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電影【默殺】都有哪些隱藏的細節?

2024-07-07影視

【默殺】在剛上映時就已經看過,現在是時隔一月,前來二刷。相比於第一次的關註劇情和演技,這次更關註的是伏筆、細節、視聽語言。劇情和細節已經有不少人說過了,我想分享一下視聽方面的感受。大致上是按電影進度走的。

①一開始的學校會場漏水場景,當室內的事情告一段落,鏡頭上移,已經見不到人的時候,下面傳來一聲「在福理發了啊,狀態變了」(大意)。這裏其實是方老師的第一次出場,只聞其聲、不見其人,回看時才發現這句話的含義。而方老師的第二次出場,是安琪回憶她的落水,方老師只是作為普通老師的角色,也並沒有出彩。方老師的第三次出場——退休——則是在明面上開始真正有戲份,而在此時就已經完全在最後這核心的一天劇情裏面了。

②小彤受欺負被粘在墻上,李涵救下她之後,兩人的擁抱是女兒把母親的頭摟在懷裏。第一次看的時候,就覺得這個場景很奇怪。這個場景在後面揭密時又出現了一次。看完全劇後就明白,這提示了母女在心理上的倒置:雖然生活和身體上是母親強勢的,但在心理上女兒比母親更堅強。所以,心理脆弱的李涵在五年前的事件發生之後才陷入過度保護的心理以至於虐待和控制小彤;所以,小彤是敢於抓住機會「出逃」的、然而也是對李涵有所不舍的。李涵在她的戲份最後一場中才開始清醒,她哭著問警官:我是不是做錯了,小彤比我想象中的勇敢。

③林在福開車送退休的方老師,路上談到了舊冰櫃,他給換了個新的。這場戲應該是有兩層意義。一層是表面上的,林在福說冰櫃「壞了就是壞了,修不好」是以冰櫃喻人(或許是自己,或許是那些壞學生;甚至可以由此再引申出【覺悟】以真理榔頭改變人性頑石,林在福是以榔頭殺人的)。另一層也許暗示了林在福可能使用冰櫃暫時存放過安琪的屍體以留到典禮日、或者用於運送屍體。

④在步入會場時,小彤面前出現了巨大的鴿子幻象,後來鴿子飛向天窗並消失,隨之是滴下的水,水滴進了地上的紅桶。這一段隱喻的是惠君-從天窗落下-血。而後場景就轉到了天窗上,李涵在這裏遠遠見到女兒的最後一面,與惠君的事件也呼應了。而在之前說小彤對於母親是有所不舍的,則體現在在這個時間線上稍早一點的場景:典禮開始前,曉彤揪了李涵的衣角,在她手心裏寫了個「媽」,顯然她還有另外的話,但李涵被人叫去開天台的門了。如果說從天窗往下看是母女倆的最後一面,那麽這一幕就是母女倆的最後一次交流——居然也是與天窗有關。

⑤在敘事場景中,鏡頭多數是平實的,會長(蔡明)非要蹭林在福的貨車,沒想到飛來橫貨。兩個人在車裏、還沒到慈善會的時候(也就是會長和林在福的關系還沒分裂的時候),已經透過鏡頭把兩人割裂開來了:無論是左前方鏡頭還是右前方鏡頭,都是透過對側的前後車窗把兩人分隔在兩個背景方框裏。

⑥當前時間線上,氣氛主要透過天氣烘托,絕大多數時間裏光線並不「幹凈」也不是很「臟」。雖然地點設定是「某島」的一個「市」,最核心劇情也不過發生在短短一天,看起來是很局限的,但晴與雨的天氣轉化無論是從時間上還是從空間上都過於迅速。天氣就是工具。雨天就不說了,我的印象最深刻的轉晴有兩處:一處是雨轉晴,林在福帶會長從慈善會轉頭去慈善會舊址(囚禁方老師的地方)的路上一直是雨天,而到了舊址、林在福進屋去告知方老師他已經完成復仇時,天氣晴朗;另一處是陰轉晴,林在福跳樓之前的那個大仰拍鏡頭,給了非常明亮清澈的背景,也有一定程度的救贖意味。如果這裏是救贖或是解脫還有爭議,那麽另一處救贖意味更為明顯。在後來警官拿到了兒子主動交待的影片,與李涵單獨談話,李涵意識到自己是錯的,懇求警官放過小彤。此時,李涵在低位、警官在高位,但鏡頭沒有向上拍警官的上半身,而是從那個角度給了非常明亮而幹凈的光線,明顯的聖光意味。所以,警官最後銷毀了這一證據。第一次註意到這裏的時候,我在想這個救贖的光線是不是給的多余;後來想想,如果電影裏只給了林在福以救贖,似乎就突兀了。畢竟,李涵錯了整場,到這裏至少是開始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了。

⑦電影裏絕大多數人物的衣服也是平實的,有一處則對照很明顯:林在福從屋裏面對囚禁著的方老師,只有他的上衣是白色的(李涵潛入他家場景裏剛換的),而方老師和周圍場景都是暗灰色。唯一的白色、站立在上方,從側面一拍,有一種審判的意味。但後來林在福質問方老師「為什麽不說實話」時,他是蹲了下來、處於相對低位的。表面上看來這是為了盯著垂頭喪氣的方老師,但實際上自然是導演的刻意設計。第一次看到這裏的高低變化時我感到不解,以為是消解了之前的審判性;後來再看時思考,覺得這個設計有合理性。一方面,林在福此時雖然是復仇的、是質問的,但他的底色是痛苦的,他在質問時是哭腔的,這不僅是脆弱,也要看到他的整個人已經是破碎的,這種破碎不足以支撐一個人始終處於強勢角色立場,即使他的行為看起來強勢。

⑧樓頂上挖金橘花圃時,外面湧進來大群人,警察多數忙於阻攔,給了林在福跳樓的機會。當時那些人出於各種不同的動機,紛紛對林在福伸出了手指,實際上,這些人就他們的言辭和之前的所有所為來看,絕大多數也沒有什麽正義性。那個場景讓我想到了一個詞:「千夫所指」。不過接下來就是第⑥段裏所說的救贖或解脫了,這個對照也挺有意思。

⑨開場時從海裏爬上船的林在福是短發,因此這是近期的林在福內心、而不是曾經海嘯時的林在福現實。之後就出現了惠君掉下水的場景,由頭上的帶刺花環可知這也是喻指而非實指。而到後來林在福跳了樓,他的墜地也表現為同樣的十字形態落水。林拿夫實際上是仰下去的,惠君則實際上不是,電影從意象上給了二者統一。回頭去看,林在福為什麽是短發爬上船?是不是那時他(他和小彤)明確了復仇方案?所以他從水裏暫時獲得了喘息之機,但是他上船之後的扯衣服動作不是解脫,而是痛苦。這也與前面所提到方老師說他剪了頭發之後精神狀態變了/好了有關。(這裏也有的人解讀為是墜入冥河,代表死亡,那麽當然是短發。)至於這裏更進一步地和小彤被霸淩粘在墻上時擺出十字造型聯系起來是否屬於過度解讀,就見仁見智了。

⑩在電影中,李涵和小彤是一直壓抑的心理。李涵看起來最漂亮也是唯一次顯出微笑的是時間線上最早的時候,五年前那一幕剛剛開始,向會長借備用鑰匙,這時的她還是輕快的,而之後就背上了負擔;而小彤表情最為明亮燦爛的一刻是她把帶著罪證的手機交給林在福之後,也許這是她看到了希望的開始,整個計劃開始運轉了。

上面說到的都是視覺。至於聽覺方面,印象比較深的是兩處比較高亢的背景樂:一處出現在五年前的殺人之後,另一處出現在林在福跳樓。而在大多數的敘述場景中並沒有采用過於有存在感的音樂來打擾。在不同類別的作品中,音樂的使用應當是有所不同的,像這種電影,我認為在正常的敘述中「不打擾」就很好,在一開始的野外殺人場景中使用了驚悚的背景音樂,李涵潛入林在福家中這一場景好像也用到了,但我覺得觀眾們漸漸熟悉的那些套路沒有必要過度重復。而印象深刻的這兩處較高亢的背景樂都不僅僅是襯托劇情,還有著串聯起跳躍剪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