塑造了中國的「先鋒戲劇」定義。


而現代中國主流語境下的「先鋒戲劇」,大多數也是這股形式主義浪潮的延續。形式大過內容是目前大多數在劇場中「先鋒戲劇」作品的困擾。而這些戲在全球化的視野下來看,也實在算不得「先鋒」。很多中國的戲劇人拿著「先鋒戲劇」做幌子,卻在翻西方幾十年前的老黃歷,為的也只是一個市場噱頭。這樣做,也沒法不在媚俗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算是結語


西方的戲劇理論發展兩千多年,而「實驗戲劇」出現了一百多年。而中國的戲劇理論發展從古典戲曲接入世界性的戲劇理論,從春柳社算起,也就110年的時間,實驗戲劇更是近30年的事情了。


「實驗戲劇」本身是一個相對性的東西。可以說,當某種戲劇形式逐漸成熟並納入主流後,也就失去了「實驗性」,算不上「實驗戲劇」了。


實驗戲劇因為他的前沿性,確實能欣賞的人不多。這種時候, @趙小喵 答案中提到的 彼得布魯克說,一個國家完整的戲劇結構應基本分成國家劇院,喜劇院和實驗戲劇三部份。」 模式就很科學了。


拋磚引玉,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