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問答 > 影視

馮小剛張藝謀這些專業的導演的票房為什麽幹不過吳京賈玲這種後起之秀?

2021-02-23影視

所有流行的東西,永遠跑不了一個字,俗。是人就俗,郭老師說的好,人谷為俗,人有不吃飯的嘛?

俗是個好詞,至少是中性詞。只有俗的東西才更容易傳播流行,越是廣泛認可的東西,其實越俗。只要不庸俗,媚俗,爛俗,低俗,越是絕大數人經歷和認可的,就越容易獲得商業成功。

這個俗,因為分了各種層級,讓更多的人理解認可,也不容易。真正流行的無論是小說,短影片,電視劇還是電影,我們現在刷著手機看影片還是知乎得到,看的東西其實都是我們認可的理解的。有幾個人真能看明白黑格爾康德和尼采,幾個人看明白了黑澤明庫布歷克,就算小津安二郎這麽文藝,不也得家長裏短的表達思想,楊德昌如此盛名拍的不也是生活變化,李安不也跑不了飲食男女以後才能拍點中場的思考。

隨便說的這幾個專業導演和大師票房上真沒那麽牛,各種毒藥慘案,往往評論就是一句話,看不懂,太雅了,所以看不懂。國師也有三槍這大俗之敗,太俗了。斯皮爾伯格這個雅俗共賞成就獲得者除外,也就他除外。票房大賣的電影要麽幫你圓夢要麽幫你開眼,可永遠必須有共鳴,也就是必須要俗,而且要俗的恰到好處。

高端一點的說說人性,講講情懷,低端的就是食色性也加屁屎尿,都是多數人認可經歷過的的東西,好萊塢電影的白右價值觀多少年了,為啥改不了?

能做到雅俗共賞四個字是所有藝術的追求,難比登天。就是雅俗共賞了,這個俗不也要跟在雅後面。

大導演們往往追求藝術,為了票房做點妥協,俗一點。自己那點追求和理想藏一藏,可憋不住的才華一定要展示一下,怎麽著也要讓自己電影有點雅,想要站著把錢掙了,還能留點念想給人間,又怕雅過了俗的不合適,沒票房,就這麽追求藝術和商業平衡,如履薄冰戰戰兢兢,這哆哆嗦嗦的狀態肯定幹不過一上來就追求傳播效率更高,認同共鳴更好,一路高歌猛進,長驅直入就是奔著更"俗"去的導演,轉譯轉譯就是奔著賺錢去的導演。走鋼絲的和練短跑的,在不一樣賽道上比速度,幹的過的是神仙。

這是聚焦,是資源投入分配,也是市場策略。

追求本就不一樣,票房可能幹不過,藝術成就與藝術價值也不一樣了,再過個二十三十年,我們可能忘了戰狼,可忘不了紅高粱,電影學院課本上的四十頁分鏡案例是辛德勒名單,一帶而過的是當年賈玲有多少票房。

於是也不存在幹不幹的過的問題,要是市場和票房是唯一標準,那就是題主說的後起之秀們是專業導演和大師了。剩下的人要追趕他們,冠名專業了。