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奇葩說】

2021-01-27影視

有一段時間我時常思考什麽才是優秀的產品經理人,但我卻發現很多人連合格的產品都沒做好。有一天我在群裏看到這樣的話:「沒有策劃能力決策啥?把握啥?」我當時就驚呆了回復他:「產品的能力主要把需求變為現實/整合業務線 更合理的輸出你對業務的整合」 。其實如果現在讓我回答的話應該會說:「即使你是一個老板的工具人,沒有大方向的決策,界面上的每個按鈕都是你決策體現」。而最近我看了奇葩說,特別有深刻的感悟,如果能從辯論賽中提煉出有用的底層能力的話,那無論是對我們做產品思考,還是人生決策都有很大的作用。

講故事比講道理更容易讓人接受

我回顧了許吉如在第六集被淘汰的影片發現,其實許吉如也沒有網上說的那麽戾氣,前幾期的辯論邏輯還是很強的,而是她的求生欲太強了,太難放下失敗,心態很容易崩。講道理講得好可以以理服人,講不好的話會讓人覺得刻薄、好為人師激發人心裏最容易抵觸的逆反心裏。許吉如在和別人辯論的時候就是因為太講道理給人留下太深的刻薄印象最後才導致自己的失敗。縱觀奇葩說的所有選手沒有一個不會講故事的,能把一個道理深入淺出的講出來最好的方式就是講故事。

我們知道在跟別人溝通的時候要想把你腦子的東西完全傳遞出去是很難就和邊際效應是一個道理的。而講故事就能很好的解決問題,因為它運用類比,讓經歷過的人能感同身受引發別人的共情。無論是職場,社會最會講故事的就是老板,他們對企業的未來變成了一個個故事為的就是讓你死心塌地的跟著他,相信你所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14-16年只要你有好主意,拿著ppt能講好一個故事就能拿到融資,可見會講故事真的很有魅力。所以以後如果和程式設計師溝通多講些故事別太講道理。

所有的情緒終將被理性打敗

程路 、毛東、小鹿 3大脫口秀演員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歡笑,脫口秀演員的特點就是聒噪,把不相關的東西透過諧音梗或者其他梗連結起來,讓你覺得捧腹大笑,可大笑過後卻是一片荒涼,沒有深刻的撬動你的思維。用段子湊起的笑話始終是泡沫般的言語的堆砌。當陳銘透過理性的分析一一的回應他們的笑話梗像極了用針戳破一個個絢麗的泡沫。觀眾最終將會回歸理性。

在理性面前所有的情緒將輸得一敗塗地。這就好比我們在做產品的界面持續的把c端的互動和界面做得再好還不如把產品的方向和業務整理得更好。而我們發現所有的業務的整理源於你對行業的認知和思考,更是對產品基本功的把握。快手和抖音都是短影片,一個定位年輕人的美好生活,一個定位鄉村人群。活活把同一個行業拆成不同的方向。我最喜歡的一句話:「這世界對大多數產品和服務都是盈余狀態,人們需要的不是更多選擇,而是更高效的解決方案。」多多思考業務和功能邏輯對我們產品底層設計更有意義。

深度思考

我時常反思自己為什麽思考的點都很淺,後來發現除了需要文學積累外

,思考問題是有一套底層邏輯的。人的大部份決定都是「潛意識」,而提高「潛意識」決策的正確率的必要條件就是做好深度思考,保留多次正確的深度思考從而轉化為「淺意識」為我們的決策服務。

1.在拿到問題的時候,需要審視這題目是否出現問題-這是前提。

與人溝通的時,審視題目非常有必要。如果題目出現問題而我們按照題面走就很容易出現偏差。奇葩說有很多古怪的題目,在「獨立女性該不該要財力」題目中,黃執中在解這道體的時候就想到:「大家討論男生主動給彩禮是極少現象,而大部份情況是女家長要的彩禮」。所以不要被題目迷惑,題目有可能會誤導你的思路,要有懷疑精神。

2.多緯度的思考問題-這是方法

一個問題拋給經濟學家薛兆豐他會用利弊的方法去解決,拋給溫情似水的蔡康永他會用細膩的共情能力去解決,拋給劉擎教授他會用哲學的角度去解決。而我們普通人看到事情只有一個角度,所以多找幾個角度思考問題能給予我們解決問題多個角度的方法。

3.假設解決問題具體方法化後需求思路和方法-這是對解決問題的風險評估

當我們做了幾組方案在不知道選哪組方案的時候可以嘗試假設一個具體回答後去分析利弊從而優選最佳的解題方法。奇葩說有一題是:「做好事要不要發紅包」。肖驍順著題面的意思告訴了我們:「假設了如果這個提案被執行,只要裝可憐就能得到無窮的幫助,我們缺乏感知好人好事的心。」

4,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格局會很小,站在人類角度思考問題會格局變大-提高方案的高度

奇葩說第四季最經常的是2位教授的互相爭論像極了古代的百家爭鳴,而教授和普通辯手的思維方式最大的不同就在與行業的深度理解。第七季有一個辯題叫:「下班後該不該回訊息」。

劉擎教授的觀點我很喜歡:「這個世界應該讓不好的選擇消失,人不是任何發展的工具,至少要對接受「996」的行為表達質疑和批評,童工制是怎麽廢除的,八小時工作是怎麽開始的,勞動法是怎麽開始的,這一開始都被作為空洞的口號,這是我們叫做理想的東西。」

正是這些教授他們站在人類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才能解決深層次的問題。有一個方法倫叫以始為終,我很喜歡,以倒退希望得到的結局去計算開始的每一步是很棒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計較目前的得失。

綜上我給出深度思考問題的方法論:積累素材 ➡ ️審視問題 ➡ ️多維度思考問題 ➡ ️設計結果具體化問題 ➡ ️跳脫思維,跨學科站在人類或者超綱問題的思路來解決問題。最後把驗證過的理論不斷復用轉化為「淺意識」為我們所用(這一點才是最重要的)。

好了,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裏了,你的每次「點贊」,都是我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