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為什麽中國拍的僵屍片裏面的僵屍大多穿清朝的官服呢?有什麽依據嗎?

2011-05-18影視

其實就是因為香港電影的設定

但是我們可以從更科學更理性的角度來扯淡一下。

眾所周知僵屍是分等級的:

袁枚【子不語】把僵屍分成八個種類:

紫僵 白僵 綠僵 毛僵 飛僵 遊屍 伏屍 不化骨

但是這個分法比較怪,目前比較接受的說法

一開始是「白僵」,屍體入養屍地後,幾月後開始長白毛

然後是「黑僵 」,白僵飽食精血,數年後渾身脫去白毛,取而代之的是一身幾寸長的黑毛

第三種為「跳屍」,黑僵吸血幾十年,黑毛脫去,行動開始以跳為主,跳步較快而遠

再前進演化幾百年就是「飛屍」,由跳屍納吸收月華而演變,飛屍往往是百年以上甚至幾百年的僵屍

千年以上就是「魃」,又稱「旱魃」「火魃 」「幹魃」,「所見之國大旱,赤地千裏」,超高級的貨色

終極形式就是「吼」了,也叫「金毛吼」「朝天吼」,觀世音菩薩和地藏王菩薩的坐騎就是。

然後看明白了沒??為什麽一跳跳的僵屍都穿清朝的官服?

因為就只有這個年代的僵屍才是那種一跳一跳的跳屍阿,超過這個年代,不是這種打扮的僵屍不是被道士滅了就是已經變成更加高級的貨色了,這麽說起來僵屍的服裝是有等級限制阿。。

最後下面的資料我們能看出,一般的窮人還沒變僵屍呢墳就被人刨了,就當官的那些個還不敢刨,所以變僵屍的都穿官服。

漢代大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求雨】中說,求雨時須「取死人骨埋之」。傳說東漢河南尹周暢為解除旱情,將洛陽城邊一萬多具客死者的骨骸妥善埋葬,結果如願得雨。約至明代,屍骨也便成了旱魃。
明清時期,以僵屍為旱魃的觀念十分流行,由此衍生出「打旱骨樁」、「焚旱魃」等求雨習俗。【明史】中記載的民俗說,每遇幹旱,人們便發掘新葬墓冢,將屍體拖出,殘其肢體,稱作「打旱骨樁」。雖然明王朝下令禁止此風,但直至清代,此風在民間仍很盛行,且由「打旱骨樁」進而發展為焚燒屍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