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客觀地說,【我本是高山】這部電影到底怎麽樣?

2023-11-19影視

主旋律不必整的花裏胡哨,做到三個字,情、真、意,就不失為一部好電影。

有了這三個字,或讓人哭,或讓人自豪,或讓人激昂,這是國產主旋律的根,就算加上各種字首,內核的落腳點依然是感情、主義和思想。

以此為依據來看【我本是高山】。

這部電影想要拍好,得先搞明白一個問題,張桂梅校長為什麽要辦女高?

一是當地有恩於她,當初為給亡夫治病花光了積蓄,自己患病又沒錢醫治,當地組織跟村民給她幾塊幾十塊的捐錢救了她的命,她無以為報便將後半生獻給了教育事業。

二是張桂梅見過難,她不想女孩們再重復難,識幾個字,做一生活兒,大些就嫁人,被貧困鎖在大山深處一輩子,改變三代人也就無從談起。

因為大山阻隔了知識、資訊、經濟,不走出去,一輩子當溪流,走出去見過世面才能是高山,三是信仰,為人民服務的信念支撐她守住陣地。

但電影改成了每次遇到困難丈夫就閃現,從而讓她有動力。

這種結構如果不是真實事件,而是虛構的故事片,其實沒有什麽問題。

畢竟小布爾喬亞的小資產階級情調,我們看過太多次,並不會覺得違和,當作脆弱性支點也合情合理。

可當電影冠上了「張桂梅」三個字,這種改編就小了,矮化了張桂梅校長。

張校長為女高奉獻一生恍惚間成了她與丈夫的愛情故事,對觀眾的情緒觸動就無法直達心底。

從中也能看出這些文藝工作者們根本不了解基層工作,也不懂普通人的苦難,更不相信一個人的信仰會這麽無私且崇高。

即使給他們一個真實,他們拍出來的還是虛假。

因為他們只會用西式思維來詮釋中國價值觀,完全的西方電影語言,缺少了愛情,似乎就不會拍電影了。

這種做法從一開始就是錯的,自然難以讓人共情,就像扁平化、刻板化的配角們,戲劇沖突生硬,緣由推敲不足。

【我本是高山】海清的第三個鏡頭是登台講話。

她在台上憧憬未來,話還未畢,下一個鏡頭就是驢叫,當這段對比剪輯出來,電影的立場已經有問題了。

想要表達學生們把張校長的話不當回事,以及開局艱難有好多辦法,如最簡單的以天氣變化來襯托,又何必用這種表現手法。

這已經不是春秋筆法了,這是透著點壞了,此類小心思不止一處,像老師們背後編排張校長,叫她「老巫婆」,路線錯了,越有知識越反動。

電影源於真實人物,不是不能進行藝術改編,若是全部依照現實而來,那與紀錄片無異。

但從文本設計的角度來理解,【我本是高山】是四分五裂的,一會講這個,一會講那個,主線多且雜,無章法。

在敘事上,導演用到了平敘的方式。

這種方式需要特別註意交代時間的起止,以時間為主來講故事,若時間一亂,全域皆亂。

片中的時間線是高中三年,導演想用這點理清所有線索,讓所有角色按部就班的在這條時間線上完成所有劇情要求。

可他恰恰忽略了很重要的兩點,開始跟後續,一上來就是為高考奮鬥,只有過程導致時間線沒有開始和結束,中間部份的亂、平、散、碎自然接踵而至。

大多數人看完電影應該會有一個很大的疑問,張桂梅校長為什麽偉大,又偉大在哪裏?

電影的描述不充分,側重點也有些模糊,主題是我本是高山,這個高山是張桂梅,也是女孩們。

可沒有後續,沒有結果的結尾,讓讀書可以改變三代人成了一句空話,因為我們沒有看到怎麽改變父母和孩子。

僅用字幕當尾聲,紀錄片片段作為彩蛋來讓電影落地是不足的,僅用酗酒母親的轉變來契合主題是缺乏說服力的。

這就讓【我本是高山】像一套沒有做完的卷子,你說你能得高分,但你卻沒做完,也不知道做的是什麽卷子,這是影片的失敗之一。

另一處是人設問題。

海清的表演不夠純粹,她應該是張桂梅,可她還是忘不了她是演員海清,一言一行都是形似神不似。

這導致她演的痕跡太重,真實感便不強烈了,看肯定是能看,但想得獎就難了,不是傍上主旋律就有了護身符。

海清的表演不貼切,如果角色定位準確也能挽回不少,奈何角色失衡,有失偏頗。

觀眾很清楚,張校長不是完人,她也有缺點,現在的主旋律也不再刻意神話某人,這對於主旋律和觀眾來說是一件好事。

因為做到了真,聖人也有普通人的一面,這個人物就更可愛,更立體了,正因為她身為普通人卻做到了普通人做不到的事,觀眾更能切身感受到她的偉大。

【我本是高山】沒有讓華坪女高成為懸浮的勵誌神話,卻讓張校長失去了信服二字。

她對待那些年輕老師們儼然一副咄咄逼人的樣子,更像資本家,還是一個無情、沒錢的資本家。

那他們為什麽要留下來,又為什麽會團結在張校長周圍,一直跟著她帶領大山的女孩們走出大山,許多年都在堅持?

誠然,導演用張校長帶病工作,親力親為,事必躬親,感染了他們來說明。

但與老師的相處上,人物的慈祥、平糊、親和力和溫柔有力丟了,人格魅力隨之大打折扣。

如張校長和付春盈的關系,張校長對她盡是譴責,懷孕不行,生孩子不行,照顧孩子不行,家裏有困難也不能是理由。

盡管最後有一段張校長幫付春盈帶孩子的鏡頭,但前後劇情顯然無法自圓其說,因為前面有了那麽多不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的苛責,後面這個人還在就沒有說服力了。

這個時候,當人物沖突發生後別怕長篇大論,像【能文能武李延年】一樣。

劇中指導員李延年借小安東逃跑一事,向所有誌願軍戰士講清楚了他們為什麽要打這場仗,是為了個人、親人、家鄉、祖國。

由小及大,掰開了揉碎了地講,很重要,不僅觀眾能夠明白戰爭的必要性,劇中的角色也可以體會到當時先輩們的同仇敵愾。

【我本是高山】少的就是觀眾明白,角色懂得這兩點。

沒有把老師們和張校長的關系講透,即使被影片感動了,感動我們的也不是電影,而是原型張桂梅校長。

讓電影之外的原型為電影加成,非電影給原型錦上添花,那【我本是高山】還能被叫做好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